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好人大工作须做到心里有“数”

日期:2023年08月31日 来源:重庆人大

随着数字重庆建设大幕拉开,人大机关必须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把注重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和人大制度与时俱进。

转变思维观念

创新人大工作的“路数”

人大工作者需要注重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用数据决策,切实在转变思维观念中找到人大工作提升点。

一是从运用“小数据”到“大数据”转变。在大数据时代,人大工作者只有牢固树立大数据思维,在更大范围内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汇聚民智,才能更加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二是从思考“因果关系”向“相关关系”的转变。在确定人大工作重大选题时,可以通过智慧平台,找到有关工作薄弱环节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实增强人大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三是从获取“静态数据”向“动态数据”的转变。通过算法强大的数据抓取和挖掘分析能力,及时获取鲜活的第一手数据。如重庆人大通过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实现了全天候监控和精准化分析,推动了人大预算监督由程序性向实质性、由结果监督向全过程监督、由粗放监督向精细化监督转变。

赋能调查研究

摸清人大工作的“底数”

运用数据思维开展调查研究,要认真研究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

一是善于开采。在大数据调研体系下,传统的走访式、座谈式、案例式数据采集已无法满足需要。为此,重庆人大采取了“依托官方微信公众号开展有奖问卷,在社交网络平台设置热门话题,发送手机短信问卷”等方式,有效提升了数据开采的数质量。

二是敏于分析。人大工作者要在不断熟悉各项业务基础上,注重强化逻辑思维、对比思维、系统思维、结构思维等,练就把数据提炼为信息、精炼为知识、聚合为智慧的本事。

三是精于研判。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收集海量数据,然后分析数据间的关联并找出规律。如重庆人大在养犬管理条例立法调研中,通过问卷方式,为科学立法提供了数据支撑。

运用算力支撑

提高人大工作的“准数”

随着数字人大建设不断推进,数字化技术支撑人大履职有了载体,各类数据分析处理也会更加精准,必将推进人大智治水平整体提升。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以实现数字化技术与人大履职行权全面深度融合为目标,着力构建全市人大数据库、六大应用场景等,打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数据接口,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覆盖全市的数字人大体系。

二是用好智慧平台。着力开发智慧立法综合应用、人大备案审查、代表履职服务、常委会决定运用、选民登记、人事任免、机关办公等场景运用,实现多跨协同、业务重塑、迭代升级、增量开发,实现从着眼业务流程电子化、提高办公效率,向更好支撑人大履职、提高工作质量转变,打通人大履职行权高效路径。

三是营造数字文化。坚持新故相推、破旧立新,建立与数字化相匹配的新的信息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研判、网络民意收集处理等机制。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养成数字思维习惯,提升信息素养。

注重“借船出海”

形成人大工作的“合数”

推动人大数字化变革,不能仅靠自身单打独斗,需要调动各方积极因素,才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一是借力全市一体化智能化数据平台。以数字人大深度融入数字重庆为契机,注重用好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等应用系统数据,由此找到更丰富的数据和更强大的算力。

二是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人大代表提出的大量议案和建议是宝贵的大数据资源,不仅为本地治理民生难题及时提供广泛的社情民意,还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必须及时集成整合、综合分析。同时,升级代表履职服务系统,为代表履职提供多样化服务、管理和保障。

三是用好专业数据智库。一方面,密切与高校和社科研究单位的合作,聘请一批有较强数据思维的专业学者和大数据专家,吸纳到地方人大智库之中;另一方面,用好专业社情民意调研机构和主流媒体资源,发挥他们在平台、渠道等方面优势,提供更为优质的数据决策咨询。

 

作者|廖渝峰 (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