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利局2021年工作情况报告

日期:2022年05月18日 来源:重庆人大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争取中央资金115亿元创历史新高,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99.68亿元、同比增长18.4%,中央水利投资计划执行率再创新高达98.9%,河长制工作进入国务院激励公示名单,水利建设进入水利部、国家发改委督查激励公示名单,水资源管理考核列全国第五,市级党政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全市政府系统第五,全市水利工作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水网建设成效明显,实现“四个突破”。一是重大规划编制实现突破。市政府印发《重庆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规划实施“一核两网·百库千川”水利行动。争取水利部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安全保障规划》上升为国家级规划。二是重大工程前期实现突破。国家“150”重大项目前期取得突破,顺利将藻渡水库纳入中央支持范围,可研通过水利部审议;向阳水库可研审批前置要件全部办理完毕,福寿岩水库完成方案设计报告。三是重大项目建设实现突破。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水网骨干工程,新开工水源工程28座、续建120座,完成大江大河治理11公里、中小河流治理240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78座。丰都梨子坪水库工程荣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四是重大政策研究实现突破。争取市政府出台《“十四五”水源工程政策措施》,被水利部誉为全国同类最优政策。市政府印发提升城乡防洪能力文件,受到水利部充分肯定。

(二)民生水利实绩丰硕,取得“四项成果”。一是三峡后续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年到位三峡后续资金79.2亿元、增长45%,实施项目477个,其中275个新建项目全部开工,资金拨付率85 %,超目标5%。实施库区生态保护“211工程”,推进生态环保项目104个。成功举办第十三届“支洽会”,到位无偿援助资金3.3亿元,经济合作91.8亿元,签约项目102个、资金1047亿元。二是农村供水保障取得新成果。启动实施“一改三提”五年行动,落实资金10.16亿元,建设农村饮水工程549处、完工526处、受益168万人。全市饮水安全顺利通过中央办公厅督查调研和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饮水安全保障问题“零反馈”。三是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取得新成果。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有效衔接,向18个脱贫区县下达水利资金104.87亿元,向4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17个乡村振兴重点乡镇所在区县倾斜支持水利资金,实施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项目57个。四是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取得新成果。确定移民美丽家园市级项目19个、产业转型升级市级项目15个,经验做法获水利部高度认可。实施移民后扶项目897个,投资完成率、资金支付率、开工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节水管水底色鲜明,强化“四项管理”。一是强化河道岸线管护。印发《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开展长江朝涪段航道整治工程疏浚砂综合利用试点,定向保障市级重点、民生工程。常态化推进河道“清四乱”,排查整改问题361个、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16.9公里。二是强化水资源管理。在全国率先印发《重庆市地下水管控指标》,率先实施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完成21条重要河流水量分配和12条河流生态流量目标确定。取水许可实现“线上办”“一网通办”。32个区县完成小水电清理整改“回头看”工作。三是强化节水管理。12个区县获评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区县,6家单位获“国家级水效领跑者”称号。四是强化水土保持监管。将水土保持纳入区县党政及市级部门目标责任考核,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13平方公里。

(四)创新发展劲头充足,深化“四项改革”。一是深化河长制改革。市委书记、市长共同签发第3号市级总河长令,开展“提升污水三率”专项行动,排查问题1千余个。市级河长带动全市各级河长累计巡河79万余人次,协调处置问题2万余个。编制完成24条市级河流“一河一策”方案,完成“智慧河长”一期建设。二是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市级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70%、平均跑动次数减少到0.1次、全程网办率提高到96%、即办率提高到9%。探索推进移民安置和主体工程阶段验收合并实施,缩短验收时间3个月以上。三是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与国开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出台支持水利建设政策措施,获信用额度800亿元,落实水利贷款余额超393.2亿元。争取政府一般债券16.7亿元、专项债券29.5亿元。四是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市政府出台加强水库安全运行管理、除险加固和管护实施方案相关文件。全面完成水利部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永川、荣昌、大足、渝北入选全国样板区县。

(五)安全稳定风险防控,守住“四条防线”。一是守住防汛减灾底线。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14次,发布水情预警27期,协调调度水库超80余座次拦蓄洪水超50亿立方米,成功应对22次强降雨过程、7次编号洪水、113次超警超保洪水和最强秋汛,避免人员转移7千余人。二是守住建设安全底线。开展水利综合督查和5轮水利建设领域“建安”行动,下达整改指令书419份、处罚决定书191份、罚款54.7万元,约谈6个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和12家水利企业负责人,连续15年获得重庆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三是守住信访稳定底线。全市水利行业办理群众信访件批次、人次同比下降27 %、23%,坚持重要敏感时段战时工作机制,实现全国“两会”、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敏感时期进京“零上访”目标。四是守住党风廉政红线。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涉水问题整改,7项问题全面整改到位。扎实有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10件水利民生实事全部办结。扎实开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和作风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党风廉政“三不”承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我市虽然境内江河众多,过境水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小,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跨区域骨干供水工程少,网络化程度低,调配能力弱,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与实际用水量已基本持平,难以支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二是资金瓶颈制约发展。国家水利投资重点支持南水北调、国家水网等重大项目建设,在传统的水库建设投资方面持续趋紧,我市跳蹬、向阳水库等已完成前期工作的国家“150”重大水利项目,难以获得中央资金支持。区县财政困难,自筹资金能力有限,水利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制约水利项目建设。三是项目建设遗留问题亟待解决。部分水利工程受前期耗时长、建设周期长、投资政策调整、用地政策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设计变更等多重因素影响,工程建设成本上涨需要调整概算,目前推进较为缓慢,制约项目建设和验收。四是水文现代化水平较低。水文是洪旱灾害防御的耳目和尖兵,目前全市从事水文工作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力量薄弱,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较低,测报方式与经济发达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三、2022年工作安排

一是抓规划编制落地。分解落实《重庆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尽早编制完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安全保障规划》,加快编制《重庆市防洪工程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市级骨干水网、主城、渝东南、渝东北等现代水网规划编制。二是抓水网建设提速。全力争取藻渡、跳蹬、向阳水库挤进新一轮国家政策性项目单子并获得中央投资。加快推进长征渠、渝南和重庆中部(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开展3个区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和15条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三是抓三峡后续增效。高质量编制好2023—2025年滚动项目库。高效率推进三峡后续项目建设,力争新建项目实现100%开工,年度资金拨付率达到80%以上,2020年度资金“清零”。加快推进农村移民安置区和城镇移民小区综合帮扶。四是抓供水保障提升。常态化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动态监测,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一改三提”项目和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做好“四管”市级农村饮水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统筹推进全市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做好市级帮扶集团对口帮扶,配合水利部开展定点帮扶。五是抓防汛保安稳定。加快水文现代化和防洪能力提升建设,加快推进“一干十八支”和“中小河流”防洪护岸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做好汛期值班值守、监测预警、安全巡查、工程调度。持续开展全市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检查。做好三峡移民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环境。六是抓水生态治理保护。深入落实市级总河长令,强化河长巡河查河治河,持续排查整治涉河各类问题,深入推进“智慧河长”建设、新一轮“一河一策”实施、市级示范河流创建。强化取水许可监管,加强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建设。完善节水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全域深度节水。持续加强水域岸线管护,统筹推进全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七是抓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健全水利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配合推动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深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推进水土保持全流程监管改革,探索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