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关于我市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3年7月25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的重大部署,扎实推进我市“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市高等教育水平,助力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双一流”建设推进情况报告,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的带领下,组织开展了我市“双一流”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紧密围绕高校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双一流”建设核心问题,在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家、市级相关文件精神基础上确定调研方案。二是深入开展调研,2023年2-5月,调研组先后实地调研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陆军军医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和四川美术学院,召开了5场座谈会,分别听取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财政局相关情况汇报以及8所在渝高校相关情况介绍,并与部分市人大代表、高校校长及教师代表座谈交流。2023年6月赴四川省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走访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四川省教育厅以及8所四川省高校“双一流”建设情况介绍。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双一流”建设初见成效
市政府高度重视“双一流”建设工作,市级相关部门各司其职,自首轮建设以来,出台系列政策,通过不断努力,我市“双一流”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出台系列“双一流”建设措施
2017年5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高校特色发展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双一流”建设的规划部署。2018年8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支持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意见》,全力支持两所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国内一流,推进市校共建。2018年12月,市政府与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共同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意见》,共同推进在渝高校“双一流”建设,在资金与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围绕着“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市级相关部门出台了多个文件,细化落实各项建设举措。2021年,市教委印发了《关于支持西南政法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意见》,“一校一策”精准支持西南政法大学“双一流”建设。2022年8月,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财政局三部门联合印发了《重庆市关于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若干举措》,突出“双一流”建设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助力我市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通过上述政策文件,逐步压实“双一流”建设战略任务,助力我市“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质量提高较快
首轮“双一流”建设我市共有2所高校(重庆大学、西南大学)4个学科(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和西南大学生物学)进入国家建设名单,经过一个建设周期后,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我市新增了1个一流学科教育学(西南大学),是西南地区唯一新增进入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学科,弥补了我市一流学科中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空白。在2022年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我市实现“一突破,两提升”,即 A+学科突破,质量和数量双提升;根据2023年7月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公布的最新数据,全市4个学科进入世界ESI学科领域排名前1%,64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ESI学科领域排名前1%。
(三)学科专业布局不断改善
在2018年和2021年两轮国家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我市新增重庆师范大学和四川美术学院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我市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累计达到11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所,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累计达到17所。当前我市共有学术型博士学位授权点105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5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2个。在国家急需人才培养方面也实现新突破,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4所高校获批国家高层次急需博士人才培养专项。
(四)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
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2023年获得9项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立项建设56个市级一流学科。立项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662个,实现在渝研究生培养单位全覆盖。立项建设市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362个,实现已有专业学位授权点全覆盖。2022年全市在校研究生总规模突破10万人大关,较2020年增加27%。2017年至2021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达到99.18%,位列全国第三。立项建设市级研究生导师团队531个,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重庆高等工程师学院挂牌招生,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取得新进展。此外,通过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和抽检及 “科慧杯”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研究生征文比赛等工作,促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二、“双一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双一流”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政府统筹与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相较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包括相邻的四川省、陕西省,在“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数量和质量、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政府统筹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双一流”建设市级统筹不够,缺乏专项规划引领。“双一流”建设规划仅作为我市“十四五”高等教育规划的一项内容,未单独制定专项规划,导致与“双一流”建设相关的目标责任、保障措施、监督评价散布于各级、各类文件中,保障力度不足,考核指标没有具体化和规范化,不利于“双一流”建设的整体有序推进,不利于各承建高校的建设目标精准实施。
财政投入重点不突出。据市财政局统计,2017年—2022年累计投入“双一流”建设专项100余亿元,平均每年投入超过16亿元。根据2022年部分高校数据统计:
重庆大学等7所高校2022年获批市财政“双一流”建设专项预算总计为6.85亿元,对比市财政每年16亿左右的“双一流”建设专项总预算,近10亿的预算分散于其他在渝高校,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符合“双一流”遴选条件的高校,投入还显得不足。我市目前仅有的2所国家批复的“双一流”建设高校,重庆大学获批市财政“双一流”建设专项预算占总预算12.5%,西南大学占总预算4.9%,其中西南大学预算占比与重庆交通大学基本相当,低于重庆医科大学的8.6%和重庆邮电大学的7.9%。
(二)学位授权点梯次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学位授权点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其数量和梯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才的培养能力,目前国家每3年开展一次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最近一次申报是2020年)。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受高校布局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学位授权点的数量和梯次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着较大差距,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三)高层次师资引培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顶尖级人才稀缺,根据我市部分高校统计数据,重庆大学拥有两院院士8人,其中在编在岗4人;西南大学拥有两院院士6人,其中在编在岗0人;陆军军医大学拥有两院院士2人,其中在编在岗位2人;重庆医科大学拥有两院院士1人,其中在编在岗位0人;重庆交通大学拥有两院院士1人,其中在编在岗位1人。我市拥有两院院士(含退休、双聘)数量相较经济发达省份甚至周边邻省均存在较大差距,例如江苏省拥有两院院士79人、陕西省拥有两院院士72人、四川省拥有两院院士65人。
高层次人才规模小,高校间分布不均衡,且青年人才占比偏低。
表2中7所在渝高校总计拥有国家级人才611人次,全部在渝高校拥有国家级人才不足700人次,相较经济发达省份和周边临省差距明显。如江苏省拥有国家级人才超过1800人次,陕西省847人次,四川大学拥有国家级人才数量(人次)几乎相当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和陆军军医大学总和。在渝高校中除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和陆军军医大学拥有国家级人才过100人次,其他高校均在50人次以下。国家级青年人才占比除重庆大学外,其他在渝高校均不足三分之一,而四川大学国家级青年人才占比接近三分之二。国家级青年人才占比偏低,代表顶尖人才储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偏弱。
(四)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核心功能之一,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我市高校在科研能力和水平上存在以下问题:
顶级科研成果偏少。据统计,自2021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开展以来,重庆大学获国家级科研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2020年申报,下同),在国际最高水平期刊《Cell》《Nature》《Science》(以下简称CNS)主刊上发表学术文章3篇;陆军军医大学获国家级科研奖励2项,在CNS主刊上发表学术文章1篇;重庆邮电大学获国家级科研奖励1项。相较四川省高校已在CNS主刊发表23篇学术文章,我市高校前沿科学创新能力偏弱。
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量较少、资助金额偏低。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 2017—2021年,我市总计科研立项4480项,排全国第17位,四川省立项8102项,排第9位,陕西省立项11206项,排第6位;2017—2021年,我市总计获得科研项目资助金额22.3亿元,排全国第16位,四川省获得44.4亿元,排第9位,陕西省获60.9亿元,排第6位。我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和资助金额约为四川省的二分之一、陕西省的三分之一。
(五)社会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横向科研项目立项及项目资助金额,是体现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2021年以来,我市4所高校,除重庆大学外,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横向科研经费均低于纵向科研经费,科研能力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匹配。其中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科研经费占比学校总预算偏低,表明大部分预算来自国家及地方财政支持,自身科研造血能力偏低;成果转化金额相比投入的科研经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成果转化能力薄弱。
(六)“双一流”建设经费支出结构有待改善
有的 “双一流”建设高校用于实验耗材、打印、办公用品购置经费占比过高。根据2022年部分高校数据统计,西南大学用于实验耗材、打印、办公用品购置经费占“双一流”建设总经费的14%,西南政法大学为14%,重庆医科大学为15%,重庆邮电大学为11%,重庆交通大学为7%,而重庆大学占比仅为1%。相比重庆大学,其他5所高校大量使用“双一流”建设经费用于一般性开支。
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用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经费占比过低。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考量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据2022年数据统计,重庆大学用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经费占“双一流”建设总经费的0.83%,西南大学为0.59%,西南政法大学为1.47%,重庆邮电大学为0.6%,重庆交通大学为0.85%。相较于用于购置实验耗材、办公用品、打印等方面的开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投入偏低。
三、对加快“双一流”建设工作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针对目前我市“双一流”建设存在的短板和困境,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不断提高我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助力我市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
(一)加强规划统筹,切实履行市政府的引导责任
市政府制定“双一流”专项规划,科学规划建设目标,明确各项政策保障,落实引导责任;改进管理模式,营造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与市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形成联动机制,将高校学科优势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协力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下简称“四个面向”),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集中力量打造“高峰、高原”学科,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根据国家需求(战略导向)、社会需求(行业导向)、学科需求(学术导向),引导高校夯实基础学科建设,强化专业学位发展,提升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能力,持续完善我市学科结构(梯次),推动“双一流”建设向既定目标迈进。
围绕我市高校“重大贡献、重大平台、重大项目、急需领域”(以下简称“三重大一急需”),调整“双一流”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探索建立差异化支持机制,将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加大对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的资金支持力度,缩小2所高校与经济发达地区同类“双一流”建设高校财政预算差距;集中力量重点支持1-2所符合国家“双一流”建设遴选条件的在渝高校,改变“撒胡椒面”的建设方式;推动“双一流”建设预算精细化、精准化,督促高校合理使用经费,防止出现“萝卜白菜一筐装”现象,落实专款专用;引导高校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办学,用好校友基金会等引资平台,多渠道争取办学资源。
(二)全力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
一流师资队伍是是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撑,是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的基础。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育并举,在积极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巴蜀大地同时,关注青年队伍的成长,构建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坚持薪酬分配同绩效紧密挂钩,向扎根教学科研一线、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向从事基础学科教学和基础前沿研究、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人员倾斜。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设适合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加快培养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 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为引领,带动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合理控制国家级人才担任行政职务的比例,保障基本教学科研时间,最大限度激发人才队伍成长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力做到“引得来、用得好、长得大”,助力我市“十四五”人才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着力培养能担负时代重任的高素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切实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推动党的建设融入“双一流”建设各方面各环节。以党的建设促学科发展,突出党建对于“育人铸魂”的引领作用。“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断提高培养质量,重视课程、专业、教材、教师队伍系统化建设,梳理人才培养环节的短板和空白,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国家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优秀人才。
(四)努力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双一流”建设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坚持“四个面向”,率先发挥高校培养急需高层次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紧密围绕“三重大一急需”,提升我市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改革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开展有组织科研,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助力其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通过“双一流”建设,力争实现基础研究领域多项“0—1”的突破,应用研究领域大幅提升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