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关于我市“无废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3年11月28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日期:2024年02月26日 来源:重庆人大

市人大常委会:

“无废城市”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一种先进的城市环境管理理念。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推进全市“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助推川渝“无废城市”协同共建,2023年3月至11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元春率队组织市人大环资委、市生态环境局组成调研组,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庆市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和“无废城市”建设全国领先(简称“双全”目标),开展我市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我市“无废城市”建设情况的汇报,赴渝北区、涪陵区、秀山等15个区县、30余家企业进行了调研;会同四川省人大城环资委组成联合调研组赴重庆市合川区、荣昌区,四川省成都市、乐山市、眉山市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重庆中心城区(9+2)是2019年全国首批“11+5”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也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层面试点城市。我市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理念,实施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全民行动等五大体系,45项指标和111条任务按期完成。2021年,中央改革办对“重庆市构建无废城市固体废物管理制度体系”给予充分肯定。2022年,我市荣获财政部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考核第一名,获奖励资金2000万元。

在试点基础上,2020年,我市同步启动了万州、涪陵等9个中心城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2022年启动了重庆全市域“无废城市”建设(其中中心城区继续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范围),印发实施《重庆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所有区县已全部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全部通过市级评审并印发实施。2022年,全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超过全国55%的平均水平。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98.3%,提前3年达到国家提出的95%的目标要求。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由1200吨/日增加到2万吨/日,从2021年起中心城区历史性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

(一)法制体系更加完善。出台了《重庆市水污染防治条例》《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重庆市邮政条例》等17部地方性法规,制定了塑料污染、建筑垃圾处置、生活垃圾处置异地补偿等13项管理制度,生活垃圾、污水污泥、废旧物资、静脉产业园建设以及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30余个规划方案。创新管理机制,川渝首创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实现两地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共享,转移审批时间由1个多月缩短至5天,“白名单”制度已拓展至贵州、云南、河南和湖南,转移种类由2020年3种增加至2023年59种,相关做法获国家肯定并推广(“白名单”制度纳入国务院印发的危废改革方案)。开展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综合收集试点,服务小微企业由2016年的212家增加至9000余家,较试点前增长41倍。健全技术体系,建成固体废物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出台《锰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研发“高水高油高盐”餐厨垃圾处理核心技术,制定绿色建筑、绿色矿山等地方标准10个、管理规范30余个。

(二)产业体系更加循环。印发《重庆市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按照“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标准推进绿色工厂和工业园区建设。全市累计创建市级绿色工厂330家、市级绿色园区28个,国家级绿色工厂81家、绿色园区8个,节约标煤1.72万吨、减少污染物排放4.59万吨。推动无废理念纳入区域工业绿色发展,构建覆盖“设计—生产—回收拆解—再生利用”全环节的汽车行业循环产业链。搭建汽车制造企业“无废”技术标准体系174项,长安汽车重庆基地整车可回收利用率达97%。推动再生资源产业规范发展,培育18家企业进入工信部废钢、废铝、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行业规范企业名单;推广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装备36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36项,新增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等固废利用能力245万吨;构建退役新能源动力蓄电池循环产业链,建成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170个,引进再生资源利用企业补链强链。

(三)市场体系更加成熟。以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为核心功能,布局固体废物静脉产业园,将全市208个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分类整合为152个设施(园区),先后建成投用黑石子、洛碛等7座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累计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餐厨废弃物500多万吨,餐厨垃圾全量化资源利用水平全国领先。坚持绿色发展,落实中央预算内资金近3亿元,带动投资28.65亿元支持重庆信维环保有限公司长寿经开区工业废弃物处置中心等13个项目建设,累计建成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157个,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达到280.66万吨/年,医疗废物常规和应急处置能力分别为190吨/日、210吨/日,总体满足全市危险废物处置需求。坚持科创布局,组建了三峡生态环境等3个重庆市技术创新中心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平台,在大宗固废领域建成国家钢铁冶炼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共12家。2022年,全市大宗固体废弃物产生量18195万吨,综合利用量9611万吨,综合利用率达55.6%。充分发挥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安排资金2372万元,支持34个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带动投资11.4亿元,新增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509万吨。培育骨干企业,三峰集团、新中天、智得热工等骨干企业实现技术、装备双输出,2021年,重庆处理疫情城市医疗废弃物的应急解决方案荣获第五届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

(四)监管体系更加健全。强化信息管理,初步建成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自行利用处置设施等“五张清单”,覆盖企业3.1万家。全面实施电子转移联单制度,370家重点企业和116家二甲以上医疗机构实施危险废物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强化规范管理,建立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市、区县、企业“三级联查”机制,探索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财务、联单、货物”三本账第三方评估制度。强化专项执法,实施危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危废等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医废综合治理以及严厉打击危废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执法等。突出重点行业、重点类别、重点区域,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形成“刑责治污”工作格局。近3年累计排查相关企业1.95万家次,立案查处1280件,移送公安机关6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6人。

(五)全民行动体系初步构建。统筹协同联动,制定宣传工作方案,与垃圾分类、塑料污染治理等结合,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创建24类“无废城市细胞”1500余个,打造南山植物园、青禾童心小学、儿童医院、石灰市菜市场等精品细胞。营造宣传氛围,开展“无废城市”短视频及征文大赛、环保星主播等主题活动,征集作品逾万个,网络传播量超过200万次;邀请专家深度解读,发起全国首个线上公益讲座;与短视频、传统曲艺、非遗、艺术创作等结合,设立传播媒介综合平台;建设自然博物馆“无废城市展区”、黄沙溪“无废城市宣传基地”等宣传教育基地。多方参与认可,充分调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力量参与,推动形成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全民行动体系,“无废城市”理念得到各方认同。

(六)协同共建体系日益完善。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大力开展川渝“无废城市”协同共建。2020年,川渝两地签订“无废城市”共建合作协议。2021年,川渝两地协同推动“无废城市”共建写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22年,“无废城市”写入我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列入全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庆市、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川办发〔2022〕52号),在重庆市全域和四川省成都、绵阳等15个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共建,从工业、农业、生活、建筑等四大领域、五大体系、十项任务开展共建,建立联席会议、联合指导、宣传教育、资源共享、经验推广等5项机制,建立由两地112位各领域专家组成的帮扶组,指导两地“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联合四川省征集川渝两地“无废城市”共建宣传标语、标识,组织川渝两地40余家社会环保组织共同呼吁公众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发布“无废城市 川渝共建”倡议书,组织“无废沙龙”等主题活动,推动“无废城市”共建。

二、完成“双全”目标任重道远

虽然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距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双全”目标和建设任务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市“无废城市”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无废城市”建设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

1. 法规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浙江、四川等10个省市已经出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将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小微单位危废、涉疫废物、动物诊疗医疗废物收运体系建设,以及危废、工业固废、建筑垃圾闭环监管数字化改革等“无废城市”建设成果纳入了《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我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地方立法虽然已经调研多年,法规文本初步形成并多次征求意见,但尚未纳入立法审议项目,“无废城市”建设缺少法制保障。

2. 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无废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涉及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各个方面,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树立“一盘棋”思想,共同发力、互相配合、协同推进。调研过程中发现,有的部门和区县主动参与力度不足,也缺乏协调配合意识,导致相关领域“无废城市”建设压力传导不到位。大多市级部门没有制定“无废城市”建设专项方案,面对“双全”目标,未在本领域的相关指标、机制方面实现“跳一跳,够得着”的创新和突破。大部分区县制定实施方案区域特色彰显不够充分,部分区县简单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压在生态环境部门身上。

3. 资金筹集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在国家层面目前没有“无废城市”专项资金,仅仅在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中支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但仅支持无主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废渣等污染源调查整治项目,对“无废城市”建设中的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源头减量、综合利用等示范工程均不支持。在市级层面,我市设立了“以奖促治”专项资金部分用于支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包括历史遗留渣场的整治、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重金属总量减排等,但对“无废城市”建设涉及的固体废物前端减量、过程资源化利用、“无废细胞”建设等的支持力度较小。

4. 评估激励有待进一步明确。评估方面,国家仅在《“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了一套比较粗略的指标体系,但评估主体和标准等问题一直未明确。我市正在探索制定“无废城市”建设成效评估指南,但是调研中发现因区县产业结构、经济基础等差异较大,很难定量综合评价各区县“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激励方面,国家及市级层面对前期工作取得成效的部门及区县均无正式、权威的认可,在荣誉、政策、资金、项目、税收、土地、投融资等方面均缺乏激励政策,难以有效发挥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性。相关市级部门未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现有的激励机制进行整合。

5. 数字赋能有待进一步深化。目前,浙江、四川等省建成了固体废物处置数据化平台,实现综合集成、多跨协同,形成常态化的数据交换工作机制,打通了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跨系统、跨业务、跨格式云数据场景融合,搭建了危废监管可视化“一张图”。我市虽建立了固体废物大数据平台,但数据仅限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固体废物领域覆盖不全,危废产生单位精细化管理覆盖率较低,仅占全市危废产生单位的3.3%。

6. 区域“无废城市”合作交流有待加强。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主要体现在工作机制及试点成果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的推广应用方面,尚未新取得在全国叫得响、推得开的探索创新成果,两省市临近区县的合作有待加强。此外,市内各区县“无废城市”建设合作交流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仅丰都县和石柱县开展了相关探索。

(二)“无废城市”重点领域建设力度亟待加强

2021年全市固体废物产生量约2.85亿吨,其中工业固体废物2383.8万吨,占比8.36%;建筑垃圾1.67亿吨,占比58.6%;农业废弃物7252万吨,占比25.45%,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及其他废物2164.2万吨,占比7.59%。

1.工业领域。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成本较高,难以实现规模化、高值化利用。以磷石膏为例,产磷企业产生的磷石膏,因含水量和杂质含量都较高,无法直接进行综合利用,综合利用成本高。部分工业固体废物的运输成本高于产品价值,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典型产业、基地、产业园未发挥示范作用。我市有渝南(綦江、南川)、潼南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渝北洛碛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和双桥经开区循环产业园,并规划建设24个静脉产业园,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渝北、璧山、潼南等3个静脉产业园,截至目前都未产生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

2.农业领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当前,全市畜禽粪污处理和利用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还不高,固体粪肥以人工撒施为主,液体粪肥以漫灌施用为主,适宜山地的粪肥还田机械缺乏,整体利用方式还较为粗放,无法满足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要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收运成本较高,受我市土地零碎分散,地形影响,交通不便,农村劳动力缺乏,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秸秆收运储难度较大,收运成本较高。秸秆综合利用生产的有机肥、燃料、基质等市场价值或性价比不高,经济效益驱动不明显。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方面,农民对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知晓度有待提高,且个别区县市级财政补助资金拨付不到位,企业缺乏回收利用废弃农膜积极性。

3.建筑领域。一是建筑垃圾法规体系有待健全,建筑垃圾管理涉及部门多,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已出台专门的绿色建筑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上海、湖南等省市也正在开展绿色建筑立法工作,我市虽然率先在全国出台了建筑节能条例,但建筑垃圾管理缺乏专门地方立法。二是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力度不够,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推广还需加强,商品住宅精装比例偏低,建筑垃圾消纳、利用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低,再生产品缺乏消纳渠道。三是绿色建筑区域发展有待进一步均衡,我市“一区两群”中,主城都市区与渝东南武陵山区城市群、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在对绿色建筑的认识、经济基础条件、执行能力和产业支撑等方面参差不齐,对绿色建筑的推动力度存在明显差异。

4.生活领域。一是垃圾分类推进存在差距。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整体推进情况较好,其余区县起步较晚,工作基础相对薄弱,尤其部分区县职能部门责任压实不够,部门联动合力不强。分类处理设施不够完备。全市共投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75座,处理能力3.4万吨/日。其中,焚烧处理厂19座,处理能力2.0万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占比能力不足65%。二是快递包装废弃物产生量大,过度包装现象普遍,存在循环快递箱使用率低、可降解塑料产品良莠不齐、降解效果不及预期等问题。三是低值可回收物收运难。目前我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利大抢收,利小少收,无利不收”现象突出,以废玻璃、废塑料膜等低值再生资源为例,其体量约占整个再生资源的30%,但因缺乏统一回收渠道及扶持政策,一直未形成产业规模效应,造成可回收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三、工作建议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大任务,是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必然要求,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各区县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无废城市”建设的系统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落实好本区域本领域的目标和措施,共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一)要在“无废城市”建设顶层设计上下功夫

1. 加快制定完善法规标准的工作进度。抓紧制定出台《重庆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将“无废城市”理念、“无废城市”建设好的做法、重点关注内容以及其他省市好的经验在条例中固化,在条文中突出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资源化措施,落实绿色发展、历史遗留大宗固废管理、污泥底泥管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小微产废单位设施建设、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危废自行利用设施建设等内容,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推动细化和落实好各项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2. 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要建立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管有序、制约有效的实施运行机制,促使市级部门和区县政府更好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市级部门要制定本领域实现“双全”目标的工作方案,主动收集本领域在全国排位情况,找出差距及原因,在制度机制、任务指标、典型经验、示范工程、改革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各区县政府要统筹推进辖区“无废城市”建设,建立以区县政府相关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结合产业特色和区域特色,打造一批可看、可学、可推广的特色亮点。

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积极申请中央资金支持我市各领域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等示范工程的同时,市区(县)两级财政应加大对“无废城市”建设的投入,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等示范工程及典型无废细胞建设,对成效显著的区县给予奖励。要加强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和商业模式探索,加大绿色信贷、专项债等资金利用方式探索力度,深化政银合作,更好发挥社会资本的市场配置作用。

4. 完善评估考核机制。建立以“无废指数”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制定出台“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绩效评估技术指南或实施细则,按照分类管理和有差异原则,筛选主要典型指标构建“无废指数”指标体系,并从机制体制、典型经验、示范工程、宣传教育、改革创新等方面对区县“无废城市”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同时,探索将“无废城市细胞”建设数量和质量、国家“无废城市”在线建设平台发布典型案例等纳入“无废城市”建设成效评估。

5. 建立表彰激励机制。一是对“无废指数”排名靠前和“无废城市”评估成效显著的区县,通过专报、简报、通报、会议交流发言、领导批示、命名表彰等多形式予以表扬肯定,并在资金、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二是将“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责任考核体系,逐步将“无废指数”纳入生态环境报表中,让“无废城市”建设从“软性约束”到“长出牙齿”。三是对“无废城市细胞”进行联合命名或授牌,学习借鉴浙江等省做法评选全市“精品城市细胞”。

6. 推进“数字无废”建设。坚持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建立特色应用场景,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扎实推动“数字无废”。以“无废指数”为核心,全面展示各领域固体废物管理情况,实现各区县“无废城市”建设水平横向对比。建立各领域固体废物数据使用、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市、区县、部门之间的数据归集,推进数据全面共享。

(二)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下功夫

1. 推动工业绿色转型。一是不断壮大绿色制造体系。持续推进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全力打造汽车产业绿色发展模式,开展汽车变速箱保税再制造试点,加快构建汽车循环产业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建立自愿性与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二是扩大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推进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规模化、高值化综合利用,拓宽综合利用途径,培育骨干企业,推广典型模式。鼓励建设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多位一体”的综合处置基地,持续推进渝南(綦江、南川)、潼南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洛碛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和双桥经开区循环产业园建设,争取新增1-2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和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不断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推动资源共享。三是高标准打造静脉产业园。按照《重庆市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重庆市静脉产业园规划方案》要求,合理布局、重点打造一批静脉产业园,提高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四是全力做好尾矿库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按期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中央生态环境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要求,加强巡查监管,强化在线监测和监控,做好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环境安全。

2.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一是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技术、台账建立等指导,开展畜禽粪肥质量监测。争取资金支持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监测项目与奖补项目。二是持续深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全市粮食主产区,继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模式试点示范、建设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以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为重点方向,继续培育秸秆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积极发展村级秸秆收运队伍和专业化服务组织。以推广水稻玉米秸秆高值利用为重点,加强秸秆青贮、秸秆微生物垫料、木质秸秆生物质燃料等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总结筛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技术模式。三是持续强化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加强各类主体监管,借鉴押金制、积分制、有偿制等做法,督促农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履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义务。

3. 倡导绿色无废生活。一是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继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规范体系,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监督评价机制。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绿色消费,积极推广绿色低碳产品,倡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持续开展过度包装和塑料污染治理,推广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和回收复用瓦楞纸箱。二是加快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加快焚烧处理设施和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小型垃圾焚烧试点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确保至2025年,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超过65%,焚烧处理能力基本覆盖全市各区县,持续保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中西部地区的领先地位。三是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一批综合性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或专业化利用中心,健全二手商品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旧货流通体系,开展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试点。

4. 强化建筑领域治理。一是加强建筑垃圾全过程治理。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分类统计制度,强化日常监管,推行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逐步提升商品住宅精装修比例,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加强建筑垃圾消纳能力建设,推广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应用。二是健全绿色发展政策支撑体系。推进绿色建筑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升城乡发展质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综合治理能力,促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三是加强绿色建筑发展市区(县)两级联动。加强组织开展专项技术帮扶,重点围绕政策制定、技术指导、项目推进等内容进一步提升区县工作实施质量。

(三)要在“无废城市”区域共建上下功夫

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深化川渝两地“无废城市”双圈共建,强化与成都市双核联建、四川省广安市纳入重庆都市圈开展“无废”区域合作、渝西一体化共建,探索高竹新区固体废物跨区域转移简化审批试点,进一步深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探索危险废物跨省“点对点”定向利用豁免管理。统筹毗邻地区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选址集约化,推动资源、设施、数据互通共享。推动国家电网重庆市公司和四川省公司建设“无废集团”,打通集团固体废物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收运处置的堵点和难点。

(四)要在增加社会公众获得感上下功夫

1. 打造示范亮点品牌。制定“双全”目标实施方案,分阶段、分领域、分行业在指标、任务、制度、机制、监管、典型经验、示范工程、改革创新上实现突破。一是鼓励区县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建设管理平台,打造叫得响、可推广的品牌模式。二是征集一批“无废城市”建设最佳实践案例,总结提炼和复制推广各区县、各部门“无废城市”建设标志性成果,实现“小切口、大示范”。三是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要求为标准,打造一批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示范企业,通过示范引领提升全市危险废物现代化治理水平。四是在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垃圾分类利用、快递包装回收利用、塑料污染治理、“无废城市细胞”等方面打造示范工程,增强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2. 持续强化惠企有感。一是深化危废转移“白名单”制度,扩展接受地“朋友圈”,不断优化转移种类及数量;在高竹新区规划区探索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跨区域转移处置审批权与行政区域分离,执行市内(区内)转移规定。二是推动行政审批的下放和便捷高效,依法下放医疗废物处置及收集事项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行政审批权限,及时主动开展帮扶指导。三是进一步提高监管能力。借鉴浙江省先进经验,在区县监管能力满足条件后,适时探索将危废经营许可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实现审管分离。

3. 积极营造共建共享氛围。充分调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志愿力量,推动形成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全民行动体系,使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着力打造精品细胞和精品路线,引导广大公众参与,塑造“无废城市”社会共建重庆品牌。制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无废地图”,扩大“无废城市”建设影响力。

特此报告。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