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济信息委2021年工作情况报告

日期:2022年05月17日 来源:重庆人大

一、2021年工作情况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经信系统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抓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6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8.2%、增速排名全国第七。工业投资稳健,完成投资3145亿元、增长9.1%。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6.2%,新投达产项目266个、净增产值1368亿元。企业效益稳增,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87.5亿元,两年平均增长28.5%,高于全国10.3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增长18.1%、18.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19.1%和28.9%。

(二)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联合微电子中心获批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建成康佳光电等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9家,市级独立法人新型企业研发机构78家;规模工业企业有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的占比分别达30%、45%。累计建成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0个,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工业设计特色类示范城市。规模工业企业研发强度达1.65%左右,继续领跑西部。协同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4个,130纳米硅光工艺PDK、Micro LED芯片微缩化等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三)产业发展呈现多点支撑格局。汽车、微型计算机和手机占全国比重分别达7.7%、22.1%和6.7%,建成全球最大己二酸生产企业和全球单体最大的氨纶生产基地。汽车产业“乘商并重”“整零并举”,增加值增长12.6%。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持续巩固,计算机年产量首次突破1亿台,5G智能手机产量突破4900万台,建成全球智能终端重要生产基地,增加值增长17.3%。医药产业集群逐步成型,博唯生物预防性重组蛋白疫苗等项目加快推进,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提速,增加值增长14.5%。装备、材料、消费品产业培育成效显现,增加值分别增长16.8%、5.9%、8.9%,产业结构由汽摩、电子“双轮驱动”向“多元支撑”转变。

(四)数智赋能产业发展优势凸显。成功获批建设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12个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来渝布局,忽米网入选福布斯“2021年度中国十大工业互联网企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接入二级节点20个。累计实施4000余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智能工厂105个、数字化车间574个,示范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9.8%。累计建成5G基站7.3万个,重点建设20个“5G+工业互联网”先导示范应用场景,上云企业达10.1万户。全国首个L4级自动驾驶示范项目率先商业化运营。

(五)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成效明显。启动首批20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共建,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等2个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上线运行,产业全域配套率超过80%。落实“一区两群”协同发展战略,主城新区工业化主战场作用进一步显现,“万开云”板块联动发展成效明显,渝东南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发展。积极融入“双循环”新格局,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6787亿元、增长21.6%,工业领域实际利用外资52.6亿美元,占全市比重49.3%。

(六)市场主体活力加速迸发。“一企一策”支持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做优做强,长安汽车等70户大企业产值增长26.3%,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4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98家,其中,营业收入超50亿的企业达49家,超100亿元的企业达25家。实施“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行动,中小企业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累计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8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33家。

(七)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累计达103项,简化9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全程网办”。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为企业减负超600亿元,清理支付中小企业欠款1.05亿元。商业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助力中小企业发展被国务院通报表扬,全年为2466家企业预授信超27亿元。持续推进“三服务”专项行动,问题办结率达98.4%。精心做好要素保障,“一省一组”“一厂一专班”协调陕晋疆黔电煤,实现超计划增供电煤730万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国际宏观环境复杂严峻,全球供应链紧张问题或将持续,缺芯、缺柜等情况尚未缓解,保供稳链压力较大;国内消费增长处于下行阶段,消费增速持续走弱。二是中小型企业投资态度趋于谨慎,企业大规模投资意愿有所下降;大中小企业、上中下游效益分化现象或将存在。三是新旧动力接续压力较大,传统的重点产业的支撑作用在减弱,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规模不够大、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对增长的贡献不够。四是科技创新有待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不够顺畅,本地企业生成能力不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产品不多,缺乏具有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这一总体目标,扎实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工业投资增长7%。重点推进“双链耦合”,提升“四项能力”。

(一)推进“双链耦合”

第一,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提高本地产业生成水平。全面落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建好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设立初创型科技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建设初创型中小企业生态家园,构建起“研发机构+基金+产业园区”产业生成全成长周期生态体系。推动国内外创新成果对接,围绕智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不断生成一批又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全年新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0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0家。

二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支柱产业,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关键产业园区,提升基础零部件、核心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基础工艺等产业创新能力,加速产业链布局重构。

三是全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加快建设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国家电动汽车换电模式示范城市,构建从研发、制造、检验检测、应用场景到软件、核心零部件、整车的全流程、全要素产业生态。软件产业将实施振兴发展专项行动,创建中国特色软件名城和中国软件名园,打造“1+N”软件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完善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链条,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第二、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断迭代产业体系。

一是实施研发机构培育工程。持续实施规模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新建3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0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市级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5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达35%。

二是实施工业设计赋能工程。聚焦创建“设计之都”总体目标,全力实施市场主体壮大、专业人才引育、载体平台培育、设计生态构建、品牌活动塑造5大专项行动。实施专精特新领域设计能力提升计划,新建设一批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新培育30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三是实施创新资源聚合工程。推动市区共建一批试验性应用场景,促进产品从创新走向应用。推动创新主体联合建立“专利池”,搭建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发布交易平台,打通创新供需通道。

(二)提升“四项能力”

第一,提升协同发展能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围绕33条重点产业链,构建“链长+链主企业+区县”常态化联动机制。加速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建立健全大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供需清单对接平台。促进成渝产业协同发展,制定成渝地区消费品、生物医药等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方案,打造一批产业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第二,提升智改数转能力。新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250项,新建10家智能工厂和100个数字化车间。建设10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推动“一链一网一平台”体系建设,新增“上云用数赋智”企业1.5万家。持续完善“芯屏器核网”智能产业链条。聚焦“智慧城市”年度主题,精心筹备2022智博会。持续完善新型基础设施,新建10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加快工业企业5G内外网建设。

第三,提升绿色发展能力。推动产业绿色化,制定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快钢铁、化工、建材等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生产绿色化,加大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技改力度,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建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统计监测平台。推动用能绿色化,探索发展规模化储能、智能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等技术,引导企业提高“绿电”使用比例。

第四,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强化产业资金保障,建立市区两级政府投资基金联动支持产业发展机制。推动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扩面增效,探索建立“代偿资金池”,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分担机制。联动人社部门实施“人才强链”工程,精准对接产业人才需求。滚动推进领军型、科技型、成长型、初创型企业家培育,打造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强化能源要素保障,积极协调外购煤、外购电,全力保障企业生产能源需求。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