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审计局2022年工作情况报告
2022年,全市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在市委、市政府和审计署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有关部门关心指导下,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扎实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共实施审计项目1074个,查缴及督促被审计单位归还财政资金113.17亿元,推动健全完善相关制度423项,有力发挥了“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在稳住经济大盘、稳定社会大局中展现了审计的使命担当。
一、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全面提升审计治理效能
(一)落实落细党的领导迈出新步伐。坚持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思考谋划审计工作,市和区县党委审计委员会通过召开会议、加强调度、规划计划等方式,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审计领域重大工作,体现了把“两个确立”的政治成果转化为“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同时,首次将4个区县党委履行审计委员会职责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严格按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258件,审计监督的政治性、宏观性明显增强。
(二)“三类监督”贯通协同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党中央加强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部署要求,商市纪委监委、市委巡视办联合印发推进“三类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的工作措施,主动靠前对接、积极配合协作,建立了沟通会商、计划共商等工作机制,创新建立问题线索移送前会商研判、查处时提前介入工作机制,并确定2个项目开展巡审联动监督,选派23名审计干部参与纪检、巡视工作,形成了同频共振、配合有效的大监督格局。我市“三类监督”贯通协同成效和巡审同步试点经验得到中央审计办、审计署通报表扬。
(三)推动审计整改落实形成新机制。强化审计整改闭环管理,理顺整改工作流程,形成了“汇总清单、认定结果、后续督促、对账销号”的闭环跟踪机制,2021年市级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整改率达到91.75%。压紧压实审计整改“三类责任”,定期向市委、市委审计委员会报告审计整改工作情况,首次提请市政府出台年度重点审计整改工作方案,积极配合市人大开展审计整改专题调研,牵头统筹市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开展整改情况“回头看”,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落实、多部门协同推进的良好整改工作格局,以往主要依靠审计机关“单打独斗”促整改的局面得到一定扭转。
(四)深化审计改革发展增添新动力。坚持以规范化管理促公正执法,完成《重庆市审计监督条例》修订草案起草,修订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审计业务管理规定等制度,连续第3年开展审计质量全覆盖检查,督促相关区县严格依法审计、提高项目质量,3个项目获评“全国优秀审计项目”。坚持以研究型审计促靶向精准,构建审计立项与目标研究、审计对象与政策研究、审计建议与成果研究等全链条研究机制,并建立重大问题、重大风险直报市委书记、市长制度,为市委、市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坚持以大数据审计促效率提升,建成投用“金审工程”三期,构建常态化数据分析架构,在财政、养老托育、医保基金等项目中加大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分析和趋势分析力度,大数据分析精准度有效提升。
(五)加强机关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在全系统开展“献礼二十大、审计新作为”“争做时代新青年”等主题活动,引导审计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在战疫情、稳经济、促发展中展现审计担当作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问题专项整治,制定聘请与管理社会审计人员、干预审计行为登记报告等廉政制度,加强审计干部日常监督特别是8小时外监督,积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始终把塑造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作为重要保障,突出强化对年轻干部历练,干部队伍能力素养进一步强化。
二、始终把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作为根本职责使命,不断拓展审计广度深度
(一)紧扣稳住经济大盘,在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中持续发力。坚决担负起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服务发展全局的政治责任,与四川省审计厅建立协同联动机制,连续两年协同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项审计,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紧扣“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开展了稳住经济大盘、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政策落实审计,以及轨道交通等5个市级重大建设项目审计,深入揭示了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等政策执行有偏差、科技奖补资金使用偏离政策初衷等典型问题,推动清偿欠款、落实租金减免、清退税费和保证金等1.32亿元。紧盯财政运行风险和国有资产安全,加大财政和国有企业审计力度,及时揭示预警部分区县财政收入质量不高、区县国企融资成本高等风险点,以及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决策不当、主业不突出等问题,推动收缴财政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盘活存量资金36.73亿元,促进相关单位建立国企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报告等制度,启动公司股权结构改革、区域国有资本布局调整等改革事宜,切实提高了风险抵御能力。
(二)紧扣创造高品质生活,在营造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中用情用力。紧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组织开展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耕地保护等专项审计,及时揭示了产业项目经营不善或损失浪费、耕地保护项目重复建设或“非粮化”等突出问题。紧盯惠民利民政策落实,组织开展了对稳就业、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养老托育、义务教育、医保基金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监督,揭示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高龄津贴等民生政策执行有偏差,公立医院违规加价或变相加价销售药品耗材,以及部分民生资金跑冒滴漏、闲置沉淀等问题。尤其是在近三年连续审计医保基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取得重大突破,向公安机关移送了50余家医疗机构骗取套取医保基金的案件线索。
(三)紧扣规范权力运行,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中积极作为。严肃查处重大违纪违法和腐败问题,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立足“围绕权力、紧扣责任、追查资金”,紧盯公共资金资源交易、国有资产处置、项目审批监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重大违纪违规问题核查力度,全年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靠企吃企、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侵占等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52件。持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优化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协作流程,协助组织部门开展了47名审计对象的提醒谈话,探索编制分领域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引和履行经济责任提示清单,着力分析研判隐藏在经济问题背后的政治端倪、政治逻辑,做到立足经济监督、体现政治要求、维护政治纪律。
(四)紧扣推动绿色发展,在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中强化支撑。深入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部署,以“水资源”管理为主线,组织开展市和区县88名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上下联动实施了市和19个区县水利部门水资源管理责任落实的“穿透式”审计,并开展了水污染防治资金管理使用、水利项目建设管理专项审计,督促解决了一批水资源管理不严格、水污染治理责任不落实等突出问题。扎实履行市级河流小安溪河长制牵头部门职责,获评全市河长制工作先进集体。
在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审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还需持续巩固,审计全覆盖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的矛盾仍较突出,审计理念思路、干部能力素质还有诸多不适应。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切实推动解决。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起步之年,我们将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总遵循,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为总牵引,以建立健全“八张问题清单”管控机制为总抓手,切实把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坚持“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的工作导向,不断强化审计监督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全面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