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2023年3月29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
日期:2023年06月27日 来源:重庆人大

市人大常委会:

2022年6月7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情况报告》,并提出了4个方面审议意见。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研究部署整改落实工作。按照工作要求,市体育局牵头,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政府认真研究,对照审议意见逐项分析梳理,细化分解54项工作任务,对应提出78条处理意见,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时推动有关问题整改,确保审议意见落地见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动竞技体育改革发展的举措和成效

一是加强统筹谋划,做好竞技体育发展规划。在全面梳理总结我市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引领研究编制《关于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22—2029周期重庆市竞技体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切实加强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总体设计。《意见》围绕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科学谋划未来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思路,突出前瞻性指引和战略性布局。《规划》重点部署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第十六届全国运动会两个全运会周期的竞技体育工作,在操作层面明确我市竞技体育发展工作思路与实施路径。

二是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研究制定《重庆市参加体育比赛奖励办法》,以激励运动队建功立业为第一导向,结合工作实际合理界定奖励对象和比赛范围,适当提高奖金标准,科学测算奖金分配比例,激励教练员、运动员、保障人员、管理人员为国争光、为市添彩。出台《2022年度区县(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业绩(体育)考核办法》,首次将竞技体育赛事成绩及后备人才输送情况纳入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考核内容。研究制定《重庆市共建市运动队实施办法》,通过健全共建程序、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绩效考核,不断强化刚性约束,完善正向激励机制,促进共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研究制定《重庆市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明确引进方式和流程,完善人才引进制度保障措施。出台《重庆市体育局高级及以下教练岗位任职条件的办法》,细化各级教练员任职条件。

三是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构建“一盘棋”工作格局。建立竞技体育工作推进会议机制,专题讨论研究《意见》《规划》等文件编制工作,推动解决运动员编制调整、竞技体育经费不足等问题。建立训练单位和竞训中心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解决运动队搬迁入驻、部分设施维修等问题。完善备战工作机构运行机制,成立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备战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层次分明、职责清晰、任务明确、运转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工作制度,提高备战工作效率。健全促进后备人才培养的管理选拔机制,组织开办举重、射击等11个竞技体育项目的后备人才苗子训练营,充实近400名竞技体育优秀苗子参加训练并建立台账,加强对全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信息收集和跟踪管理;建立区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情况通报机制,实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星计划”。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训练蹲点督导方案》,以下沉训练单位蹲点的方式深入检查队伍训练和管理工作情况,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竞技体育的实干实绩实效。

四是加强训练备战,提高实战工作效益。加强思想教育,狠抓作风建设,以各单项运动队为主体,在所在党组织指导下组建35个理论学习小组,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优化项目布局,坚定不移深化多元化备战,市体育局与19个区县、高校、行业协会等单位共建26个体育运动项目,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备战总量。贯彻“奥运争光计划”,制定冠军模型和奖牌计划工作方案,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推动体操、排球项目恢复建队事宜,补齐基础大项和“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缺项。组织召开夏季、冬季体育运动项目备战座谈会,综合研判规则变化,准确把握形势政策,在“金牌计划”“领奖台计划”“入场券计划”基础上,结合2022年全年备战工作情况和赛事成绩,进一步优化夏季体育运动项目布局;确定越野滑雪、冬季两项、花样滑冰为冬季体育运动重点项目,全力保障夺金夺牌重点运动员在国家队训练。实行备战工作周报制度,及时跟踪、全面掌握全市运动队备战情况,广泛收集整理国家体育总局最新政策、其他省(区、市)备战举措及国内外竞技体育前沿信息。2022年向国家队输送人员135人次(87人),其中运动员117人次(76人),教练员、领队、保障人员等18人次(11人),竞走、举重等重点运动员长期入选国家队,代表国家参加世界锦标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五是强化服务保障,打造优质发展环境。优化工作体制,围绕深化竞技体育改革和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周期备战需求,着力调整充实市体育局编制职数,重点向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和重点项目倾斜。突出引才重点,通过摸底各训练单位人才队伍现状和引进需求,梳理人才需求清单。市体育局2022年共开展8名优秀运动员考核招聘工作,公开招聘13名优秀人才。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和加强赛训场馆建设,2023年竞技体育总体预算增量达到4640万元,同比增长77.76%,其中,重大赛事备战专项经费从2022年的3544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6882万元,高水平人才引进经费从2022年的422万元增长到821万元,另外新增加数字化体能馆升级改造经费300万元、康复理疗中心建设经费900万元,在备战项目增扩项、高水平人才引进、体能训练和康复医疗等重点领域为备战训练提供关键支撑。建立市体育科研专家库,组织专家提供跟队服务,为竞走、举重等夺金夺牌重点项目开展科技助力服务保障和培训;充分发挥体育科研项目作用,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与市内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以课题合作研究形式推动科技助力、科学训练。

六是举办赛事活动,扩大竞技体育影响力。努力克服疫情影响,2022年成功举办全国拳击锦标赛、全国高尔夫锦标赛等12场全国赛事,为我市运动员搭建高水平竞技平台。成功申办2023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国际A级赛事),2023年还将承办全国高尔夫锦标赛(连续承办4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全国田径大奖赛等多项全国高水平赛事。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四川省联合开展田径、羽毛球、武术套路、单板滑雪、柔道等多个项目交流测试赛、友谊对抗赛,互相切磋,互促互进,共同提升竞技实力。

二、加快竞技体育发展的工作思路

竞技体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持续推进、久久为功。通过贯彻落实审议意见,全市竞技体育工作在建章立制、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和全市人民的要求及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竞技体育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审议意见,努力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市。

一是抓好《意见》贯彻落实工作。全面梳理《意见》各项工作任务,制定细化分解方案,明确时序目标,落实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二是聚焦短期目标任务,尽快研究确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参赛目标任务,进一步精准实施各项备战措施;制定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参赛、组团方案,做好训练保障工作。

三是着眼长远目标,在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体教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与直辖市地位相匹配的竞技体育实力,助力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

特此报告。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