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情况的报告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3年7月25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教委副主任 杨卫军
市人大常委会: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我市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大力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胡衡华市长高度重视“双一流”建设,多次到高校调研、讲党课、作专题报告,对“双一流”建设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区县和高校,加强协同发力,深化校地合作,共同推动我市“双一流”建设稳步提升。根据ESI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市4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前1%,64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前1%、较2020年增加一倍。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我市参评规模和学科门类覆盖数、学科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实现A类学科倍增、A+学科历史性突破。重庆大学的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和西南大学的教育学、生物学,共两所高校5个学科进入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较上轮新增1个,其中西南大学教育学是西南地区唯一新增进入的学科,填补了我市一流学科中人文社科领域的空白。
一、主要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坚持政策引领,统筹“双一流”建设支撑体系。自2015年国家“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累计出台推进“双一流”建设政策文件17个。2017年5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高校特色发展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宏观层面统筹指导我市“双一流”建设。2018年8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意见》,全方位支持两所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推进市校共建。2018年12月,市政府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共同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意见》,进一步细化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措施。2019年1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以“双一流”建设带动全市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升。2020年9月,川渝两地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共同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协同发展学科共建共享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推动川渝两地在“双一流”建设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兴。2022年8月,市教委、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若干举措》,制定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完善大学创新体系等具体措施,推进“双一流”建设走深走实。
(二)坚持外引内培,集聚“双一流”建设优质资源。一是加强财政保障。我市高等教育支出从2017年的57亿元增至2022年的70.6亿元,年均增长4.4%,其中“双一流”建设专项累计投入超100亿元。二是广泛开展合作。2018年4月,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并支持7所在渝高校与中国科学院下属22个院所开展合作共建。推动在渝高校与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共建研究院、二级学院等9个。三是协力唱好“双城记”。充分发挥成渝两地“双一流”建设资源优势,实施“11+11”学校共建工程,聚焦65个优势特色学科签署共建协议、制定共建方案。
(三)坚持专项培育,构建“双一流”建设学科体系。一是实施重点学科专项。“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分别立项建设200个和265个市级重点学科,按照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和交叉学科三类细化定位、分类支持,促进学科水平整体提升。二是实施一流学科专项。“十三五”期间遴选建设首轮43个市级一流学科,“十四五”期间遴选第二轮市级一流学科56个,通过重点支持,引导高校汇聚学科队伍、构建学科平台、强化科研能力、提升培养质量。三是实施“人工智能+学科群”专项。2019年启动重庆市首轮“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支持40个学科群发展。2022年启动新一轮建设,在首轮20个申报领域的基础上增加数字技术创新管理、智能集成电路、智能零碳等13个领域,支持在渝高校立项建设学科群67个。经过建设,我市学科布局更加全面,新设国家安全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国家急需的交叉学科,填补了相关领域学科空白。302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数量创历年新高。
(四)提升办学水平,推动“双一流”建设内涵发展。一是拔高办学层次。2017年以来,我市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所,累计达到11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所,累计达到17所;新增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累计达到105个;新增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19个,累计达到259个;新增博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累计达到14个;新增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2个,累计达到192个。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项目,目前在渝“两院”院士达到19人,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达到597人。博士后招收3年增长2倍,研究生培养单位专任教师博士占比达到48%、较2018年增长10%。三是加快高质量平台建设。按照建设“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的思路,积极布局基础科研设施,重庆大学超瞬态实验装置、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西南大学中希文明互鉴中心、陆军军医大学组织器官再生与制造工程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重大脑疾病与衰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质量平台落地建设。
(五)坚持深化改革,优化“双一流”建设环境。一是优化人才管理机制。印发《高校试行编制周转制度实施方案》和《重庆市加快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措施》,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优化人才招聘、岗位设置、绩效管理等人事制度。印发《重庆市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实施细则》,下放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权至高校。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属高校绩效考核及分配的指导意见》,完善绩效工资政策。二是健全科研管理机制。印发《全面提升我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逐步形成以项目分类评价、预算调整权下放、人力资源费比例提高、结余经费留用等制度成果,激发高校创新活力。
(六)坚持立德树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实施以课程思政项目为引领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以优质课程、教学案例库、联合培养基地、导师团队建设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全市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质量不断提升。2022年在校研究生突破10万人,专业学位在校生达到在校研究生总人数的61%。2023年全市市属高校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长23.81%,首次突破千人。重庆市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工作于2023年5月正式启动,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于2023年6月挂牌招生。全市9项教学成果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居西部前列。13项教学成果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打破了我市12年来无一等奖的记录。全市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达到99.18%,列全国第三。我市大学生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27个,居全国第三、中西部第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仅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两所部属院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市属院校和军队院校尚未实现突破。这既有重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历史原因,更暴露出我们自身工作的差距:一是在服务大局上有差距。指导推动高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瞄准解决“卡脖子”、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现实问题,积极挑大梁、担重任还不够。二是在坚持创新制胜上有差距。紧扣构建“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优化学科战略布局、推进深度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尚需完善,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攻关的力度还不够。三是在强化人才引领上有差距。居于国际学术和创新前沿的高水平领军人才偏少,发展环境、科研平台、体制机制等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市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各项部署,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有力科技和人才支撑。力争到2027年,全市新增2—3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成5个以上世界顶尖学科、7个以上世界一流学科、60个以上世界高水平学科,下一轮“双一流”建设入选高校实现翻番、市属高校实现“零的突破”。
(一)优化资源配置,助力特色发展。强化经费保障,持续探索中央、地方、企业、社会协同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市级财政对本科高校投入力度,逐步提高财政拨款水平。争取更多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等国家级平台、项目、研发计划落地,在人财物保障上给予重点支持。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聚焦急需领域、重点平台和特色优势学科,集中力量、持续支持。定期发布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指南,支持高校主动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二)夯实学科基础,推动交叉融合。建好1个国家级和11个市级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建强数理化生等基础理科学科专业。支持重庆大学建好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两个强基计划,提速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建优国家基金委西南理论物理中心。支持西南大学生物学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重庆师范大学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建设,支持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在基础医学领域争创一流。适度布局天文学等基础理科学科专业,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增设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推动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产业需求、高校自主”多元协同的学科专业调整体系,加强应用学科专业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加快成渝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建设。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培育“医学+X”新兴学科专业,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构建高水平、特色化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
(三)深化国际交流,加大人才引育。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支持高校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合作平台建设,打造内陆高等教育开放高地。加强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着力建设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和论坛,创办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加大来华留学特色专业和优质课程建设力度,提升“留学重庆”吸引力。深入开展人才引进活动,力争每年面向海外引进30名领军人才,力争每年引进优秀博士1000名,其中海外优秀博士200名。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支持青年博士进站开展博士后研究。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