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1月7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日期:2022年05月10日 来源:重庆人大

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按照中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及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财经工作,助力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助力“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开好局、起好步,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提高站位,坚决履行政治责任

坚定不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立足做好人大财经工作,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学习。及时通过财经委全体会、支部党员大会、主任委员办公会第一时间原原本本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十九届六中全会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有关中央重要会议精神,第一时间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切实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抓实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各项要求,一是围绕“三个强化”,推动学习教育入心入脑。围绕强化组织推进,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围绕强化以上率下,支部领导带头讲授专题党课5次,开展集中学习、交流15次,为党员厚植理想信念之根。围绕强化问题整改,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全面进行检视剖析,实事求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以钉钉子精神做实落细整改方案,达到了锤炼干部队伍党性修养的目的。二是注重“三个联动”,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注重与“以案四改”工作联动,一以贯之抓实抓严党风廉政建设。注重与工作职责联动,在财经立法和监督工作中,对群众关心的10余类民生问题及时反映、提出建议并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注重与开创工作新局联动,一方面,积极参与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坚持党对人大工作全面领导,高质量做好新发展阶段人大工作”调研,认真总结全市人大财经工作有益经验和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改进相关工作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建议;另一方面,在总结往届监督经验和三年来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以重大政策制定落实、重大项目规划实施、重点行业产业发展、重点预算支出、重要风险防范为一体,以强化关键部门监督、强化关键环节监督、强化关键节点监督、强化关键监督手段建设为抓手的系统监督理念,并用之指导实践,推动人大财经工作不断向前迈进。

(三)围绕中心履职尽责。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将财经立法放在中央及全市工作大局中进行审视,努力推进财经立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全面聚焦中央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决策,正确处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切实提高监督实效,助推高质量发展。

二、夯实基础,扎实推进财经立法

按照把改革发展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抓实人大财经立法基础工作。

(一)立足实践性和前瞻性,扎实推动重庆市数据条例通过一审。数据立法事关经济转型、社会治理,是当前人大立法项目中难度最大的法规之一。财经委按照市委、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指示要求,会同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司法局等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发展导向,深入研究数据发展前沿趋势并总结我市工作实践,先后组织20余次会议进行研究论证,以推动形成符合地方实际、解决发展问题的数据法规。该条例草案已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初审。

(二)统筹引领性和基础性,全力推进标准化条例出台实施。围绕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积极发挥立法主导作用,针对条例起草在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先进技术标准、助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多次组织召开有关市级部门、企业、标准化服务机构、立法专家参与的立法工作会,从制度设计、立法技术、文本内容等方面向市市场监管局提出工作建议,确保条例起草按照立法审议项目要求扎实推进。

(三)体现公允性和平稳性,认真落实契税法授权事项。按照契税法授权规定,会同市财政局、市税务局深入开展调研,在统筹考虑国家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不增加纳税人负担和有利于区域协同联动、保持税负平移的工作原则基础上,对市政府提出的契税具体适用税率等事项的方案(草案)提出决定草案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四)注重必要性和可行性,积极开展2022年财经立法项目申报。按照立法要适应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认真开展市发改委关于开发区条例、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市财政局关于绩效管理条例,市审计局关于审计监督条例,市经信委关于食盐管理条例、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公平竞争条例、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市商务委关于蚕种管理条例、成品油流通管理条例,市招商投资局关于招商投资促进条例等立法申报项目的调研论证工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2022年立法计划建议。

三、聚焦关键,深化拓展财经监督

针对经济社会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不稳定、不平衡的现实,

聚焦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进一步强化形势研判,突出重点领域、关键领域监督,助力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注重提升工作质效,扎实完成法定监督任务

严格按照法定要求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意见,扎实完成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2020年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计划、预算草案的基础工作;认真完成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半年计划、预算执行情况、三次预算调整和决算情况、审计报告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报告基础工作;跟踪监督市政府对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提出审查意见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认真完成两江新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预决算备案审查工作。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认真开展2021年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计划、预算草案编制工作调研,组织四场片区座谈会广泛征求市人大代表意见,督促市发改委、市财政局高质量完成计划、预算报告的起草编制工作。

(二)把握经济监督重点,助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1.抓实重大决策落实监督。一是强化专项规划监督。立足“十四五”专项规划对政策出台的指导、规范、约束作用,通过采取召开政府有关部门座谈会、督促市发改委书面报送专项规划编制情况等措施,就高质量编好“十四五”专项规划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工作要求和建议,确保“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序落地实施。二是深入开展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情况调研。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地开展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软硬件环境、强化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市政府关于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情况报告做好基础工作。

2.抓实重大项目实施监督。围绕政府性投资重大项目对稳定增长、优化供给、扩大内需的关键作用,按照点线结合、以点促线、以线观面的工作思路,扎实做好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政府关于“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推进情况报告基础工作。一是从“点上”抓好代表性重大项目实施进度监督。以完善政府性投资重大项目季报制度为切入,从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科技、教育、医疗、养老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中选取13个代表性的政府性投资重大项目开展跟踪调研,督促有关部门积极作为、加快推动项目投资提速放量。二是从“线上”抓好行业性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监督。对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7个部门分管的重点行业政府性投资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深入了解有关重点行业产业转型、投资分布、工作推进情况。三是从“面上”抓好全局性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监督。围绕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全面开展“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调研,从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夯实重大项目基础工作、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增强重大项目监管实效四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扎实做好基础工作。

3.抓实重要政策执行监督。针对市政府出台的《促进生产经营稳定发展若干措施》中明确的减税降费降成本、促进科技创新、金融惠企支持、持续扩大内需等四个方面27条措施的贯彻实施,通过对12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的申报获得情况和8个有关市级部门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全方位、多层次了解助企纾困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梗阻。在督促现有政策落地落实的同时,为完善升级相关政策措施、持续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意见建议。

4.抓实重要经济热点监督。一是积极开展招投标条例实施情况调研。通过对相关部门、部分企业进行调研,对《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部分规定与市场经济发展和招投标改革工作不适应、不协调,市场主体反映较为强烈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为2022年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做好准备。二是扎实做好全国人大财经委有关调研。结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小企业发展等经济热点,做好全国人大财经委来渝开展西部十省区市半年经济运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企业破产法实施情况三项调研及委托开展的企业破产法执法检查,认真起草调研报告呈送全国人大财经委,并借此进一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三)拓展预算监督深度,促进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1.聚焦增强重大战略决策保障强化监督。按照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拓展改革要求,着力加强财政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举措支持保障的监督力度。一是在财政政策“提质增效”上,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要及时、精准、有效的要求,在政策出台的“最先一公里”到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从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各个环节开展全流程、全过程监督,督促财税部门提高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扩大内需战略、实施乡村振兴等重大决策上增强保障。二是在财政政策“更可持续”上,聚焦“六稳”“六保”工作,一方面,督促财税部门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更加注重结构性、普惠性减税降费,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一方面,围绕坚持过紧日子措施的落实,督促并支持财政部门坚决取消无效或不必要支出、压减非刚性支出、严控新增支出,为兜牢“三保”底线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腾出更多财政资源。

2.聚焦优化财政资金资源配置强化监督。积极推进2021年度中项目预算追加公开评审和2022年度项目预算公开评审的全过程监督。为提升评审实效,对市人大有关专委会参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派专人全程记录评审情况,为下一步跟踪项目预算评审结果执行情况打好基础。经评审,对86个市级部门2021年追加的297个项目审减预算资金2.6亿元;对51个市级部门2022年安排的26个一般项目和92个重点专项审减预算资金4亿元。

3.聚焦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监督。结合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委托开展的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财政交通运输资金分配和使用、预算执行监督等专题调研,找准切入点,扎实有序推动预算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贯彻落实。一是首次开展重点专项绩效评价。采取与市财政局联合开展的方式,委托重庆大学作为第三方承办机构,完成口岸物流和环境污染防治两个重点专项资金(共计45.04亿元)绩效评价工作。针对评价中发现的政府补贴存在内卷现象、产业带动效益较弱、部分项目规划布局不够合理、资金分配管理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将重点绩效评价结果以专报的方式分别呈送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以及市财政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等有关部门,推动进一步完善两个专项资金政策设计和使用规范。二是首次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满意度测评。为提高审计整改实效,结合我市实际,对单独向常委会报告审计整改情况的部门首次开展满意度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向市委报告、向市政府通报,督促被审计单位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经制度建设和预算管理。三是深化预算联网监督。持续优化“5+1”线上线下结合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预算联网监督专报制度。根据监督系统反映的情况,坚持按季线上分析、书面函询,并于三季度末召集市财政局和11个相关部门进行线下面对面分析,共同查找预算执行进度慢、下达资金与年初预算额度差异大、项目拨款不规范、资金使用不合规的主要原因及改进措施,切实推进财政资金及时发挥使用效益。此项做法得到了全国人大的推介。

4.聚焦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强化监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意见,首次听取市财政局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汇报;针对财政部先审核地方债券项目后下达债券额度的实际,督促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加强债券项目储备、做实债券项目规划、细化债券项目绩效目标,及时将新增政府债券按照法定要求通过预算调整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确保债券资金及时发挥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重点关注部分财力薄弱区县面临偿债付息高峰期,少数区县债务压力叠加土地收入下降、“三保”困难、库款与预算指标不匹配等潜在风险,以及个别区县专项债券资金使用闲置、甚至挪用等管理风险,督促市财政局抓实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健全国资监督机制,逐步摸清国有资产家底

1.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制度。按照改进报告、强化监督、完善机制、总结经验的工作思路,对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精神,认真起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草案)。在三次征求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意见建议,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进行论证的基础上,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核同意,报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决定细化了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和报告的编制要求,强化了人大国资监督与审计监督的衔接,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重大事项通报、报告制度,建立了市与区县人大联动监督机制,为提升人大国资监督的权威性、规范性、系统性奠定了基础。

2.进一步抓好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按照实事求是、先易后难的工作思路,扎实做好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的基础工作。针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基础薄弱、价值量核算不完善、不健全的现实,提前介入报告编制,加强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审计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快推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统计。特别是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国有土地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资源审计情况,协调市级有关部门通过增加国有土地资源报告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审计工作报告作为子报告予以反映,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同时,深入开展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和初审意见报告市人大常委会。此外,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委托,积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调研,深入了解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对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探索发挥好人大国资监督职能。

四、优化服务,密切联系人大代表

注重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的特点和优势,使人大财经工作充分体现人民意志、维护群众利益。

(一)提升议案及建议办理质量。一是抓实议案建议办理。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交付主办的5件代表议案和协办的2件代表建议,明确专人负责,按时按质办理完毕。二是抓好重点建议督办。协助常委会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重点督办“关于支持渝西高铁东西路径同步批复、建设、运营的建议”和“关于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南向节点城市建设的建议”,通过采取实地调研、专题听取汇报等方式持续加强督办力度,得到代表的高度认同。三是督促对口联系部门抓好建议办理。通过召开对口联系工作会、印发两期对口联系通报等方式,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交付对口联系部门办理的1400余件主办建议和协办建议进行督促催办,现均已办结完毕。

(二)积极主动支持代表履职。根据市人大代表履职意愿,积极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财经立法、财经监督、经济形势分析和有关专题调研,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充分吸纳、积极回应,努力形成做好人大财经工作的强大合力。

五、提升能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以自身建设的新成效为推动人大财经工作上台阶提供坚实保障。

(一)着力抓好支部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充分发挥党支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全年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主任委员办公会42次,坚持按月听取处室工作进展和次月重点工作安排计划,并按照“任务、人员、时间、责任”四原则细化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做到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督促。同时,认真开展组织生活会,全面推进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建设,切实发挥好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二)注重履职能力提升。一是扎实抓好监督手段建设。完成预算联网监督二期、国资联网监督一期、政府性投资重大项目联网监督工程招投标工作,积极推进人大财经监督向实时化、精准化、智能化拓展。二是扎实提升干部业务水平。聚焦提高干部专业化水平,培育培养干部履职能力。在机关写作比赛中,4名干部撰写的文章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撰写的财经信息,全国人大财经委全文采用1篇,市委办公厅采用3篇,展示了优良的业务水平。

(三)强化工作协同联动。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强同对口联系部门和区县人大的沟通协作,尤其在重要文件制定、重要事项推进、重要会议召开上积极邀请对口联系部门和区县人大参与,并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同时,通过编发22期《重庆人大财经信息》,及时将全市人大财经工作情况、重要经济工作动态等重要信息向对口联系部门和区县人大通报,努力将《重庆人大财经信息》打造成人大财经工作经验交流、信息沟通的重要平台。

一年来,人大财经工作取得的各项成绩,离不开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离不开各对口联系部门和区县人大的配合、离不开人大代表的支持。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体现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经济思想的学习转化还有待提高;财经立法工作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引领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财经监督工作对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深化。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2022年工作要点

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六稳”“六保”工作,立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财经工作,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牢牢把握人大财经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1.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抓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对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努力做到学习、认识、落实同步跟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围绕中心履职责。正确把握政治机关、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的定位要求,结合专门委员会职能,严格依法履职尽责,使人大财经工作更好地融入并服务于中央及全市工作大局,把中央对经济工作的战略部署和市委的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人大财经工作全过程。

二、不断提高财经立法质量

3.扎实做好立法审议项目基础工作。认真开展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条例、液化石油气经营管理条例的调研论证等基础工作,确保按时按质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4.积极做好立法预备项目准备工作。发挥立法主导作用,深入开展修订审计监督条例、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蚕种管理条例、和制定成品油市场管理条例的有关工作。

三、进一步提升财经监督质效

5.认真完成法定监督工作。一是扎实做好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2022年计划、预算草案的基础工作。二是扎实做好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相关专项报告的基础工作。严格按照法定要求,认真做好市人大常委会审议2022年上半年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2022年预算调整报告和2021年决算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基础工作。三是扎实做好两江新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预决算备案审查工作。

6.着力抓好重点监督任务。经济监督方面:一是围绕持续推进“十四五”规划明确的重大战略部署的落地落实,抓住重大政策和政府性投资重大项目实施这两个关键,有针对、有侧重地开展调研,做好常委会听取“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推进情况报告的前期工作。二是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做好川渝人大常委会协同听取和审议关于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和川渝高竹新区发展建设情况报告的基础工作。三是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适时开展深入调研。四是扎实做好招投标条例执法检查有关基础工作。五是结合工作实际,抓好《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的贯彻落实。预算监督方面:一是立足增强对中央及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的财力保障,积极参与预算公开评审,实施好全口径全过程监督,支持财政腾出财力空间、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二是针对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持续优化预算联网监督“5+1”线上线下结合监督机制,督促财政及预算单位强化预算管理,促进财政政策实施更加精准、可持续。三是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着力抓好中央关于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四是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继续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预算项目(包括债券资金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价。五是加强审计工作监督,继续开展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满意度测评,督促审计部门加大对重大战略落地、重大政策落实、政府性投资重大项目、预算资金使用绩效、国有资产管理等事项的审计力度,发挥审计监督对人大财经监督的支撑作用。国资监督方面:一是扎实抓好市人大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的贯彻实施,全面梳理总结五年来国有资产监督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国资管理情况专题询问扎实做好基础工作。二是立足提升国资监督质效,完成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探索建立一套有针对性、实用性、可量化性,符合地方实际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指标体系。

7.抓牢关键环节监督。一是持续完善政府性投资重大项目季报制度,结合年度计划执行,加强对经济运行中重大政策、重要措施、重点项目落实情况的分析研究和跟踪监督。二是持续完善预算联网监督分析季报制度,进一步提高分析报告质量,加大函询和线下分析工作力度,坚持财政与部门单位面对面现场分析沟通,推动部门加强预算管理。三是坚持政府债务半年报告制度,督促市财政局严格执行风险隐患“台账式”管理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8.深化拓展财经监督深度广度。针对经济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特别是新常态下经济运行出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变化的实际,加强与对口联系部门的沟通协调,有序拓展对统计、金融运行、市场管理、国有资产资源使用等工作的监督。

四、积极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

9.认真做好议案建议办理。明确质量要求,扎实办好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交付办理的代表议案和建议。

10. 加强与代表的沟通联系。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的有关措施,使人大财经工作更好体现民情、汇聚民意、集中民智。

11.强化代表建议督办力度。对交付对口联系部门办理的代表建议,着力推动对口联系部门由“重答复”向“重落实”转变。

五、持续加强自身建设

12.着力加强支部建设。以党建为统领,进一步强化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13.切实提升履职能力。进一步完善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一体化运行”机制,扎实提升干部专业化水平,争取配齐专业工作力量,增强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

14.强化监督手段建设。围绕提升人大财经监督的实时化、精准化、智能化,完成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二期、国有资产联网监督系统一期、政府性投资重大项目联网监督工程建设。

15.完善协调互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对口联系工作五项基础制度及其执行,加大区县人大财经工作培训力度。特别是针对换届实际,通过筹备开好对口联系工作会议、全市人大财经工作会议,办好重庆人大财经工作信息,联合开展专题调研,举办专题培训等方式,努力与对口联系部门、区县人大形成相互支持、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