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关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1年11月24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
日期:2022年04月29日 来源:重庆人大

市人大常委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更好地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市人大常委会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联动,将分别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情况报告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监督工作。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积极协助市人大常委会做好此项工作,在市人大常委会沈金强副主任带领下,分阶段、分片区,有序开展专项调研。第一阶段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开展市内调研。先后赴沙坪坝、梁平、武隆实地调研,分别召开三个片区座谈会,听取13个区县人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第二阶段两省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联合调研组,开展市内外调研。共同听取重庆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相关情况汇报和介绍,同赴九龙坡、大足,四川省安岳、大邑、广汉,实地考察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情况。通过两个阶段的调研,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认真梳理和研究调研收集的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并经11月12日召开的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推进情况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部署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将“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以巴蜀文化为灵魂,以旅游活动为载体,以传统特色文旅资源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为核心,以实现文旅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跨区域国家级特色文旅产业带。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立足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坚持以巴蜀文化为纽带,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建立合作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打造文旅品牌,稳步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今年10月,川渝两地共签订文旅战略合作协议63份,成立文旅合作联盟11个,推动重点项目99项,累计向川渝两地市民和游客发放惠民消费券180.59万张,拉动文化旅游市场消费7.96亿元,两地共同推进、协同发展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

  (一)建立协作机制,推动区域融合。一是建立多层次的工作协调机制。两省市党政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研究推进相关工作。两省市文化旅游部门联合成立了专项工作组,设立联合办公室,定期召开协调会议推进工作。两省市组织部门牵头建立年轻干部互派挂职长效机制,加强工作对接,目前两地互派挂职干部200人,其中文旅系统14人。二是建立文旅行业联盟。今年4月,两地文旅协会、重点文旅企业等164家成员单位共同成立了巴蜀文化旅游推广联盟,合力推动资源共享、线路互推、信息互通、游客互送,并带动两地相关行业先后成立了巴蜀电影联盟、川南渝西文化旅游联盟等11个行业联盟。三是建立部分区域间跨省合作机制。如万州、达州、开州形成“万达开”文化旅游体育一体化发展战略,武隆与乐山建立两地文旅融合发展“绿色通道”,渝北与广安合作共建高竹新区等。

  (二)完善相关制度,推进整体谋划。一是争取国家支持。与四川共同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牵头编制《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共同研究梳理形成《关于恳请支持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有关事项的请示》,合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二是打造共建示范点。与四川共同印发《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支持建立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等10个示范点项目。三是完善一体化公共服务机制。实施川渝“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联合打造“智游天府”和“惠游重庆”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实现行政审批“川渝通办”、川渝阅读“一卡通”、川渝游客“一码游”,不断提高两地群众便捷交流水平。

  (三)以项目为载体,促进文旅交流。一是共建重大项目。推动“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四川段)、川陕片区红军文化公园、川渝石窟保护展示、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二是共推文艺交流。共同举办川渝杂技魔术展,组织舞剧、歌剧等一系列大型文艺活动在两地轮番举办。合作打造巴蜀文化艺术传承创新区、筹建川渝剧本创作孵化基地。三是共创文旅品牌。共同承办第六届中国诗歌节、“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暨首届巴蜀合唱节等国家级文旅活动。持续开展“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四是共办文旅营销。线上,实施川渝两地文创首次联展,20余家川渝博物馆在“巴山蜀水”文创展上同台亮相,推出600余件(套)文创产品,点击量达1000余万人次。线下,联合主办“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活动,组织200家景区向川渝游客推出百万张免费门票;联合组团赴澳门参加第八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实现川渝两地首次境外联合宣传营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工作任重道远。从本次调研来看,前期建设虽有较好的工作基础,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高标准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一)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川渝两地文化旅游业开放共享、升级发展,推动两地建成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助力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出台时间不长,跨区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在推进国家战略中的地位研究不深,角色定位不清,实现路径不明,区域合作的切入点、着力点需进一步找准、抓实。部分区县、地市间在区域合作中,一定程度仍存在竞争意识大于合作意识,抱团发展、融合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还未完全形成。

  (二)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一是缺乏规划引领。目前尚未出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有关支持政策、重点项目等未明确,两地如何联合、项目如何审批、如何操作等无细化措施,一定程度影响到工作推进。二是协调机制亟待完善。虽然目前与四川已建立部分会商机制,但统筹力度不大,协调深度不够,工作进展缓慢。两省市在景区打造、线路策划、游客互推等方面还需进一步融合。两地各自为政、分散发展、同质竞争等现象仍存在。文旅走廊建设的通道节点还未完全打通,两地毗邻地区的协同发展不力。如大足与安岳文化同源、地域相邻,但对石刻文化的研究保护、利用联动不紧密;潼南与安岳在柠檬产业发展上互联不够,永川与宜宾在竹海文旅发展上互动不足。

  (三)区域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一是合作广度不够。两地合作交流大多在政府层面,市场主体活跃度不足,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热情不高。二是共建深度不足。区域合作共建深度不够,区域间文旅项目合作大多仍停留在旅游宣传营销、活动举办等浅表层面,缺乏在文艺精品创作、文创产品研发、文旅资源协同打造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三是重点项目支撑不够。两地共同实施的、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重大项目较少。2020年、2021年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项目分别为31个、67个,其中文旅项目分别为3个、6个,占比仅为9.68%和8.96%。且没有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知名品牌,现有项目带动力不强,对世界的吸引力需提升。

  (四)文旅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利用不够。对巴蜀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系统整合、研究开发不足。对文物资源保护活化利用方面的法规解读、宣传贯彻不到位,部分区县文物保护存在重形式呈现、轻内涵挖掘,重闭门保护、轻市场服务,重原样保持、轻传承创新等现象。二是文旅产品供给不足。部分区县文旅产品结构单一,互补协同产品不多,对外辐射力不强。品牌项目联动发展的深度不够,品牌创新不足,旅游国际化程度不高。部分旅游项目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形。三是宣传营销仍需加强。对巴蜀文旅形象的整体包装策划和推广营销力度不大,区域性文旅名片尚未形成。缺乏立足于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深度捕捉和重点推广巴蜀文旅的独特要素,宣传的精准度和影响力需增强。四是公共服务仍有短板。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在要素资源整合、信息更新、用户便捷度等方面仍有不足,如重庆智慧文旅广电云平台A级景区数据整合接入率仅为51.53%。此外,川渝两地尚无统一的旅游形象定位、标识等。

  (五)基础保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一是支持政策不完善。部分区县对文旅企业的落户奖励条件较严,奖励方式以税收返还为主,而文旅企业大多盈利周期长、企业发展初期税收较少,故政策的吸引力相对较弱。二是交通网络不健全,尚未完全实现“外联内通”。两省市文化旅游走廊上重要节点间的交通互联互通不畅。市内部分区县景区无高等级公路串联,如巫溪红池坝与开州雪宝山等景区间交通瓶颈路段未打通。部分远郊区县高铁不通达,如秀山、酉阳等高铁建设规划进程较慢。联通重点景区与高速公路、高铁间的域内旅游轨道交通缺乏,景区交通便利度有待提高。部分重点景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较为滞后,存在高峰期运输保障、停车容量不足等问题。出渝高铁大通道严重不足,枢纽建设功能布局和体系不健全,如京津冀等北向旅客入渝还需绕行成都。三是人才培育短板需补强。文旅产业人才队伍尚不能完全适应文旅发展新形势,旅游从业队伍的素质整体不高。目前重庆市导游有12082人,其中,中级及以上导游人数385人,仅占导游总人数的3.18%,低于四川4.11%的占比。此外,旅游新业态运营人才、文化挖掘研究型高层次人才还不足。四是经费保障不足。部分在建的两地重点项目尚无专项资金持续投入,投融资体系亟待深化完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尚未建立。部分区县财政困难,文旅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影响项目正常启动实施。

  三、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市政府要强化思想认识,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区域统筹协作,加快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走廊建设的思想认识。一是深入领会国家战略意图,从国家战略层面充分认识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大意义,加强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重要性、角色定位、实现路径的理论研究,牢牢把握历史机遇,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有力支持转化为抓好走廊建设的强大动力。二是增强协同合作、互利共赢的意识。牢固树立“川渝一家亲”理念,切实强化“川渝一盘棋”思维,积极对接、主动融入、通力协作,破除壁垒梗阻、摒弃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疏通断点堵点、发挥各自优势,推进两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二)加强制度设计,构建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一是精准对接国家规划。与四川共同配合国家部委加快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编制,及时出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对区县的统筹指导力度,明确实施路径和配套举措,确保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细化落实、有效实施。二是健全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两地高层磋商协调机制作用,定期研究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系统谋划、统筹协调,加大双方在政策、人才等方面的协调联动力度,打通走廊建设关键节点,促进区域合作相向而行,提升综合实力。

  (三)强化联动协作,推动合作项目落地落实。一是促进全方位合作。积极主动搭建合作平台,培育、吸引多元市场主体参与走廊建设。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积极探索成渝双城游联动机制,推动两地市民便捷往来。二是拓展合作深度。在资源配置、文化研究、产品创新等更深层次加强联合研究,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区域辐射力、带动力。三是推进重大合作项目开建。着力破解规划审批、资金投入、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制约瓶颈,加快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清单化、节点化地推进项目实施,发挥重大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夯实文旅发展根基,共塑巴蜀文化旅游品牌。一是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深入挖掘巴蜀文化资源,联合开展考古发掘,合作建立文物保护工作机制。共建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加强学术研究,不断丰富巴蜀文化内涵。持续探究巴蜀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效盘活文化资源。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推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推进文化旅游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二是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加大对巴蜀文化旅游资源系统梳理、联动整合的力度,推动形成文旅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巴蜀文旅影响力。立足各自特色,推进产品创新,丰富产品供给,实现差异化发展。增加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不断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巴蜀特色文化资源为基点,共推精品线路,联合宣传营销,以国际化视野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巴蜀文旅品牌。三是加强宣传营销。加大对巴蜀文旅资源的联合营销策划、整体宣传推广的力度。聚焦巴蜀独有的资源要素,创新方式、精准宣传,增强巴蜀文旅的辨识度、吸引力,对外彰显独特的巴蜀文旅魅力,向世界讲好巴蜀故事。四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智慧文旅建设,共建共用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区域信息资源,实现精细化管理,让游客出行更智能、更便利。探索成立公共文化场馆行业联盟,推进资源共建共享。与四川合力构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形象,共同设计旅游标识,共同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五)强化基础保障,提升走廊建设工作质效。一是强化政策支撑保障。加强政策协同,优化财政、土地、产业等方面政策规定,提升政策吸引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可持续性。与四川合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指导,推动建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专项资金。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联合推出惠及两地文旅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二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实施巴蜀文旅走廊重要节点交通互联互通工程。加快推进景区景点道路串联成线,形成旅游循环圈。从市级层面统一规划,由市属国企实施,推进重点景区旅游轨道项目建设,提升景区通达性,提高旅游舒适度。加快出渝高铁大通道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开放水平。推进机场、旅游码头、铁路建设和提档升级,加快形成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格局。推进智慧旅游交通建设,提高信息化、数据化管理能力,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升级,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旅游品质。三是加强人才培养交流。积极探索川渝人才合作途径,引导、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整合两地人才资源,推动人才信息共享、联合发布。加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强化新业态人才培养,共建文化旅游专家库,打造高素质文化旅游人才队伍,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特此报告。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