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专访 | 万容:擦亮"民营经济""千年荣昌"2张金名片 加快建设现代化新荣昌

日期:2024年01月22日 来源:新华网重庆频道

916462829655378434

重庆市人大代表、荣昌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万容

 

精彩观点》》》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推动新时代新征程现代化新荣昌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3年是现代化新荣昌开局第一年,荣昌区明确了现代化新荣昌建设“6666”工作思路,提出构建“2335”现代制造业集群、“1+2+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355”科技创新体系等具体任务,全年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GDP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5%,税收收入增长19.9%。荣昌区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提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招商引资突破等“六大专项行动”,优化构建“2335”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引进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个,102个项目开工、52个项目投产。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1家、市级科技型企业284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7家。新增民营经营主体1.2万户,“123456”营商环境品牌成为最靓丽的发展名片。

 

  突出“六大抓手” 各项工作抓得早抓得准抓得实

  过去一年荣昌突出大抓制造业、大抓科技创新、大抓民营经济、大抓招商引资、大抓项目建设、大抓数字经济“六大抓手”,工业用电、用气分别增长21.5%、7.9%,工业税收增长56%,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各项工作抓得早:开年第一周开完重要会议,为推动发展留足时间;抓得准: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主动融入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抓得实: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建立“1+9”招商专班机制,四大家带头利用周末假期星夜兼程抓招商,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37次,位列全市前2,推动签约市外项目88个,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到56.7%,正式合同额593.8亿元。

 

  叫响“123456”营商环境品牌 民营经济成为荣昌的金名片

  近年来,荣昌提出营造“123456”的营商环境,并不断迭代升级:1即“一家人”,来了就是一家人;2即“两手抓”,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企业服务;3即“三个尊重”,尊重企业家、尊重投资者、尊重纳税人;4即“四到”,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5即“五商”,尊商、重商、亲商、爱商、诚商;6即“六不要”,不要把自己当官、不要对企业说“不”、不要当“二传手”、不要事不关己、不要“本本主义”、不要夹杂个人私利,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形成“78899”民营经济发展格局

  2023年,荣昌举办首届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峰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周,将每年的11月1日所在周设立为“荣昌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周”,建立区领导服务企业发展专班、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闭环落实等机制,解决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用钱等“急难愁盼”问题1000多件,兑现补助资金4.29亿元,民间投资增速达22.3%。目前荣昌民营经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78899”的格局——即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GDP,80%的税收,90%的就业岗位,99%的经营主体均由民营企业创造,撑起了荣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梁。

 

  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努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区

  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一把手”招商,进一步优化“1+9”招商体制机制,聚焦主导产业主攻专精特新、行业龙头,落地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拉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方位打造重点产业链集群。2024年,新签约市外项目80个以上,合同额350亿元以上,资金到位额65亿元以上,战新产业项目占比50%以上,其中新引进20亿级以上项目8个以上,力争100亿级项目1个。二要着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完善市场主体培育机制,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递增、小巨人企业引领、单项冠军塑造”的梯度培育体系,实施“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培育计划、“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支持民营企业“个转企”“微升小”“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增民营市场主体8000户以上。三要持续营造“123456”营商环境品牌。深化“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双评双促”“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等制度,持续开展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专项行动,完善常态化助企纾困工作新机制,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构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塑造亲清有为的政商关系,努力创建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力争到2027年,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提高至85%。民营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0万户,高新技术民营企业达到350户,市级科技型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努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区。

 

  塑造“千年荣昌”城市名片 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荣昌是一座文化厚重之城,距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建县已有1266年历史。去年,荣昌塑造“千年荣昌”城市名片,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把握乡村振兴、深化改革、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民生事业、平安稳定“六个着力点”,举办10余场106项“千年荣昌”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大型品牌赛事及群众赛事100多次,将“人气”转化为“财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分别增长18%、11.1%、15.3%、13.1%。下一步,荣昌将持续擦亮“千年荣昌”城市名片,以“千年荣昌”历史文化为主线,举办迎春年货节、元宵节、五一消费季等系列活动,持续丰富“千年荣昌”品牌内涵,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进一步打好“创新牌”、做好“+文章”,支持品牌建设、产业联动,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抓好“一都三城”建设,以“中国西部陶瓷之都”壮大陶瓷产业集群,推动安陶小镇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非遗体验之城”搭建非遗活化利用平台,举办荣昌陶、荣昌折扇、荣昌夏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推动传统工艺振兴;以“运动健康之城”发展体育赛事经济,精心组织各类品牌赛事,擦亮“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名片;以“美食休闲之城”塑造优质美食文化名片,打造荣昌传统特色美食承载高地等四大高地,在文化强市建设中展现荣昌作为。

 

  “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走深走实 “关键小事”托起“民生大事”

  去年,重庆提出数字重庆建设“1361”整体框架。“141”基层智治体系是数字重庆建设“1361”整体架构中的最后一个“1”,也是基础底座。在建设过程中,荣昌以体系重构、机制重塑、资源重组、功能重整为抓手,通过健全闭环落实机制,推进“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走深走实,用老百姓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托起“民生大事”。2023年以来,荣昌区矛盾纠纷基层化解率达92.46%,连续三个季度平安报表为A档。同时,完成21个镇街基层治理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建立“网格+排查+预警+调解”工作体系,基层化解率从64.32%提升至92.92%。迭代升级“小院+”院落微网格治理,获评全国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优秀案例”并在全市推广。

 

  推进数字化变革引领改革攻坚 全力答好数字重庆建设“答卷”

  接下来,荣昌将立足形成数字重庆建设基础支撑能力,全面推动核心业务梳理、数据归集、“一件事”谋划“三个核心绩效”整体提升。发挥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战枢纽”作用,支撑公共安全、群体性事件、生产事故、重大舆情等城市运行和治理事件快响处置等工作。实现“猪肉安全监管一件事”等区级特色应用三级贯通,全市推广复用。持续完善“141”基层智治体系,迭代升级“小院+”院落微网格治理,加快形成党建统领基层智治新格局。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