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的初步审议意见

(2023年11月29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日期:2024年02月20日 来源:重庆人大

市人大常委会: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根据《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2023年11月17日,市人大财经委全体会议听取了市财政局代表市政府所作的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以下简称综合报告)、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所作的关于2022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以下简称专项报告)和关于2022年度担保类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子报告(以下简称子报告),在市人大财经监督专家预先审查的基础上,结合专题调研、审计工作报告和市人大国资联网监督系统发现的问题,对综合报告、专项报告、子报告进行了初步审议。现将审议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财经委认为,2022年,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能、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国有资产家底进一步摸清,国资国企改革稳妥推进,国有资产规模和质量稳中有进,风险防控力度不断加大,现代化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任务实施、服务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从市级来看,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24352亿元,增长4.4%;保值增值率100.9%,增长2.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4.8%。市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总额24816亿元,增长7.4%;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担保代偿率等指标符合国家监管要求。市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资产总额1866.7亿元,增长1.4%,负债总额下降9.7%;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质效不断提升,优化构建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川渝高竹新区国土空间规划,违法占用耕地数量下降45%。综合报告、专项报告、子报告及其报表基本符合“全口径、全覆盖”的要求,较为全面清楚的反映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数据较为翔实,问题查找比较准确,下一步工作措施较为明确。

二、主要问题

(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方面

一是企业整体结构布局有待优化。二是经营质量有待提升。三是企业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四是企业薪酬结构与激励机制科学性有待增强。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方面

一是金融企业整体实力有待加强。二是整体经营效益有待提高。三是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四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有待提高。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

一是资产管理基础有待夯实。二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衔接有待加强。三是资产管理绩效制度有待建立完善。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

一是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健全。二是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基础有待加强。三是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保护水平有待提升。

(五)报告制度方面

一是重大事项报告落实不够到位。二是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口径有待统一。三是部分重点报告内容不够细化完整。四是问题分析不够充分。

三、有关建议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水平,推进我市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方面

一是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引导国有企业各项要素向主责主业聚焦,优化国有企业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推动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做大,服务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企治理现代化。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发挥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优势,进一步增强国资监管效能。三是完善企业经营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分行业、分领域、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薪酬考核体系。四是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筑牢企业经营风险监管“防火墙”。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方面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我市金融企业改革发展举措,不断优化国有金融资本战略布局,推动金融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培育壮大地方金融实力,为落实全市重大战略任务提供重要支撑。二是进一步优化监管体制机制,建立完善财政、国资高效顺畅的协同制度,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提高现代化治理水平,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三是统一非金融企业下属类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口径,完善国有金融资本清产核资、权属界定、统计分析工作,进一步摸清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全口径家底。四是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和地区金融风险,压实金融企业主体责任,促进新兴金融业态规范化发展,着力维护金融稳定。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

一是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完善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及时办理竣工项目结算决算并转入固定资产账目,积极推进资产长期权属不清问题的研究解决,将重大基础设施纳入会计核算范围。二是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衔接,从源头上提高财政配置资源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三是坚持规划引领、标准先行,进一步规范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的科学布局和资产均衡高效配置。四是持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调剂、共享、共用机制,贯彻“过紧日子”要求,全面清理低效运转、闲置资产,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综合利用效率。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

一是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自然资源领域的决策部署,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生态高质量保护。二是强化主管部门职责,建立健全职责分工清晰、工作衔接有序、监管措施有力、沟通配合顺畅的联动监管机制,增强工作合力。三是夯实自然资源管理基础,积极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和大数据监管平台,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统计和统一确权登记,确保自然资源资产底数清晰。加快推进森林、草原、湿地、水资源专项调查,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四是加强自然资源科学合理保护利用,全面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坚决守护资源生态安全。

(五)报告内容方面

一是进一步丰富报告内容。充实国有资产管理重大事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分配使用、对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重点内容。坚持用数据反映情况、用数据支撑观点,进行多个维度的对比分析,量化优势和不足,体现数字背后的政策、问题、趋势等。二是进一步完善报表。加强数据核实工作,确保数据完整、真实、准确。三是对专业术语、异常较大的数据,应在报告或者报表相应部分作出说明。

特此报告。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