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关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专业人才保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3年7月25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
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为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安排,由市人大社会委协助常委会开展我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专业人才保障情况的专题调研,并于7月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书面报告。为做好此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以屈谦副主任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赴广西和重庆两江新区、沙坪坝区、巴南区进行实地调研,委托万州区、黔江区、江津区、合川区人大常委会调研本地相关情况后提交书面报告,同时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市人力社保局等相关部门单位以及企业的汇报。在此基础上,调研组认真分析,综合研判,形成调研报告。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西部陆海新通道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2017年,重庆、广西、贵州、甘肃4省(区、市)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并启动通道建设(当时称为“南向通道”)。2019年,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进入加速建设期。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部际联席会议机制领导下,重庆会同西部地区12省(区、市)、海南和广东湛江、湖南怀化建立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形成“13+2”共建格局。目前,由重庆、成都分别经贵阳、怀化、百色至北部湾港出海的三条主通道正在加快形成,东线、中线通道已全线贯通,西线通道正在加快推进,已辐射全国18个省区市61个城市120个站点、通达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393个港口,实现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长江经济带,让“一带一路”形成闭环。西部陆海新通道拓展了我国西南地区至东盟国家的运输网络,已成为中西部地区货物出海出边的主要通道,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主要发起者、推动者和重要建设者,承担着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重要职责。为加速融入通道建设,并服务整个通道的综合协调、规划发展、区域合作、项目推进等工作,重庆市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领导小组,设立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会同沿线地区共建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逐步建立以中心城区和江津为主枢纽,万州、涪陵为辅枢纽,黔江、长寿、合川、綦江、永川、秀山为重要节点的“一主两辅多节点”枢纽体系。2022年,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和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运输箱量共计14.8万标箱,货值251亿元,同比增长32%、34%,重庆与东盟国家进出口额1266.3亿元,经通道与东盟进出口额135.55亿元。通道的发展吸引了众多企业在渝投资兴业,老中经贸促进会、东盟商品集采城等20多个项目、机构落户重庆,一些重庆企业在印尼、泰国投资建厂,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构建,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联动效应正逐步显现。
一、重庆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专业人才保障基本情况
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专业人才保障是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展各环节涉及的专业人才包括运营管理(包括行政事业单位、行业企业、口岸等)、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物流、贸易、金融、法律、保税、通关、信息技术、对外关系及小语种人才等等,其中不乏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近年来,重庆市高度重视通道涉及的专业人才保障工作,着力强化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育留用,持续支持和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一是加强人才培育。培养认定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相关专技人才3417人;实施中新人才培训合作计划,与新加坡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合作。二是加快人才引进。2022年从市外引进交通运输、物流、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等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所需行业人才7559人,占全市引才总量的12.2%。三是注重人才激励。充分运用市级引才计划、新重庆人才服务卡等政策,实施自贸试验区“人才激励16条”,截至2023年6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相关专业人才累计入选市级引才计划225人,兑现人才奖励和单位补助资金4260余万元,发放新重庆人才服务卡757张。四是加快平台载体建设。指导高职院校发起成立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吸纳14个国家和地区的147家职业院校、外向型企业、科研机构、协会及学会;依托重庆市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做强“国家人力资源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欧洲重庆中心人力资源服务基地”。五是探索相关制度改革。如放宽境外人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执业资格限制,实施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等。六是优化人才生态。布局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2个,国际学校增加至13所,推出外籍人才出入境9条便利举措。通过一系列工作措施,基本满足了当前通道建设发展的人才需求,通道发展培塑专业人才、专业人才引领通道发展的格局初具雏形,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主要问题和困难
由于西部陆海新通道仍处于成长壮大初期,相关专业人才保障工作也处在谋划准备阶段,现阶段,相关专业人才体系发展还不充分,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推进通道建设的要求。根据调研情况,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反映较为突出。
(一)专业人才规模质量与通道建设要求存在差距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需要市和区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目前来看,通道建设相关的行政管理人才和市场所需人才均有短板。
从行政管理人才方面看,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及其下属单位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作为整个通道建设的统筹协调机构,已聚集一批通道建设的管理运营人才,但整体数量还不够,人才基础还较薄弱。区县层面,仅万州区、涪陵区、沙坪坝区3个区设立了独立的口岸物流机构,北碚区、綦江区2个区挂牌在区商务委,其他区县均将职能职责明确在相关部门中。从区县部门反馈的情况来看,专门从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相关工作的行政管理人才普遍紧缺,且业务能力偏弱、专业性不足,有些区县仅1人在具体从事该项工作,有些干部还身兼电商、展会服务等工作。
从市场所需人才方面看,由于重庆市物流、外贸等行业发展起步晚、时间短,专业人才存在基数较小、质量较差、人才培养体系不成熟等问题,加之企业人才吸引力相对东部发达地区有所不足等因素,导致相关领域人才仍以初中级人才为主,人才总量偏低,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精通物流组织、供应链全链条、国际贸易等领域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紧缺。以重庆市现有的3家涉及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市级平台企业(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重庆公运东盟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渝新欧(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为例,目前共有员工约450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不足40人,仅有少部分有海外留学经历,具有专业职称的人员占比也较低,如主要平台企业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仅有13.1%的人员取得相应职称。
(二)通道建设相关人才工作机制尚需建立
一是跨部门协调联动不足。目前,重庆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工作由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导,人才建设相关工作职责则主要由人力社保部门承担。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人力社保等相关部门虽各司其职,但相互间沟通协调还不深入,尚未就通道建设专业人才保障建立长效协作机制,部门间联动、配合不足,导致对相关工作认识不全面、研究不深入、推进合力不强,管发展就要管人才、抓项目就要抓人才的格局尚待形成。
二是产才融合发展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最终要依托于产业的发达。受重庆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展相关产业和人才基础比较薄弱的限制,通道建设及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与现有人才供给错位问题明显,产业对人才的集聚带动效应也还未充分显现。结合调研情况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精通内贸、国际贸易、供应链业务、多式联运、数字化平台建设、物流组织、货物通关、保税业务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巨大,仅就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内相关人才的招聘情况来看,平均每10名应聘人员可筛选出1名基本适岗人员,招聘录用率仅10%。但目前,通道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还未与人才队伍建设统筹部署,产才融合的顶层设计、协同推进相对滞后。
三是人才共育共享机制待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跨“13+2”省(区、市),还涉及与东盟等地区的往来合作,实现人才的共育共享意义重大。目前,通道沿线国家、国内省(区、市)专业人才交流合作以论坛、招聘等活动为主,形式较为单一,未形成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交流机制,导致人才资源和相关信息整合不够,不利于人才的互通有无、共育提质。此外,不同地区物流、贸易等行业交流不充分,行业标准不统一,也限制了专业人才的跨区域通用和自由流动。
(三)人才队伍建设基础比较薄弱
一是分析评估不充分。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行以来,对其运行成效、相关产业发展、市场发育及人才供需等情况还缺少系统深入的调研和分析评估。其中,对现有相关专业人才的总量、结构、能力素质情况,通道建设所需专业人才需求、层次、专业领域,可参与通道建设发展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培养储备情况等密切关系通道建设发展的相关信息,尤其缺乏深度研究,相应的常态化信息收集和统计分析工作也还未开展,导致对通道建设专业人才当前情况和未来目标、实施计划无法做出较为全面准确的判断。
二是人才建设规划未明晰。目前,我市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整体规划部署中,缺乏对西部陆海新通道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门性系统性规划设计,导致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主体不清晰、长期目标和实现路径模糊等问题,具体实施方案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制定。
三是专项政策配套不足。现有人才政策多为面向高精尖人才的激励支持政策,对人才享受相关政策的标准设置较高。调研发现,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相关专业人才以实操应用型居多,部分人才能力素质较高、工作业绩突出,但受学历、职称等限制,无法享受相应政策,不利于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同时,缺乏面向通道建设相关企业的专项扶持政策和人才激励补助政策,校企合作财税优惠等政策实施细则也尚未出台。
(四)人才培育服务能力仍需加强
一是人才培养使用链条未完全打通。人才工作需要党和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以及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发力。但目前,重庆市通道建设相关引才载体和形式仍较为单一,现有专业化引才载体主要靠政府搭建,通过本土与海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引才联盟等方式,依靠市场化专业化引才平台和渠道满足人才需求的能力还不强。同时,对高层次管理和专业技能人才的市场化薪酬体系、奖励机制也不健全,导致企业在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招聘上存在一定困难。另一方面,校企合作育才实效也有待提升,存在覆盖面小、合作深度不足问题。受缺乏市级人才供需平台、政府指导和支持不够等影响,校企双方在需求对接上存在较大信息差,未能有效发挥本地高等院校、职业院校面向通道建设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的优势,“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以物流行业为例,作为通道建设的基础性产业,目前物流行业人才培养尚未形成以现代物流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教育目标体系,教育培养方式缺乏实践操作,不适应现代企业对物流行业人才的要求,造成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上投入多、成本高、效率低。此外,部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建职教集团、实训中心、产教联合体等项目时,受政策规定限制,缺乏独立法人、独立财务权利等基本条件,无法真正实现实体化运行,使得校企双方参与积极性受挫。
二是人才认定评价标准和方式不够多元。目前,重庆市人才评价主要参照国内人才评价标准进行,着重关注人才的国际知名度、学术水平及标志性成果等,对其在行业内的认可度难以掌握,对其专业方向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难以衡量。同时,与通道建设密切相关的物流、贸易等部分行业,缺乏官方认证的人才认定评价方式,既不利于吸引其他地区、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入,也影响了人才认定评价应有的对从业人员继续提升岗位技能的激励作用。
三是人才服务不够全面精准。人才服务涉及住房、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休闲等多层次需求,重庆市目前在打造宜居宜业的人才生态上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所需人才的产业和孵化创新基地衔接不足,不利于人才的长期成长;各类待遇(物质、荣誉等方面)上还存在差距;生活配套设施不足,人才公寓供应不足,休闲配套、公共服务不够多元精细;国际教育资源对标发达城市差距较大,语言环境相对单一,不能满足海外高端人才需求等等。
三、工作建议
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重大任务,更是新重庆最具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需要打造高质量专业人才队伍,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持对标对表,强化系统思维、战略思维,自觉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找准专业人才保障工作着力点、切入点,积极主动作为,为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健全人才保障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专业人才保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高效协调机制和人才工作格局。特别是口岸物流、人力社保等部门,要系统认识、协同做好相关工作,加强信息交流,细化任务清单和职责分工,抓好责任落实。
二是完善产才融合机制。以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为牵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做好通道建设发展相关的产业布局规划,加大产业培育力度,补足产业链短板,打造相关领域产业集群。同时,将人才保障工作与产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围绕产业链配置人才链,提高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匹配度,推动人才工作深度嵌入陆海新通道建设相关产业发展战略,构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新局面。
三是构建人才共育共享机制。转变工作思维,遵循人才集聚规律,将人才政策和制度的制定要从“保护”“争抢”转移到“合作”“共享”上来。积极探索建立统一的行业准入和人才认定标准,着力打破人才自由流动壁垒。建立西部陆海新通道“13+2”海内外人才协同引进机制,搭建国际化人才发展平台,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引才蓄水池。完善通道沿线国家人才交流合作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在通道沿线国家及省市建设人才飞地就地引才用才。推动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服务互认,为人才跨区域流动和配置创造条件。
(二)编制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
一是深化分析评估。建立相关产业和人才发展情况的跟踪评估机制,充分利用相关研究机构力量,通过常态化系统化的信息归集和统计分析,全面掌握通道建设发展的现状、趋势、人才分布和供需情况,摸清底数、找准问题。结合统计分析和评估情况,整合形成相关产业发展报告、专项人才数据库,编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专业人才需求目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更新发布,为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教育培训机构以及从业人员等开展工作提供指导。
二是协同做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相关部门在做好人才保障当前具体工作的同时,加强工作配合,共同做好专项人才工作长远谋划。建议以深度分析评估结果为基础,联合相关专家学者和专业机构,研究编制加强通道建设相关产业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举措、评价指标等,并配合专项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
三是创新完善配套政策。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的要求,在整合、优化升级现有企业支持及人才激励政策基础上,根据通道建设和相关产业需求及其人才构成特点,出台面向通道建设专业人才的专项优惠政策,通过迭代升级税费优惠、奖励补贴、调整政策适用条件等措施,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企业及服务企业集聚急需紧缺人才,鼓励企业积极引才育才。研究制定面向港澳台及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特殊人才政策,为深化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提供政策保障。
(三)健全人才培育使用链条
一是分类分层构建人才培育多元体系。党政人才方面,积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和党政干部来源,通过挂职锻炼、人才互派、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快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市场所需人才方面,主动对接通道建设管理和相关产业用人需求,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学校教育与企业育人用人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使用链条,加快建设知识型、创新型高精尖人才与技能型专业人才共同构成的多层次人才队伍。
二是激活多元主体参与动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搭建好引才聚才平台,定期组织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人才专场招聘会、人才论坛等活动,在相关企业以及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咨询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下,发展壮大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专业人才库和人才联盟。积极推动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支持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不断提升产教融合水平;同时依托重庆各大高校,大力宣传推广西部陆海新通道相关信息,鼓励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群体留渝就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推进境外办学,培养更多具有中文教育背景,且熟悉国际合作的海外人才培养培训当地急需的本土人才,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
三是创新运用柔性引才措施。积极争取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来渝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展相关工作。鼓励选调人员到相关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等组织机构挂职学习,提升综合能力素质。支持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以产业和项目为纽带,采取挂职服务、咨询顾问、业余兼职、科研合作、项目开发、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灵活引进海内外专业人才。
(四)提升人才服务质量
一是优化人才认定评价机制。改革人才认定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特点,设立分类认定价评价标准,适度放宽学历、职称等门槛限制,提高能力、业绩等评价指标比重,解决实际贡献较大的部分人才无法获得相应人才资格认定、得到应有激励的问题。结合通道建设发展人才需求,扩大专业人才职业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范围,创新市场化人才评价方式,建立与相关产业发展需求、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人才评价机制。深入推进国际职业资格认可,推动专技类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向更宽领域延伸,打造便捷国际人才发展环境。
二是营造人才成长有利环境。用足用好各类人才政策,适时出台人才新政,切实兑现人才激励政策措施,展现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城市形象。加强相关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基地、实验室等的建设,为人才持续提升提供高质量平台。积极协调跟进人才激励成果转化机制,让人才在创新成果运用中有份额、有收益,充分调动人才资源活力。
三是提供高标准长期化人才服务。从人才住房、就业、教育、就医、金融等方面,完善以家庭为单元、涵盖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家庭就医等方面的高标准人才服务体系。大力建设集科技孵化、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人才服务平台,推动服务事项马上办、优先办、高效办,全面解决好人才发展后顾之忧。争取国家移民管理局支持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贸区等出入境便利政策落地重庆,便利外籍高端人才来渝就业、生活。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人才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