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关于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2年6月7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
日期:2022年07月14日 来源:重庆人大

市人大常委会:

  体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站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对体育强国建设作出整体谋划,进行系统部署。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我市竞技体育发展,夯实体育强市建设,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力量,市人大常委会将在本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情况的报告。

  为配合做好听取和审议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沈金强副主任为组长的调研组,对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情况开展调研,市人大民宗侨外委具体组织实施。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张轩主任带队赴市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开展实地调研,听取市体育局及部分直属单位工作汇报,并对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提出要求。3月21日,调研组召开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座谈会,听取了工作汇报。3月下旬至4月中旬,调研组先后赴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沙坪坝区、市竞技体育训练中心、西南大学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深入训练备战一线对训练项目、训练场馆、教练员运动员、市区共建、高校联办、体教融合等情况作了详细调查了解。每到一地,除了听取相关单位工作汇报,还邀请各项目负责人、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科医保障人员等各层级人员参与座谈,详细了解情况。为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调研组还向运动员和“三员三师(体育管理人员、教练员、裁判员、体能训练师、医疗康复师、心理咨询师)”发放调查问卷603份,对问卷作了认真统计分析。同时,还委托38个区县对本地竞技体育工作情况开展了调研,各区县分别向调研组提交了调研报告。按照竞技体育备战周期性的特点,本次主要围绕十四运会备战工作情况开展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竞技体育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体育运动。竞技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国家实力和促进国际交流提供良好平台,对树立国家形象、增强国家影响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自1979年我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充分发挥举国体制在攀登顶峰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家体育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竞技体育主要围绕实施奥运战略开展。奥运会是全世界最高级别的综合性赛事,分为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每届夏季奥运会设置项目均有不同,第29届东京奥运会共设置33个大项,有游泳、射箭、田径、羽毛球、篮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马术、击剑、曲棍球、足球、高尔夫、体操、手球、柔道、现代五项、赛艇、七人制橄榄球、帆船、射击、乒乓球、跆拳道、网球、铁人三项、排球、举重、摔跤、滑板、冲浪、攀岩、棒垒球以及空手道。全运会是为国家奥运战略锻炼新人、选拔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是各省区市开展竞技体育工作的重心和向国家队输送人才的主要途径,比赛项目除武术外基本与奥运会相同,每四年举办一次,目前已举行十四届。

  直辖以来,我市在国家奥运备战模式和全运会体制引领下,竞技体育得到较快发展。直辖之初,我市竞技体育人才规模、项目布局、训练条件均处于较低水平,2001年首次以直辖市身份参加第九届全运会,只达到举旗亮相的目的。经过不懈努力,在第十二届全运会后已开始争金夺牌,第十四届全运会夺得2金8银2铜,奖牌总数创历史新高。从第三十届奥运会开始,我市输送的体育健儿连续三届夺得奥运金牌。体育工作机构逐渐健全,目前,市体育局核定直属事业单位有17个,其中公益一类单位9个,公益二类单位8个,编制1037名(含运动员编制524名)。训练单位设有市运动技术学院、市体育运动学校、市举重运动管理中心、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市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市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等共10家单位。十四运周期,市区共建了艺术体操、空手道、橄榄球、攀岩、马术等项目,与高校联办了网球、沙排、击剑等高水平运动队。

  (二)我市竞技体育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1.市政府高度重视竞技体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体育强市建设。按照市委“重大国际国内赛事要有重庆声音、重庆身影,要坚持长短结合,努力打造与直辖市地位相匹配的竞技体育”的要求,对竞技体育的规划发展、体教融合、场馆建设和赛事承办作出部署。先后审议通过《关于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重庆市加强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和《重庆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抓体育工作,推动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建设,带队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多次专题研究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推进足球俱乐部股权改革等。十四运会结束不久,立即着手制定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意见,并列入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竞技体育的投入,十四运周期投入备战经费3.5亿元,比十三运周期增加了1.5亿元,安排奖励资金2898万元,是十三运会的3.5倍。在十四运周期,实施体育基础设施振兴行动计划,先后建成了运动校新校、改建了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飞碟靶场、新建了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田径训练场、市竞训中心游泳跳水训练馆等项目,正在建设两江新区龙兴足球场。

  2.不断推进我市竞技体育改革发展。一是优化备战项目。备战项目覆盖全运会29个大项,优秀运动队在训运动员规模800余人。在十四运周期,采取训练单位增项、市区共建、高校联办等多元化备战方式,新增马术、击剑、橄榄球、棒垒球、空手道、攀岩、滑板、霹雳舞、皮划艇、赛艇10个大项。共参加了十四运会29个大项171个小项比赛,232名运动员获得决赛阶段参赛资格,参赛项目和出线人员较十三运会大幅提升。二是完善备战体系。成立反兴奋剂中心、运动员发展保障中心,健全了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管理保障体系。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出台运动队考核管理办法、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体育赛事选拔办法(试行)、十四运会重庆代表团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为竞技体育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四是积极发展冬季运动。响应国家“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成立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跨界跨项跨季选材参与人数达600余人。

  3.积极参赛办赛全面展示重庆形象。一是成功举办永川国际女足锦标赛、亚洲田径大奖赛、中国杯花滑大奖赛等高规格国际性体育赛事21场,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全国跳水锦标赛等全国性体育赛事67场。成功创建中欧篮球冠军杯、重庆国际羽毛球公开赛两项自创赛事品牌。二是国际性赛事累计获得133枚奖牌,其中金牌85枚。2016年里约奥运会我市运动员夺得三枚金牌和一个第四名,创造了重庆在奥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全国性赛事累计获得760枚奖牌,其中金牌227枚。三是成功举办市第六届运动会,设竞技项目41个,参赛人数近1.3万人,竞赛项目和参赛人数较市五运会大幅增加。通过举办和参与各类大型国际国内赛事,展现了重庆的良好形象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风貌。

  4.着力加强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运动员队伍建设。推动形成运动员选拔、培养、输送、引进和退出新机制,十四运周期,我市运动员达到健将、一级等级标准的有63人、196人,分别比十三运周期多26人、105人;输送到国家队(集训队)、国青队、U系列队达到80人,是十三运周期的5.7倍;引进高水平运动员55人,提高了运动员队伍整体水平。二是加强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建设。建立教练员多元培养引骋制度,十四运周期,共选派2名年轻教练到全国单项运动协会锻炼,引聘37名高水平教练来渝工作或指导训练,教练员由十三运周期的49人增加到90人,其中国家级教练员由2人增加到6人。加强裁判员培训和实践锻炼,国家级、国际级裁判员达到233人、32人,分别比十三运周期多133人、9人。三是狠抓后备人才培养。实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命名创建348个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共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2所、国家级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6个、全国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12个;后备人才在训规模常年保持在2.7万人左右。

  二、存在问题

  现代竞技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管理水平、科技含量、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等是衡量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市竞技体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渐强的发展历程,从纵向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横向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十四运会我市取得2金8银2铜,金牌榜排名第28位,近三届全运会我市均位列全国20位之后,一直处于下游水平;队伍规模、后备人才规模和场馆数量均存在较大差距,与直辖市地位不相称,也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

  (一)对竞技体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一是政府对竞技体育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化。长期以来,我市竞技体育与直辖市地位应该如何匹配,全运会运动成绩排名应该处于全国什么位置,一直没有准确的定位和明确的目标要求。在着力构建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方面,力度不够,举措不多,与新发展阶段相匹配的新理念、新模式还未形成,主要还是政府管办合一“独轮驱动”模式,政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竞技体育治理体系还未形成,创新驱动不足。

  二是体育局系统相对封闭,在改革创新和激活内生动力方面还存在不足。在内部管理上,备战单位设置不够合理,部分备战单位未对照国家体育总局机构设置,与上级单位对接不畅。如市运动技术学院下辖重竞技、田径、游泳和小球4系,其中包含跳水、摔跤、拳击、田径等重点冲金项目,但部分项目在管理上不能与上级单位有效对接,存在多重管理,降低了管理效能。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上,主要依靠体育传统校、业余体校和专业队“三级训练网”,后备人才“青黄不接”问题时有显现,面向社会开放联动性不足。在作用发挥上,我市竞技体育还没有发挥出对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三是市级各相关部门未形成有效工作合力。体育和教育部门在体教融合推动上合力不足,在中央和市级体教融合文件出台后,依然存在两大部门协同性不够的问题。机构设置还不合理,还缺少自行车、击剑、田径、体操、游泳、排球等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人力社保部门在制定、执行相关激励、人才引进政策时存在一刀切的现象,不利于留住、引进高精尖竞技体育人才。财政投入严重不足,部分项目、竞赛训练场馆建设滞后。在十四运周期,我市投入的备战经费比四川、陕西、天津等省市分别少5.5亿元、2.6亿、1.4亿元,随着我市备战项目的增加,分配到各备战单位的经费不增反减,只能维持正常训练。

  四是部分区县对竞技体育重视不够,区域性发展不协调。全市共有35所业余体校,其中有19所为独立法人、13所为挂牌单位、3所为体育局(文化旅游委)内设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体校培养后备人才的主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挂牌体校基本没有开展训练。十四运周期,全市仅有22个区县向市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了运动员,仅有4个区县与市合作共建高水平运动队。

  五是社会层面对竞技体育未形成共识。重视竞技体育的社会氛围不浓,加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选拨,运动员升学、就业、退役安置及各项权利保障等方面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难以凝聚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竞技体育的共识,也不能很好地调动社会、市场、家庭等多方主体以及教育领域的积极性。

  (二)场馆设施建设滞后

  一是比赛场馆缺乏。对标承办全运会需要52个场馆的标准,我市基本具备承办能力的场馆仅有36个。达到承办世界单项体育比赛标准场馆仅有7个,缺乏能承办高水平赛事的综合性体育馆。市体育基础设施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的42个规划建设项目,目前仅有24个达到规划建设进度要求。

  二是训练场馆缺乏。部分运动队训练场馆不能满足需求,乒乓球队借用全民健身场馆训练,跳水队每天奔波于奥体中心和两路口驻地,橄榄球队没有固定训练场。市艺术体操队获得十四运会集体全能第五名的好成绩,目前仍然借用沙坪坝区体育馆训练。十四运周期创建1个全国综合或单项训练基地的目标未能实现。

  三是训练设施器材缺乏。市竞技体育训练中心体能中心仍然是传统的器械设备,且老旧破损现象突出。在调查的603名人员中,有298人反映缺乏专项运动场地、设施器材、医疗辅助器材,难以提高运动水平。

  四是科技助训设备缺乏。各训练中心缺乏科学训练应用器材和设备,未搭建训练数据管理平台,信息化、智能化训练水平低。

  (三)项目布局不够科学

  一是重点项目核心竞争力不强。从十四运成绩来看,备战方案确定的跳水、田径、拳击、跆拳道、国际式摔跤、举重等重点项目,未能形成团队整体优势,均未实现预期夺牌目标。

  二是基础大项(田径、体操、游泳)和“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三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整体水平较低。基础大项是取得综合性赛事成绩的关键,发展“三大球”是体育强国战略规划的重点项目,发展“三小球”是体育强市意见明确的内容,我市这些项目的综合实力还处在较低水平,缺项多、组别不全,已建队项目实力弱,均未在十四运会贡献金牌。体育强市意见中提出的逐步恢复体操队、排球队仍处在筹划阶段,田径队小项差缺多,游泳队委托其他省市教练长期在外训练,足球、篮球组别不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竞争力弱。

  三是分项差缺多。对标十四运会设置的52个分项410个小项,我市仅有35个分项171个小项参赛,小项数量不到设项的一半。

  (四)人才队伍建设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运动员队伍建设差距大。顶尖运动员少,近三个全运会周期我市拥有国际级运动健将的数量一直处于10人以下,其中十三运周期为10名,而十四运周期下降到8人。运动员编制不足,仅524个,加上缺乏持续稳定的激励政策,导致我市部分优秀运动员和优秀后备人才注册到其他省区市,造成人才流失。同时,引进高水平运动员的政策力度弱,“绿色通道”少,无法引进高精尖体育人才。

  二是教练员和裁判员队伍建设差距大。教练员编制不足,在编在训教练员总数不足100人。高水平教练员缺乏,国家级、高级教练员少,现有教练员依然沿用传统的训练理念、手段、方法组训施训。高等级裁判员缺乏,国家级裁判员有232人、国际级裁判员仅有32人,其中国家级裁判员涉及23个分项,国际级裁判员涉及10个分项,难以保障备战训练。

  三是科医保障队伍建设差距大。科医保障人员少,体科所编制仅有19人,科研人员数量不足,保障水平不高,无法顾及和满足所有运动项目需求。目前市体育局系统仅有体能训练师13人,心理咨询师4人,无专职的运动防护师。在调查的108名选招运动员中,有43人认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近3个全运会周期,未引进科研人员,科研经费逐年减少。未建立复合型训练保障团队,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不够。

  四是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差距大。体教融合背景下竞技体育人才的新型多元培养方式和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不同运动项目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后备人才发展不平衡,依托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投入的人才培养体系还未形成,后备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台账未建立。我市虽已出台加强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意见,但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健全。如体育教育部门融合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学校任教、体校教练员参与学校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服务补贴、学校体育教师组织训练合法获取报酬、体校教师职称评定、体校学生文化教育、学校运动队奖励、中小学相同运动项目对口升学等政策通道尚未打通。

  三、几点建议

  “十四五”时期,我市竞技体育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党和国家对体育的重视和支持将更加有力。随着体育法修订以及全运会改革等一系列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竞技体育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体制机制、政策等面临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助力体育强国建设、打造体育强市、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我市竞技体育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也为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科学谋划我市竞技体育工作

  1.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我市竞技体育的发展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体育领域若干重大关系和基本问题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推动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四五时期,也是新一轮备战周期,我市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立足竞技体育全面振兴发展,把为国争光、助力体育强国建设、打造体育强市、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作为我市竞技体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力争使我市的全运会成绩进入全国中游,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入西部地区前列。

  2.着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政治功能仍然是竞技体育的重要属性,新时代要求竞技体育既需要继续提高为国争光能力,也需要丰富为国争光新内涵,推动竞技体育均衡、协调发展。我国竞技体育长期发展形成的举国体制仍然具有制度优势,仍然需要继续坚持,同时社会化、产业化、科学化、国际化也是新时代竞技体育发展的方向。要不断完善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坚持开放办体育,形成政府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竞技体育从政府管办合一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个人投资的“扁平化”治理结构转变,从依靠集中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向注重科技助力、机制创新的组织体系转变,从人力密集型向科学密集型转变。要从体制机制、项目布局、训练竞赛、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全面构建我市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3.强化规划引领,科学制定我市竞技体育发展路线图。我市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制定了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结合国家“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制定了我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对我市竞技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以及保障措施作了总体部署。目前,正在研究制定《重庆市竞技体育发展意见》和《2022—2029周期重庆市竞技体育发展规划》。一是要以制定竞技体育发展意见和规划为契机,加强顶层设计,深入贯彻国家竞技体育发展新要求,立足我市竞技体育发展实际,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明确发展定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科学谋划竞技体育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二是在意见和规划制定出台以后,要切实抓好落实。将规划项目化、清单化,针对每一个项目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并确定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每年度按计划跟踪监督,有序推进,确保规划落地见效。

  4.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区县协同。组建由市政府牵头,市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教委、市人社局、科技局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全市竞技体育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竞技体育工作开展。注重举国体制在推动竞技体育发展方面的制度优势,强化区县政府的领导责任,强化各级体育部门的主体责任,市级相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社会力量大力支持和参与竞技体育发展,形成竞技体育全市“一盘棋”。建立竞技体育工作考核机制,将后备人才培养输送、输送运动员竞赛成绩、区县举办青少年竞技体育赛事等指标纳入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考核。

  5.进一步理顺市体育局系统工作机制。成立我市全运会备战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抽调精兵强将和全国选聘资深专家,组建全运会备战办公室,负责备战工作全面统筹、督导评估工作进展。优化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结构,通过设立、整合、更名和挂牌等方式对现有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进行调整,将重点运动项目纳入中心管理,明确中心的定位和职能,理顺中心与机关、其他单位、协会的关系,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相关中心的对接。充分考虑竞技体育的特殊性,赋予市体育局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市体育局可以根据备战项目的需要,灵活使用运动员编制;改革教练员、复合型保障团队的薪酬制度,优化训练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向训练一线倾斜;在承担全运会金牌和奖牌任务的单位,探索实行教练员年薪制。

  6.建立重庆体育职业学院。立足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按照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加快推进体育职业学院建设,力争2025年前完成建设工作并开始招生。

  7.强化资金政策支持。加大竞技体育投入力度,提高备战专项资金额度,参照各省区市竞技体育财政投入人均经费平均数,核定我市竞技体育财政投入经费,实现足额拨付和依规使用。设立体育事业发展基金、职业体育扶持基金,拓宽竞技体育发展经费渠道。制定参加全国重大体育比赛奖励办法、竞技体育训练科研攻关奖励办法,调动广大竞技体育工作参与者的积极性。加强退役运动员保障,制定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体育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实施办法。出台相关政策,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适当增加教练、队医、科研、运动队管理等专业技术类人员编制。

  (二)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

  1.推进竞技体育训练设施建设。编制我市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竞赛场馆建设规划,新建或改造一批符合新周期赛训需求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数字化体能训练中心,保障重点项目运动员体能训练需求。加快推进小球训练基地建设,完善市竞技体育中心、市射击射箭中心、市运动校、区县业余体校和市区(县)、市校、市企共建项目的专业训练设施,积极争创国家队转训基地。

  2.优化项目布局。实施“金牌计划”,进一步提高举重、跳水、田径(竞走)、射击等项目水平,努力在奥运会中为国家做出重庆贡献;大力发展拳击、摔跤、田径(短跳)、攀岩等全运会争金项目,保持优势并扩大优势小项数量。实施“领奖台计划”,进一步夯实游泳、跆拳道、羽毛球、武术套路、武术散打、艺术体操、橄榄球、铁人三项、霹雳舞等潜优势项目竞争力,做强夺牌实力。实施“入场券计划”,对长期没有取得突破和新建的项目收缩战线,集中人财物在个别小项上实现突破,争取更多参赛资格。实施“三大球”“振兴计划”,认真贯彻党中央有关“三大球”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完善配套政策。实施冬季项目“跃升计划”,加大与齐齐哈尔等地联合办队力度,深化与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冰雪运动强省合作,互促发展。

  3.提高科技助训水平。加大科技助训资金投入力度,购置科学训练应用器材和设备,搭建训练数据管理平台,聘请行业专家对一线工作者开展科技助训培训。加强体育科学研究所建设,提升负荷监控、能力诊断、技术诊断、比赛分析、生理生化等研究和服务能力。联合重庆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建立运动员伤病诊断和康复治疗工作室。联合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体育运动心理学会成立运动员心理辅导站和训练协同研究中心。加强“训科医管保”一体化复合型训练保障团队建设,规范服务标准与流程,重点项目实现“一项目一团队”的人员配备。

  (三)持续加强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1.打造高水平运动员队伍。适当增加运动员编制,扩大运动员在训规模,利于发现、留住优秀人才。建立面向全社会开放的队运动员选拔机制,完善选材程序,相关部门加强协同,破除运动员引进壁垒。完善运动员输送保障,建立国家集训队重庆保障团队,做好输送到国家队的重庆运动员的服务保障。聚焦重点项目,实施“运动员精英培养计划”和“借船出海计划”,培养一批高水平的运动员。实施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专项计划,对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退役后可采取考核招聘的方式录用为教练员,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立一定数量的教练员岗位,支持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动态调整优秀运动员基础安置费标准。

  2.打造高水平教练员队伍。对标“国家体育总局精英教练员培养计划”,培养一批本土全运会金牌教练,构建多级教练员培养体系。邀请国内外高水平教练和专家来渝指导,选派优秀教练员到国家集训队学习,提高执教水平。建立健全教练员竞聘上岗制度、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教练员职称评定标准和程序,稳定教练员队伍。

  3.打造复合型训练保障团队。引进一批高水平竞技体育科研人员、训练学专家、体能训练师、医疗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构建“重点项目+科技攻关+运动康复”复合型训练保障团队。加强与医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合作,加大机能监控、体能训练、运动康复、心理干预、运动表现分析、营养保障等多学科有机融合与跨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4.加强裁判员队伍建设。加大裁判员培训力度,选派一批裁判员参加国家级、国际级裁判员培训。支持裁判员积极参与国内外重大赛事执裁工作。探索足球、篮球等项目职业裁判员制度。健全裁判员管理制度,提高裁判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服务意识。

  5.完善体教社三位一体后备人才培养新格局。强化各级体校主阵地作用,做大做强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推动区县体校改革创新,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区县新型体校。加强体育项目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完善建设标准和考评制度,打造一批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畅通后备人才上升通道,联合教育部门共同出台由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组成的相同运动项目对口升学办法,建立“一条龙”升学机制。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社会力量参与后备人才培养,创新、丰富后备人才综合训练营活动。

  (四)不断推进竞技体育发展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

  1.推动社会全面参与。一是重点冲金项目由政府主导和政府兜底,确保项目优势。二是结合奥运会、全运会项目设置,将长期没有突破的项目和尚未开展的项目,以市队区办、校办、企办等方式交由相关主体进行发展,建立成绩奖励制度,逐步扩大我市参赛项目数量,争取更多参赛资格。三是大力开展校园“三大球”“三小球”赛事活动,支持区县、高校、企业组建足球、篮球、排球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三大球”赛事。

  2.推动市场有效参与。通过购买服务、战略合作、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扶持职业俱乐部发展。完善职业体育俱乐部准入制度,鼓励优秀运动队与企业共同组建职业俱乐部。鼓励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化道路,培育一批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关注高、市场大、潜力大的项目的职业体育俱乐部。

  3.高质量筹办大型体育赛事。与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同步推进,积极申办、精心筹办国际大赛。全力做好国际攀联世界杯攀岩赛、亚洲田径赛、永川国际女足锦标赛等筹办工作。着力打造中欧篮球冠军杯、重庆国际羽毛球公开赛等品牌赛事,不断提升赛事品质,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国际赛事的对外交往功能,逐步扩大重庆的对外影响力。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体育赛事交流,展示重庆形象。积极申办全国性综合运动会。

  4.注重竞技体育综合价值。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引领作用,推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方面协调发展,促进体育与教育、文化、卫生等多领域有机融合。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对我市竞技体育宣传。打造一批社会影响力大、形象正面的明星运动员、教练员和组织,传播体育正能量。

  特此报告。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