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养盘活闲置地 走出生态农业新路子
巫溪县上磺镇上磺村稻虾共养基地
小雪时节天渐寒,巫溪县上磺镇上磺村稻虾共养基地里,一块块稻田格局分明,虾沟水面恰到好处,环绕在稻田四周。
此时的上磺村,刚刚经历了秋收的喜悦。澳洲淡水蓝龙虾开始冬眠,这将是它们在这里过的第一个冬天。
此前,这片稻田已闲置多年,为何这次养起了蓝龙虾?
一地两用
闲置地变希望田
今年年初,县里组织到杭州市临平区塘北村星临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考察。上磺镇考察组发现,该地蓝龙虾稻田饲养模式很新颖,与之前较为普及的小龙虾饲养模式相比,农田的产值和效益都有很大提高。
回来后,上磺村党支部副书记付兴谷将所见所闻汇报给县人大代表、镇党委书记袁福荣,表示希望在本村发展蓝龙虾稻田饲养产业。
据了解,上磺镇生态环境良好、水源充足、水质上佳,具备种植水稻的先天优势。该镇也曾发展过养虾,后因承包商经营不善,才导致田地闲置多年。
借着这次契机,袁福荣坚定了引入有较强实力养殖企业、盘活闲置地的信心。
为让投资方浙江星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尽早进场,上磺镇与上磺村“两委”多次召开群众会做思想工作,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支持。最终,镇里通过争取项目的方式,提前将闲置地整理出来。
为了不辜负村民的支持,袁福荣又带队多次考察、对接等一系列工作后,敲定将“水稻+蓝龙虾”共养模式在上磺村的稻田里逐渐铺开。
从3月开始动工,经过半年的努力,70余亩闲置地变成了“一地两用、一田双收”的希望田。
稻虾共养
探出产业振兴路
“巫溪县作为重庆第一个试点区,一共养殖了蓝龙虾65亩,其中16亩属于稻虾共养田,正待验收成果。”41岁的佟春光是上磺村养殖基地负责人,有着5年养虾经验。2022年,他在杭州市临平区塘北村发展起蓝龙虾稻田饲养模式的生态农业。
“我们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上磺镇又有合适的土地,直接把杭州的模式搬过来就行了。”袁福荣对稻虾共养模式的前景十分看好。
他说,蓝龙虾很好“伺候”,对养殖技术要求也不高,只要保证虾苗成长期在温度较高的月份,再定期检测稻田水质、投放饲料,一月来看一次即可。
9月,是上磺镇蓝龙虾上市的日子,袁福荣早早来到田坎上,满怀期待地看着养殖员们拉起虾笼。
“龙虾苗是6月12日放下去的,当时只有3-5公分,现在已长到平均1两5以上,亩产量应该可以达到120斤。”袁福荣算起了经济账,“虾苗每尾两元多,育苗时间3个月左右,算上饲料,每亩地成本大概3000元;按市场价80元到120元一斤左右,每亩收入就可以超万元。”
谈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袁福荣信心满满,表示还想打造一个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蓝龙虾养殖基地,让周边村民参与到这一特色产业中。
携手发展
壮大村集体经济
9月6日,稻虾共养发展座谈会在上磺镇政府会议室召开,上磺镇主要领导、相关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相关村党支部书记等齐聚一堂,为稻虾共养发展共商大计。
“稻虾共养最大的优势就是两者互补,小龙虾排出的粪便能作为水稻的天然肥料,小龙虾又以田间的危害性幼虫为食,小龙虾和水稻共生共长实现‘一地两用、一田双收’的局面……”“目前村集体经济入股109万元,按照6%分红,村集体年均可增收6万元。”“我们的蓝龙虾十分畅销,市场前景广阔。按照试点成果来看,将来完全可以实现一亩田、百斤虾、千斤稻、万元收入的目标,下一步将在上磺镇再试点一个稻虾养殖示范区。”听袁福荣说完,与会人员都对打造生态农业信心满满。
袁福荣说,下一步镇村两级干部将协调土地,扩大规模,力争将稻虾共养基地扩建到300亩;就地建设虾苗育种基地,推广稻虾共生技术,引导发展养殖大户;以产业兴旺推动充分就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记者|周晏如
通讯员|彭莉莉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