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渝三地人大携手 共护一江清水向北流

日期:2023年11月28日 来源:重庆人大

日前,四川省万源市、陕西省紫阳县、重庆市城口县人大常委会,联合调研任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并签署了《协同监督任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议书》。

这是三县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联合监督机制,推动三地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治理的省际跨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格局的举措之一。

三地人大跨区域协作

发源于重庆市城口县的任河总长约211.4公里,流域面积4871平方公里。任河是汉江上游最大的支流,一路向西北流经四川省万源市,在陕西省紫阳县汇入汉江,最终流入长江。因此,任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和长江上游众多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栖息地。

省际跨区域保护治理一直是江河保护的难点,任河跨三县市,在保护治理中也存在“管住了下游,管不了上游”的情况。

2022年6月,万源、城口两地人大常委会联合调研任河流域城万段水环境协同保护情况,探索跨区域协同助力任河流域环境保护。

今年11月1日-2日,城口、万源和紫阳三地人大常委会组成联合调研组,前往城口县任河生态拦水坝、“智慧河长”运行办公室,万源市大竹镇大竹河水文站、白杨溪水电站、官渡镇华新水泥厂,紫阳县任河入汉江水质自动监测站、河长制智慧监管平台、任河咀污水处理厂等地,全面了解水质保护、水环境监测、“智慧河长”平台运行等具体情况。在座谈会上,三地人大常委会还签署了《协同监督任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

“去年是万源和城口两地签署协议书,今年是三地签署协议,协同范围更广。我们将探索建立完善三地人大常委会沟通联系、向上呼吁、协同监督机制,推动实现产业共兴、生态共融、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文共鉴、工作共促。”城口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说。

建立协同监督机制

“三地人大常委会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系统性着眼,探索创新监督方式,推进三地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共同谋划,加大对任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确保‘一江清水北上’。”在签署协议前,三地人大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

按照协议书,三地人大常委会将成立联动开展任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部署任何流域环境保护重大事项,总结交流工作经验,轮值开展日常工作。

每届内,由三县市轮流组织三地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一次任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视察调研,每年对任河流域开展一次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执法检查,内容包括查阅水质监测数据,检查河流及沿岸有无污染情况及污染治理情况,提出对策建议,并向当地党委、政府反馈。同时,邀请各层级人大代表参与执法检查,从更多角度、以更广视野发现问题,并以“代表接力”的形式将超出本级人大代表履职范围的建议,协调交由上一级人大代表进行反映和交办。

出台决定加强保障

实际上,在协同保护任河流域生态环境方面,城口县人大常委会一直在探索。

近年来,城口人大持续把听取和审议城口县政府关于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年度目标完成等与任河相关的报告都作为年度重点监督事项。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督促环境突出问题有效解决,全面提升城口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探索开展“三长”联动(河长、警长、检察长)、“三地”联动(城口、万源、紫阳)活动,对任河水环境保护开展全方位监督。目前,任河城口出境水质常年保持在II类以上。

据介绍,三地人大常委会还将同步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任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围绕任河流域保护中的共性问题,解决三地协调配合、联防联控、共同保护治理的问题,有效破解“上游保护下游污染”的问题,使流域层面的整体治理效能最大化,达到1+1+1>3的效果。

“三地人大常委会同步作出决定,可为保护任河流域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加强任河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供法治保障。”四川省万源市人大城环资委负责人表示。

“签署协议书,并同步作出决定,将推动三地形成上下游联动、干支流统筹、左右岸合力,构建起任河流域共抓大保护新格局,当好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的‘守护人’。”城口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说。

 

首席记者|张双山

通讯员|刘芳 庞莉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

相关区县: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