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房城乡建委2022年工作情况报告
2022年,市住房城乡建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主线,按照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部署,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场、统筹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统筹行业经济运行与绿色低碳发展,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在“战疫情、稳投资、保交楼”等重大攻坚任务中,冲锋在前、奋勇争先,以满格状态、顶格标准、真格措施,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一、抓项目、稳投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紧紧围绕增强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推动重大项目投资放量,把握好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度效”,住建领域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213.5亿元、同比增长7.2%,全市经济增长“排头兵”作用充分彰显。一是城市轨道加速成网。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新建成投运轨道线路2条(段)61公里,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478公里,中心城区基本形成“环+放射”轨道交通运营网络,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42%,成为市民绿色出行的首选。二是城市道路提速联网。中心城区建成投用红岩村大桥、白居寺大桥等重大路桥隧项目,新增通车里程200公里,总里程达到6250公里,基本形成“五横六纵一环三联络”快速路网结构,城市路网密度达7.1公里/平方公里、排名全国前十。三是“缓堵促畅”深入推进。不断优化“马路上的老城区”,更新改造33个片区路网,打通城市断头路50条,完成交通堵乱点整治99个,建成山城步道353公里,实施轨道站点步行便捷性提升工程15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466个,城市交通“微循环”更加通畅。
二、抓市场、强保障,城镇住房水平显著提升
始终坚持“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不断完善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体系,全市城镇住房达1028万套、11.1亿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提高至40.3平方米,全市人民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稳步迈进。一是保交楼稳民生推进有力。“一楼一策”化解问题楼盘,争取到国家保交楼专项借款176亿元,推动有保交楼任务的项目全部复工在建,顺利交付房屋3.8万套,最大限度维护了购房群众合法权益。二是住房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供需两端调控,牵头制定出台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实施房地产开发项目1350个,完成房地产投资3467.6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4436万平方米。三是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以盘活存量为主、适当新建为辅,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1万套(间)、新增分配公租房3.4万套,大力提升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效率,全市保障性住房实物房源达140万套、惠及337.5万群众,对城镇低保、低收入等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三、抓提升、促更新,城市人居环境大幅优化
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统筹推进城市更新提升行动,实施重大项目761个、完成投资220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586亿元,城市功能日臻完备、城市品质日益提升。一是城市发展主轴更加靓丽。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聚焦中心城区109公里岸线,实施治理提升项目87个,基本建成开放花溪河湿地公园等十大公共空间,长嘉汇、艺术湾逐步成为城市新名片,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启动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独特魅力充分彰显。二是城市生活空间更有品质。以城市体检推动城市更新,实施试点示范项目112个,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77个、城市棚户区1.5万户,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93个、城市棚户区33.4万户,经验做法获住房城乡建设部肯定并向全国推广。三是城市居住环境更为舒适。持续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接续推进“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和海绵城市建设,新增城市地下综合管廊33公里,新改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12座、排水管网1318公里,城市污水处理厂累计达88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以上,城市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四、抓振兴、美环境,乡村建设步伐全面加快
紧紧围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乡村面貌,使广袤乡村加速成为农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一是住房条件有效改善。持续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众住房安全,动态消除农村困难群众危房4147户;全面实施农村自建房排查整治,销号解决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房15.8万户,整改率100%。指导5个区县开展装配式农房建设试点,加快推进农房建设现代化。二是村容村貌持续提升。精心打造川渝两地乡村高品质生活宜居示范窗口,启动建设“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14个,打造巴蜀美丽庭院10033户。大力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分类实施保护发展项目21个,指导秀山县、酉阳县获评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三是乡镇功能明显增强。积极开展30个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85个,新改扩建乡镇污水处理厂42座,建成乡镇污水管网500公里,小城镇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纽带作用充分发挥。
五、抓转型、增效益,行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始终坚持走建筑业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道路,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0369亿元、同比增长4.3%。一是建筑工业化迈出新步伐。不断完善产业布局、政策引导和技术标准,实施装配式建筑1200万平方米,持续培育6个国家级装配式产业基地、30个市级产业基地,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实施比例接近40%,成功获评全国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二是建筑绿色化跃上新台阶。围绕住建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绿色社区780个、绿色生态住宅小区41个,全市城镇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比例达到97.9%,民用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60%,行业发展“含绿量”更足。三是建筑智能化取得新成效。大力发展智能建造,稳步实施“新城建”试点,初步建成住建领域CIM基础平台框架,推动13个工程项目数字化建造试点,成功获评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六、抓整治、固底板,住建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实行业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总体可控。一是建筑施工安全抓牢抓实。严格落实项目业主单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行动,组织12轮在建项目质量安全飞行检查,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下降55.8%、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3.6%。二是房屋住用安全持续巩固。扎实开展城镇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排查自建房429.32万栋、经营性自建房22.66万栋,对798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采取了停用、加固等处置措施。三是建筑消防安全不断强化。加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开展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质量抽查和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质量“回头看”检查,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化解了消防安全隐患。
七、抓党建、优生态,队伍干事激情持续高涨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委上下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的劲头更足、奋勇前行的决心更大。一是政治引领从严从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升。二是思想教育入脑入心。严格执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中央、市委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三是队伍建设有力有效。全面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注重在实干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完善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快形成。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忠诚干净担当的队伍形象加快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