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2023年11月29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日期:2024年02月20日 来源:重庆人大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建立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要求,形成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

截至2022年年末,全市纳入国有资产统计范围的全级次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共3954户,其中国有独资企业2292户、国有控股企业1582户、国有实控企业80户。

全市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负债总额3.7万亿元、同比增长9.1%,所有者权益3.0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全市共16个集团企业在境外设立86个分(子)公司及分支办事机构,分布在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年末资产总额106.6亿元,负债总额91.3亿元,所有者权益15.3亿元。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

截至2022年年末,全市国有独资、国有全资、国有绝对控股及国有实际控制金融企业(以下统称地方金融企业)124户,资产总额2.5万亿元,负债总额2.2万亿元,净资产0.3万亿元,营业收入604.1亿元,净利润181.8亿元。

我市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主要集中在银行类。资产总额2.3万亿元,占地方金融企业的93.1%;营业收入479.3亿元、净利润162.8亿元,分别占地方金融企业的79.3%、89.6%。

我市地方金融企业在市外境外投资设立子公司,形成资产总额71.9亿元、负债总额48.3亿元、净资产23.6亿元。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截至2022年年末,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0%;负债总额0.3万亿元,同比增长4.4%;净资产1.0万亿元,同比增长18.7%。重点行业资产情况:教育行业1696.3亿元,卫生健康行业1332.8亿元,科技行业186.4亿元,文化体育行业97.1亿元。

截至2022年年末,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自用固定资产3362.6亿元,自用无形资产444.8亿元。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资产64.3亿元。

2022年度,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资产57.1亿元,处置收益21.5亿元。根据资产类别分析,固定资产51.1亿元,无形资产3.3亿元,长期投资0.2亿元,其他资产2.5亿元。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截至2022年年末,全市国有土地资源总面积8379.9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资源总面积的10.2%。其中,国有农用地4613.2平方公里,国有建设用地2910.6平方公里,国有未利用地856.1平方公里。

全市国有森林面积2902.0平方公里,国有林活立木蓄积量2679.6万立方米。全市国有草地面积96.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巫溪、城口、武隆等区县。全市国有湿地面积123.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忠县、云阳、丰都等区县。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373.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42条。全市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地218个。全市共发现矿种72种。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

1.改革三年行动如期高质量收官。牢记国企“姓党为民”,各级企业全面完成“党建入章”、建立“两张清单”、推行“四步工作法”。积极落实企业董事会职权,国企公司治理机制更加适应市场化要求。组建、专业化重组一批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全覆盖推进各级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制订深化国企法治建设等制度50项。

2.服务大局充分展现国企担当。坚决落实重大专项任务,市属国企承接保交楼稳民生、高标准农田改造、维护稳定特殊项目等出资和筹资。对中小企业无争议欠款保持动态清零。安排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及国企捐赠支持区县乡村振兴。推动重点企业改革“突围”。开展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提升行动,设立运作上市成功专项奖励。发挥国资基金引领撬动作用,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3.国企科技创新发力见效。深入开展“科改专项行动”, 28户国家级、市级“科改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尖兵。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推动国企与高校、科研院所缔结产学研合作联盟,在科技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出台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具体措施。

4.国资监督质效持续提升。提速国资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升级企业财务、投资、产权、“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运行平台,完成债务债券、大额资金、决策管理等平台建设,上线试运行境外监管、金融信息等子系统。强化问题整改,督促企业整改内控问题,整改审计、监事会发现问题。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扎实开展“安全大检查、百日大整治、迎接二十大”专项行动。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

1.扎实做好金融企业基础管理。全面开展市属国有金融企业调研,围绕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的三大任务,形成改革实施方案,推动市属国有持牌金融机构持续壮大资本实力,聚焦服务地方实体经济有序开展产融结合,分类分层构建国资系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体系,健全完善市场化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完善管理措施,动态更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名单,组织开展绩效评价,推动出台尽职免责指引。

2. 全力推动市属国有金融企业改革重组。支持金融机构多渠道补充资本。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制度与业务创新试点。完成重庆股份转让中心集团化改革,正式挂牌成立重庆股权服务集团。推动重庆三峡银行和三峡人寿股权重组。开展基金专项调研。全面摸底市属国企基金业务情况,初步形成基金业务管理的相关制度性文件。

3.构建财金联动的政策框架。出台《通知》,引导金融资源直达实体经济。贯彻落实国务院稳大盘措施,研究制定担保机构助企纾困措施,出台支持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措施。研究制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办法,实施再担保费全额补助。优化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阶段性扩大覆盖范围。推动市级转贷应急资金更加精准发力。

4.严控金融股权投资和加强金融业务监控。出台《指导意见》,明确市属国企金融业务投资原则、风险管理和基础工作要求。市属国企金融业务信息系统由试运行转为全面上线,基本构建起金融业务指标收集管理和风险监测体系,实现监管线上化。强化数据收集分析,开发农业保险业务报表系统。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1.持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效能。深入市级部门和区县调研房屋土地资产盘活的具体做法和机制设计。贯彻落实疫情期间房屋租金减免政策。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抓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贯彻落实,对资产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2.推进资产管理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按照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规范、技术标准和整合方案要求,制定资产管理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年度计划和实施步骤。研究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非税收入等业务交互逻辑,梳理业务需求。选取有关部门和区县开展资产管理模块试点。完善资产数据迁移方案。

3.持续加强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研究完善办公用房管理配套制度。积极推进《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处置管理规范》作为地方标准发布实施。开展办公用房测绘成果、使用安排方案等实地复核,指导督促市级部门优化办公用房功能布局并制定使用安排方案。完成部分房屋资产无偿划转。

4.持续加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修订出台全市党政机关执法执勤用车管理办法。坚持标准化、信息化融合,与四川省联合制定跨省级地方标准《公务用车社会化保障管理规范》,形成了公务用车管理领域“3+5+N”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建设,大力推动“互联网+公务用车”深度融合。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1.夯实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基础。深入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优化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全力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开展森林资源专项调查及林草湿地调查监测,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持续推进国土空间信息平台迭代升级,加快国土空间治理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数字化重塑,持续夯实规划自然资源“底图、底数、底线”。

2.优化构建国土空间格局。持续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完成川渝高竹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万开云一体化”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峡库心·长江盆景”跨区域发展规划有序实施。构建形成“单元-街区-地块”三个层级的纵向“穿透式”详细规划编制体系。三区三线成果率先通过审查并获得正式启用,位居全国前10位。

3.强化资源配置与盘活利用。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持续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建筑砂石保供能力持续增强。优化产业用地布局,充分保障重要制造业中心规划落地。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全力推动“积案”建设项目和久供未建项目建设。积极推进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未利用土地开发,推动空置轨道交通设施用地盘活。

4.加大自然资源保护力度。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建立“人防+技防”常态化耕地监测监管和卫片监督工作机制。积极参与矿产资源打非治违,重拳打击无证勘查开采、越界采矿等各类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统筹推进“四山”保护提升,深入开展森林资源“四乱”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水生态保护功能持续增强。

三、关于落实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重大事项通报报告情况

(一)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专题询问的审议意见的情况

2022年12月,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并开展了专题询问。对于审议提出的4大类16项具体意见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市级有关部门认真研究,逐项细化分解,制定具体措施,全力抓好审议意见整改落实。市财政局牵头起草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于2023年5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深化对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等精神,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专业化、制度化、法治化建设,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二是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机制,以及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考核制度,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衔接,明晰自然资源所有权与监管权权责边界。三是强化管理意识,防范各类风险隐患。防范国有资产运营风险和国有企业债务风险、投资风险,强化企业带息负债和资产负债率双管控,指导区县平台公司做好债务风险防范工作。四是持续完善报告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报告工作。依托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不断提升数据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可用性,夯实报告基础,在做实、做细、做快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的规范化、程序化。

(二)2022年度四大类国有资产管理重大事项已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通报的情况

2022年11月,市五中法院正式裁定重庆能源集团司法重整。同年12月,市国资委书面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重庆能源集团司法重整有关情况。重庆能源集团因出现债务风险,经债委会表决通过,市五中法院裁定、引入战投华润集团实施司法重整。重整完成后,重庆能源集团控股股东变成华润集团,不再作为市属重点国有企业管理。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大力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提效增能行动。扎实推进全市国资国企“1+4”改革总体安排落实落地。抓好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增加高质量消费供给,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强化精益管理,加大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降本节支力度。深化亏损治理,盘活存量资产。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分级管理、数据共享。增强核心功能,优化重塑国有经济布局体系。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着力建设现代新国有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提升行动。

(二)推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和风险防范工作。持续推进金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优化国有金融资本战略布局。拓宽地方法人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充实地方金融体系业务门类。稳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强化地方金融国有企业职能定位。推动国有金融企业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持续开展金融企业防风险工作,健全源头治理机制,严格规范产融结合,严控企业新增金融投资,避免风险相互传递。压实国有金融企业防范化解风险的主体责任,坚持审慎合规经营,完善风险内控机制。

(三)优化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效能。逐步完善涵盖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办法,在对现有制度进行修订完善的基础上,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细化管理制度,切实提升管理效能。加强市级党政机关执法执勤用车管理。推动落实《财政部关于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指导意见》,清理行政事业单位低效运转、闲置资产。深入推进资产管理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不断健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前后衔接,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会计核算、非税收入等环环相扣的全流程、全链条管理体系。

(四)持续完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机制。高质量完成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深入研究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机制。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有序推进森林、草原、湿地等资源专项调查,建设全市统一高效的调查监测智慧平台。深化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研究制定资产清查技术规范、数据库建库标准,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指标体系。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完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相关技术细则。建立健全土地储备整治管理规章制度,探索储备土地资产多元化配置,盘活存量土地资产。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