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代表建议高质量办理“前半篇”文章的思考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执行代表职务,代表人民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汇集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和形式,代表提出建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议办理的效果,关系到群众根本利益能否实现。
为提升代表建议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加强培训、完善考核评价、密切联系群众、完善初审机制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代表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提高代表建议内容的质量,推动建议高质量办理。
要加大培训力度,让代表更具代表性。通过开展宪法、组织法、代表法等法律知识培训,着力提升代表责任意识,让代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这一职责定位,牢记自己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明确代表职责作用。通过开展履职业务技能知识培训,着力提升代表履职能力,让代表能够依法正确履职,主动带着问题进行调研,能够通过个案寻找共性,透过现象看出本质,让所提建议更具重点性、全局性、前瞻性,更好地代表人民。通过代表议案建议写作专题培训,着力提升代表写作能力,让人大代表能够很好地掌握撰写议案建议的基本原则、范围内容、书写格式等要求,解决代表“不会写”的问题,使代表提出的建议格式规范、表述清楚,能够更好地通过文字将人民群众的意愿传达。
要加强考核评价,让履职更具主动性。对人大代表履职评价,既要正向激励又要逆向倒逼。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优秀代表建议评选活动,对代表提出的高质量的“精品”建议给予表扬奖励,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此激发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更多代表提出更多高质量的建议。另一方面,应加强代表履职管理考核,对代表出席相关会议、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代表活动以及提出建议等履职情况进行登记,并量化考核评价。对履职考核不称职的代表,人大常委会负责进行约谈,逐步形成代表“既能进、也能出”的价值导向,倒逼代表积极主动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
要密切联系群众,让建议更具群众性。除每年人代会组织代表参加集中视察外,还应不定期组织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相关专题调研。各代表小组要引导代表紧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常态化组织开展视察、调研等代表活动,主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更好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为提出高质量建议做好准备,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建议片面化、理想化、随意化等问题。再将收集的素材进行总结提炼,努力让提出的建议具有群众性、代表性,让提出的建议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将群众的呼声通过代表建议的形式传递给相关部门。
要完善初审机制,让办理更具操作性。人代会期间,各代表团要把好“第一关”,对代表拟提交的建议、意见进行审查把关,对于建议内容中出现的范围、格式、文字等明显问题应予以纠正,对内容不够完整的要求代表进行补充和完善。大会议案建议审查委员会要组织工作人员再次进行审查,对不合法、不合理以及不具备可行性的建议,要求代表撤回或者进行修正。通过初审,既充分尊重代表提出建议的权利,又可以帮助代表有效提高代表建议的质量,有助于承办单位对为什么、要做什么、要怎么做等要求了然于胸,建议办理的办结率、满意率也会得以提升。因此,只要把代表建议办理的“前半篇”文章做好,代表建议办理的“后半篇”文章也会做得更精彩。
作者|李川 (铜梁区人大常委会)
编辑|朱苗
审核|曾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