市审计局2020年工作情况报告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审计署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审计委的抓总统筹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审计机关坚持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积极拓展审计全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坚定不移地把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全市审计工作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304个,查缴及督促被审计单位归还财政资金129.41亿元,累计核减政府工程投资33.76亿元。
一、2020年工作情况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精会神抓党建、强队伍
一是在深化理论武装、强化绝对忠诚上下功夫。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以及中央和市委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认真研究制定落实措施,通过及时跟进建立成渝两地审计协作机制、组织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等,坚决落实审计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在大战大考中展现了审计担当作为。坚持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精心打造“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点”,组织开展红岩讲习所、“读思学堂”等专题学习活动30余次,教育引导审计干部补足精神之“钙”。不断推进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制度机制,提请市委审计委召开2次会议,出台加强审计整改等4项制度,请示报告重大事项103次。抓实政治生态建设,定期开展政治纪律规矩执行情况督促检查,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市委巡视组在巡视中对我局加强政治建设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是在落实党建责任、厚植党建基础上求实效。坚持把模范机关建设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抓手,坚持党建与业务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出台审计现场临时党支部管理办法等党建制度,严格落实支部党建“月计划、季督查、年考核”机制,切实解决“重业务轻党建”问题,我局先后被列为市直机关党建专题培训现场教学点、党建工作示范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强化日常廉政教育,全面排查审计廉政风险点,对干部挂证取酬情况进行专项治理,开展了区县审计局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经费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全面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确保用巡视整改的实际行动和效果践行“两个维护”。
三是在公正选人用人、锤炼过硬队伍上出实招。严把干部入口关,统筹用好公招、遴选等渠道充实101名审计人员,严格政治素养、工作实绩考察,对新招录人员配备政治业务“双导师”。严把干部培养关,举办培训班26期、培训10640人次,连续第四年开展全市审计机关技能挑战赛,选派56名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审计署“以审代训”和纪检巡视专项工作,培养干部专业能力。严把干部选任关,建立干部经常性综合研判机制,首次全覆盖开展市局干部回访调研、区县审计局领导班子履职情况调研,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主动商市委组织部和区县党委加大审计干部选拔交流力度,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二)以依法精准为主线,担当作为抓业务、促发展
一是聚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推动政策措施落实。紧扣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扎实开展“三促进”专项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以及市级和18个区县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审计调查,持续减轻企业负担、优化政务服务、稳就业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推动政策落地见效、项目加快实施。组织300余名审计人员对防控政策落实和资金物资使用等进行全过程跟踪,开展了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援企稳岗等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向相关区县政府出具23份整改意见函,及时督促整改了资金分配未体现政策导向、资金支出进度慢或使用不合规等问题。
二是聚焦深化改革,着力推动重点改革任务落地。与市委改革办建立重大改革事项联动督察制度,联合开展了对公立医院改革审计等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专题督办。紧扣促进财税体制改革,上下联动开展对市级财政、区县财政、市级部门预算执行、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的全融合审计,分区县形成财政运行风险专报,推动财政部门收回财政资金61.03亿元、制定或完善管理制度178项。聚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协同实施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和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建立对国企监事会和内审机构履职情况的跟踪机制,强化了对国企改革和运行管理的经常性监督。
三是聚焦决胜全面小康,着力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做好决战决胜阶段扶贫审计工作,分两阶段完成了25个区县扶贫资金管理和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协同主管部门印发扶贫工作风险提示单,并提请市委将扶贫审计整改纳入全市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查漏补缺、提质增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保险基金和学前教育政策落实情况实施审计调查,积极推动投资审计转型,组织开展全市住房城乡建委系统建设管理审计调查,按季度实施水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补短板建设项目等跟踪审计,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和公共投资绩效提高。
四是聚焦权力规范运行,着力促进依法廉洁用权。完成了67名市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持续加大任中审计力度,优化总体评价和责任界定标准,做到精准评价、精准画像。首次统一组织开展市和区县97名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6个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市检察院建立了执法联动、成果共享协作机制,移送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0件。落实落细与党内监督的贯通配合,向市委巡视组提供了49个被巡视单位的审计报告,向纪委监委等机关移送问题线索85件,向市委组织部提供了41位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个性化”画像,促进提升“防未病”成效。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真抓实干补短板、提质效
一是创新推进法治建设。加快推进重庆审计监督条例修订工作,组织开展宪法宣誓、民法典宣传系列活动,营造良好审计法治环境。出台审计业务管理规定等质量管控办法,首次开展对全市审计质量和审理会议制度执行情况的全面检查,促进提高审计质量。坚决纠正“凡投必审”“以审代结”问题,连续两年开展区县投资审计工作专项检查,督促各区县政府修改投资审计规范性文件,确保市政府规范投资审计要求落地落实。
二是创新审计方式方法。与审计署重庆特派办和四川省审计厅建立联动协作机制。稳步推进全行业联动、跨地域交叉等行之有效的组织方式,首次探索对1个区县12名市管领导干部同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加快“金审工程”三期建设,建立常态化、全覆盖数据采集机制,深入开展数据挖掘,医保基金等多个项目在综合分析、锁定疑点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三是创新内审指导监督方式。提请以市政府令形式出台《重庆市内部审计工作办法》,首次抽选16家市级单位的35个内部审计项目进行质量检查,针对查找出的共性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通过“以审代训”等方式,推动提高内审人员实战能力,形成了分层分类指导监督的长效机制。2020年,我市有4家内部审计机构被评为“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
一年来,虽然审计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全系统上下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团结协作、奋勇争先,圆满完成了各项审计任务,3个审计项目被审计署评为全国优秀审计项目,市审计局还被授予“重庆五一劳动奖状”。同时,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制度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人财物统一管理背景下的审计管理体制改革还需持续深化,审计理念思路、人员能力素质还不完全适应新定位、新要求,审计面临的人手少、任务重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1年,全市审计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更高站位出发,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审计全覆盖,扎实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以高质量审计监督为重庆“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加强审计机关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时向市委、市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更加自觉地用政治眼光分析研判审计发现的经济社会问题,把准审计监督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
二是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组织开展全市交通系统、生态环保系统全行业审计,以及国企境外投资、乡村振兴、社保基金管理等专项审计,不断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四川省审计厅联合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政策事项落实审计调查,更加注重揭示经济社会运行的各类风险隐患,更加注重反映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三是抓好贯通融合。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协调督促各方的职能优势,细化落实审计监督与纪检、组织、巡视、改革督察等监督的贯通机制,加强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和执法联动,强化监督监管合力。
四是提升“经济体检”能力。立足“治已病、防未病”,加大审计整改跟踪督促,加强全市审计计划统筹、资源整合、项目融合和成果共享,加快“金审工程”三期建设步伐,持续抓好审计机关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从严加强干部队伍监督管理,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