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1年11月24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
日期:2022年04月29日 来源:重庆人大

市文化旅游委主任 刘 旗

市人大常委会: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重庆、成都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陈敏尔书记在全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动员大会上指出“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打造精品文旅线路品牌,提升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唐良智市长多次就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作出具体部署。有关区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下面,从三个方面报告相关工作情况。

  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推进情况

  2020年4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全市坚持以巴蜀文化为纽带,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着力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亮点和世界知名旅游品牌,取得一定成效。截至2021年10月,川渝两地共签订文旅战略合作协议63份,成立文旅合作联盟11个,推动重点项目99项,累计向川渝两地市民和游客发放惠民消费券180.59万张,拉动文化旅游市场消费7.96亿元。

  (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一是党政高位推动凝聚共识。川渝两地党政一把手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人大、政协相继合作,高位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牢牢树立起“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的发展理念。两地文旅部门联合成立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专项工作组,研究推进成渝地区文化旅游推广合作等走廊建设重大事项,努力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共建共享。九龙坡区、新都区等66个毗邻地区的县(市、区)积极行动,纷纷召开联席会议,共谋文旅协同发展,有效地推进了一批项目的落地实施,掀起一股川渝共唱“双城记”的热潮。

  二是协同共建机制逐步完善。充分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职能,建立四级合作机制,实行一套机制、两地办公、常态化运行。目前,已召开3次党政联席会议、3次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9次联合办公室主任调度会,共同推动协同发展重大事项。支持资阳大足等川渝毗邻地区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动走廊建设。两地联合出台文件,建立两省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干部互派挂职、走廊建设工作考核、文化旅游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人才培训合作等工作机制,加强两地战略协同、政策衔接、工作对接。目前,共组织互派干部2批次200人次,其中文旅系统互派年轻干部挂职2批次14人次;举办专业性人才培训班及“川渝旅游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川渝两地广电十佳播音员主持人红色文化传播活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产业协同发展高峰对话”等活动30多场次,参训参会人员1万余人,有力地推进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三是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有关部委充分衔接,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成为国家“十四五”时期重点建设工程,配合做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编制,推进《川陕片区城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四川省川陕片区红军文化公园保护利用规划(2020—2030)》《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等编制工作,将广安市全域纳入《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范围,以点带面,推动形成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都市圈,合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共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做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与各专项规划的统筹对接,加强国土空间、人才、资金等方面支持保障力度,共同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

  四是行业互动协同发力。两地有关行业部门围绕“打造成中国一流、国际知名的世界文化旅游品牌和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签订各项合作协议,从政策激励、标准规范、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综合监管等方面,推进资源共享、线路互推、信息互通、游客互送、利益共赢,目前沙坪坝与乐山、潼南与遂宁、九龙坡与新都等60多个县(市、区)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此同时,两地市场主体积极响应,发起成立巴蜀文化旅游推广联盟、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成渝地区文化馆联盟、成渝地区图书馆联盟等11个文化旅游行业联盟,务实推进巴蜀文旅品牌建设,联合举办首届巴蜀合唱节、“川渝乐翻天”、文旅展览等数十场活动,发布川渝世遗之旅、巴蜀文化遗产之旅等数十条旅游线路,开展线上线下宣传营销,不断拓展巴蜀文化旅游市场,提升巴蜀文旅品牌影响力。

  (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持续夯实

  一是合作推进文物保护项目建设。签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革命旧址纪念馆合作发展协议》《川陕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合作协议》等协议,联合川渝两地17个革命纪念馆构建合作联盟,编制完成《川陕片区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总体规划》,启动编制《川陕片区城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完成“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支持大足石刻等19个文保项目。目前,已下达市级以上财政资金1.4亿元,完成潼南千佛寺、南岸弹子石摩崖造像、江津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本体保护工程,加快推进大足石刻北山168窟、安岳石窟、荣县大佛等本体保护前期工作。两地联合开展考古调查与研究,召开忠县中坝盐业遗址考古研究成果专家座谈会、九龙坡冬笋坝巴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座谈会、钓鱼城遗址宋元建筑考古学术研讨会、中国石窟(南方)保护学术研讨会等会议数十场,印发《大足石刻研究院建设世界知名研究院实施方案》,推动大足石刻与川渝地区其他石窟联手打造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完成“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中的涪陵小田溪考古发掘,启动涪江流域考古调查工作。推进川渝两地在巴蜀特色文献方面共建共享,完成四川省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成都图书馆川渝坊刻曲本编目工作。出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专项规划》《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实施方案》,推动8大板块74个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43个项目。

  二是传承与弘扬好红岩精神。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红岩精神的传承,把时代精神、时代需求融入红岩精神的基因和根脉中,把弘扬红岩精神与建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相结合,大力推进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红色三岩”保护提升工程,完成《新华日报》总馆旧址等31栋红岩革命文物修缮,积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设立“红岩干部学院”,组建“红岩故事宣讲团”,建设一批红岩文化室,打造系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让红岩精神走进社区、军营、学校、乡村,有效增强了红岩精神的传播深度。2021年4月,“红岩干部学院”经重庆市委编办正式批复设立,并向中组部备案。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与四川大学共建“红岩精神四川大学研究中心”,共同开展红岩精神研究。

  三是非遗保护利用传承体系初步成型。两地省市非遗保护中心签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共建合作框架协议,从资源整合、合理利用、培育品牌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构建川渝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举办“成渝双城蜀绣名家名作联展暨成都蜀绣精品展”“百绣百年颂党恩——川渝非遗绣活大赛”等活动,有力地促进川渝非遗保护利用协同发展。联合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主题活动,举办线下宣传展示展演活动52场;实施“视频直播家乡年”线上展示展销活动,发布系列短视频共计2744条,累计播放量5983.3万次;举办专场直播活动25次,观看人数超过310万人。

  (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文旅产品供给日益丰富

  一是联合创建文旅品牌。渝中区、成都市牵头联合11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成立共建西南区域文化和旅游消费城市群推进联盟,推动重庆重视传媒集团、成都传媒集团联合54家相关单位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时尚产业联盟,探索打造区域文化和旅游消费城市群。组建“宽洪大量”CP,推动洪崖洞和宽窄巷子、金佛山和都江堰等地标级景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与直播地球APP合作,推出成渝地区电子消费地图,发布城市游购攻略,推荐双城打卡路线,展现川渝城市品牌形象;举办文旅推介会,策划“洪崖洞、鹅岭二厂和宽窄巷子”“解放碑和春熙路”“仙女山和青城山”等融合创意宣传主题,宣传川渝两地特色文化、特色美食、特色品牌,充分展示了川渝两地人文相融、山水相连、亲情相依的独特魅力。推动“川渝演艺联动”,联合筹备《双城春晚》,推出《双城热恋》《我和重庆有个约会》《成渝方言话双城》《成渝区县联动微访谈》等影视网络剧和节目。强化巴蜀文旅整体形象宣传,制作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宣传片《安逸四川·大美重庆》、展播公益广告等,合办“川渝话剧双城记”、“川剧艺术节”等,吸引了《重庆新闻联播》《第1眼》《968早新闻》等电视、广播、视听网站、IPTV和手机移动端播发报道,点击关注量超1000万次,有力提升巴蜀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联袂打造旅游精品。安排市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1326万元,支持川渝两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协同联动发展,大力开发文旅+大熊猫、文旅+影视、文旅+数字动漫、文旅+主题游乐、文旅+新艺术创作、文旅+音乐产业等新文旅业态,培育“巴蜀文脉”人文旅游、“巴蜀风韵”民俗旅游、“巴蜀脊梁”红色旅游、“巴山蜀水”生态康养等巴蜀特色旅游精品,串联区域内优质景区(点),开发川渝两地一程多站旅游线路,打造跨省市的精品旅游联线产品,先后发布乡村旅游、红色研学、生态康养等精品线路70余条。同时,合力推进川渝共建文化旅游精品重大项目建设,川陕苏区红军文化公园、五华山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重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1.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4.5%。

  三是共同举办系列活动。联合承办第六届中国诗歌节,举办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动漫文化节、成都市文化旅游(重庆)招商推介、“川渝双城艺术季”、“成渝地·巴蜀情”文艺晚会、“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成渝地·巴蜀情”2020重庆文旅“大篷车”巡游营销推广、大足石刻特展等系列活动,并利用院线联盟相互推介引进优秀剧目,组织川剧《江姐》、京剧《龙凤呈祥》、舞剧《杜甫》、大型民族歌剧《尘埃落定》以及四川话剧《隔离》在两地推广演出,有效促进了川渝演艺联动,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旅游产品供给。

  四是合力促进文旅消费。组织区县赴境内外重要客源地开展旅游整合宣传营销,切实提升巴蜀文化旅游知名水平。联合举办“2021美丽中国·心睇验”推介会、“远亲不如近邻”、“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2020年成渝地区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产品采购大会、“雕饰山河—巴蜀地区石窟与摩崖造像”艺术展、“成渝双城记·非遗云聚会”等互动营销活动,参加第七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第八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面向境内外全方位宣传推介川渝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及新产品、新线路,发布奖励优惠政策,吸引大量游客到重庆旅游,有力促进了旅游业复苏,提升了文旅消费。持续开展“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促进文旅市场消费提振。

  (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文旅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出台政策搭建平台。联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等9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制定,共同开展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以标准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利化。联合制定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推动打通川渝两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网络,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场地“一键预约”、服务产品“一键采购”。川渝阅读“一卡通”项目取得实质性成效,两地居民可凭社保卡替代读者证,在重庆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和成都图书馆享受入馆、阅览、通借通还等服务。搭建文旅公共服务互动交流平台,联合开展“成渝地·巴蜀情”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唱支山歌给党听”全国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届巴蜀合唱节、渝西·遂宁文化馆联盟送文化进基层精品节目展演、川渝乐翻天戏曲交流展演、“川渝‘阅读之星’诵读大赛”等活动,吸引川渝两地大量市民参与。其中,首届巴蜀合唱节吸引川渝等西部12省(区、市)的27支合唱队2000余人参加活动,现场观赛观演参与人数约1万人次,线上浏览量约2000万人次;“川渝‘阅读之星’诵读大赛”历时4个月,川渝两地近9万人报名参赛,报送作品21825件,大赛线上观看人次达到100万人次。

  二是有序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高速公路、国省干道通行条件,建成南充至潼南、泸州至永川、渝北至广安支线等高速公路重庆段,共同打造巴蜀“快旅慢游”交通体系。优化高铁沿线站点布局,成渝中线、渝万铁路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可研批复,重庆新机场已通过国家民航局选址评审,嘉陵江、乌江航道整治等项目已纳入国家“十四五”水运规划。积极推进重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天府新区省级文化中心(天府文化旅游中心)、长江音乐厅等重大项目。

  三是智能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巴渝文旅云,通过跨领域、跨机构、跨终端方式整合全市文旅资源,形成全市公共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库,利用创新“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旅游”服务模式,构建融合媒体公共文化旅游服务平台,让用户通过多屏互动、随时随地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惠民服务,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旅游进村入户、入手”。此外,两地还联袂建设“智游天府”“惠游重庆”等公共服务平台,通过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为公众提供旅游、文化、公共服务三大类16项服务,建设集“吃住行游购娱”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打通平台数据壁垒,实现游客身份和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及跨平台核验认证,川渝游客可凭借“一码”游览两地660余家景区和文化旅游场馆。

  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020年初以来,协同打造走廊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中央提出的“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和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的目标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面临较多挑战。加上疫情反复,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合作共建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川渝合作的深度、融合度、一体化程度仍然欠缺,体制机制改革仍待深化。例如,国家有关部委正在起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对其中的支持政策、重点项目、资金来源等仍在论证,仍未明确,影响了建设深度。川渝两地文旅发展利益协调机制欠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合作的具体规则不明确,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约束与补偿机制、利益冲突仲裁机制,导致合作风险较大。没有专项资金持续投入,没有固定人员负责,导致走廊建设项目滞后,难以持续、高效开展。融合发展机制待加强,在文化特点、资源优势、营销模式、旅游产品供给等各方面均存在同质化趋势,甚至出现部分旅游项目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

  (二)优质文旅产品不足高质量发展不充分。巴蜀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仍不充分,具有巴蜀韵、中国味、国际范的优质文旅产品仍然欠缺,带有体验性、带动性、品牌性的文旅项目仍然不足,吸引力不强,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和二次消费疲软。与国内其他三大城市群差距明显,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产业园区、消费集聚区等产品和业态亟需提升。

  (三)文化保护传承活化利用程度不高。巴蜀文化保护利用的深度仍有欠缺,对文物古迹、名胜、景区的历史研究不足,对地域个性特质、历史底蕴等资源挖掘不充分,导致古镇打造、项目建设、文创设计等方面个性特色不鲜明,缺乏吸引力,社会认可度不高。川渝地区的县(市、区)文化保护利用仍然存在合作不深入、协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重庆武隆、九龙坡,四川成都、乐山等文旅较强地区,及重庆合川、开州,四川泸州、达州等毗邻地区合作较多,重庆丰都、城口,四川“三州”等非毗邻且基础不强的区域参与程度仍待提高。

  (四)巴蜀文旅品牌国际知名度不高。巴蜀文旅品牌形象仍然不突出,影响力不强,国际知名度不高。川渝两地如何立足各自资源优势、基础条件、政策环境,从文化旅游链条各个环节开展协同互补、联合开发等工作,进行有效整合,合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带动力的巴蜀文旅品牌,提升国际知名度、美誉度,仍是当下两地共同面临的一大课题。

  (五)公共基础设施不足,服务水平不高。川渝旅游“一卡通”、行政审批“川渝通办”等服务仍有不足,旅游咨询、市场监管、安全应急、人才培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仍待完善,尤其是旅游队伍职业化程度不高,服务能力不强,扶持培育支撑不够。川渝智慧旅游、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仍待加强,多层次、多类型、多体验方式的旅游交通体系仍待完善,景区连接通道建设仍需加强,部分区县高速公路出入口连接道路旅游高峰时段拥堵,部分重要景区之间的旅游交通循环网络不完善、无高等级公路串联,“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突出。

  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下一步打算

  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部署的重大战略,是川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下一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工作要求,以及本次会议审议意见,研究落实重点任务、具体举措,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走深走实。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合作共建机制。深化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家部委的沟通联系机制,争取国家部委加快出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统筹规划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改革和重大政策。持续挖掘巴蜀文化旅游资源,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库,获得中央资金支持。将两省市文旅部门常态化联动,升格为省市政府层面联动机制。在川渝两地省市级、区县级二级文旅部门设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办公室”,建立起全区域文旅合作机制,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各个环节。引导建强行业联盟、行业协会,支持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强化舆论宣传,深入挖掘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典型事例,营造氛围,凝聚人心。引入社会资本拍摄走廊建设专题片,强化川渝两地市民对走廊建设的认知,夯实走廊建设的群众基础。

  (二)进一步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整合资源推动跨区域发展,重点创建“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万达开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学习四川经验,探索开展“旅游名区名县”评选。积极稳妥推进市属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成立混合所有制股份公司,谋划上市发展。推动博物馆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支持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建成世界一流博物馆。加快文旅新业态布局,创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发展,规划建设一批文旅新区、文旅小镇、文旅综合体。积极创建“渝东南武陵山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增强成渝古道、成绵乐、长江上游三大发展带的产业集聚力,充分利用文化园区、特色街区、闲置厂房等资源,构建一批条件优越、服务体系完善的众创空间。

  (三)进一步加快文旅重大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高铁建设,实现区县高铁、城际全覆盖。推进主城区邮轮母港建设,规划建设和升级一批长江旅游码头。完善旅游公共交通体系,实现机场、车站、码头到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公共交通无缝对接,加密汽车维修点、充电桩、房车营地以及观景台等旅游配套设施。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重点公共项目以及区县旅游集散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等公共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协同打造文旅高质量公共服务项目。支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四川博物院联合建立西南地区文物科技保护修复区域中心。支持北京服装学院入驻荣昌区开展传统工艺项目合作。协同实施互联网+数字云等文化粘合工程,建设成渝地区“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一卡通工程,加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公共数字平台建设,实现区域联动共享,办好成渝地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及产品数字平台采购大会。

  (四)进一步提升巴蜀文旅国际新形象。实施“成渝地·巴蜀情”区域文化品牌培育工程,全力打造魅力都市、巴蜀文明、石窟艺术、多彩民俗、生态康养等重点品牌,协同提升“行千里·致广大”“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品牌。联合申办世界博览会、世界园艺博览会以及世界知名戏剧节、音乐节、美食节、诗歌节等国际性重大节会活动。提升文化艺术和旅游活动承办能力和服务水平,创办“巴蜀国际文化艺术节”,打造中国西部现当代文化艺术高地。成立“川渝144过境免签推广联盟”,充分利用“重庆国际文旅之窗”“天府文化旅游中心”文旅交流展示平台开展全球推介活动。引进国际品牌文化旅游企业入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国际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提升巴蜀文化国际影响力。支持文旅企业参与国际性论坛,推进文化艺术品、文艺作品、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国际化发展。

  (五)进一步加大配套政策保障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推动设立川渝民营文旅协同发展示范区;争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全域144小时过境免签、离港免税政策试点、文化旅游用地改革试点等相关政策。推动建立“巴蜀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发起设立文旅产业发展资金,构建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的投融资体系。建立巴蜀文化旅游研究联合体,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夯实走廊建设的理论基础。加大干部互派挂职的力度,鼓励将人才交流融入到文旅业务的各个环节。探索建立旅游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制度,促进旅游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