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关于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3年11月28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日期:2024年02月26日 来源:重庆人大

市人大常委会: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全社会要关心关爱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提升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水平,今年9月至10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以屈谦副主任为组长的调研组,对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召开市级部门情况汇报会,听取市政府及市民政局、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等8个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深入沙坪坝区、綦江区、彭水自治县,实地察看基层情况,并在彭水自治县召开有关方面代表座谈会,听取基层干部、教师、心理医生等各方面意见建议;委托大渡口区、九龙坡区、南川区、铜梁区、忠县、秀山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围绕调研重点对本行政区域内有关情况开展调研并提交书面报告。在此基础上,调研组认真分析,综合研判,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在强化制度保障、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工作措施、加强关爱力度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取得新成效,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身心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工作体系基本形成。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妇女和儿童工作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联席会议、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办公室等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工作,协同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二是完善政策制度。出台《重庆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明确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要求。制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等配套文件,对未成年人心理咨询、辅导、干预等工作予以细化,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原则、制度等。三是强化督查考核。连续3年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重点民生实事清单,开展督查考评。将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纳入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重点,并将单独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门诊纳入区县标准化精神卫生中心等级评审,不断夯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基础。

(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强化阵地建设。全市已建立市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1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5个,完成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4030所,覆盖率达98.44%,实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38个区县全覆盖,设立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686个、村(社区)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1940个。推动综合医院普遍开设精神(心理)科,支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开设心理门诊,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含中医类)开设心理门诊率达73%。二是充实服务力量。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累计处置心理问题个案3600余件。依托12355热线打造市级心理健康咨询平台,38个区县建立服务站,247个社区搭建服务点,平均每月受理心理咨询1200例以上。成立重庆市家庭教育专家智库、师资库和讲师团,1.2万讲师团成员“送教上门”,为广大家庭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服务,惠及14万余人。组建市级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培育心理学及相关专业背景教职工近2万名。加大精神科医疗人才培养,在医疗系统加强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全市精神科职业(助理)医师达1512名。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强化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将心理健康知识纳入所有学科类教师(校长)培训内容。编制家庭教育家长读本丛书,将心理健康内容作为全市家庭教育培训重要课程,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百场讲座进万家”活动。打造“家庭教育第一课”“968家长热线”等电视、电台品牌节目,探索打造“家教一点通”应用场景,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服务。

(三)干预措施更加系统。一是注重监测预警。构建市、区县、学校三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体系和“班级—年级—学校”三级预警机制,并在30个区县建立心理异常学生预警机制;逐步推广每学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市公安局、市教委、陆军军医大学等单位联合构建“青少年相约自杀潜在高危人群”数据池,成功预警多起青少年自杀自残事件。二是坚持长期管理。探索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探索实行“一人一档”心理健康长期动态管理。对筛查发现有精神疾病、严重心理问题、明显性格偏差、亲子关系不良的未成年人,制定针对性应对方案,持续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状况,适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三是重视危机干预。成立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指导区县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依托“重庆市学生卫生与健康工作信息化平台”,构建学生心理危机筛查、预警、干预、追踪数据库。依托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通过在线辅导,引导青少年热爱生命、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累计服务未成年人100余万人次。深化医校协作,鼓励中小学校建立“校医”“校社”合作模式,搭建师生心理障碍诊断、转介、治疗的绿色通道。

(四)特殊群体关爱持续深化。一是突出留守困境儿童心理关爱。督促指导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加强日常走访,落实留守儿童家庭监护责任,切实减少儿童因监护缺失发生心理异常、行为失范等问题。聚焦留守、困境儿童心理需求,开展“守护童心”“情暖童心、相伴成长”等服务项目,组织入户家访、结对关爱、心理帮扶等,累计惠及5.1万名儿童。在儿童福利机构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引进具有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才,做好机构内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辅导和危机干预。二是突出涉罪未成年人心理关爱。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多存在家庭教育不当、受社会不良影响较深、心理偏差较大等问题,市检察院会同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建立心理咨询援助队伍,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干预、心理介入等,引导其改善不良心理因素。全市检察机关还依托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区、“莎姐”工作站、“莎姐”法治教育基地等,设立涉罪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室32个,聘请心理专家73名。三是突出受害未成年人心理关爱。为避免在侦办案件时对被侵害未成年人造成“二次伤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推行“一站式”询问救助机制,一次性完成证据收集、身体检查等工作,并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尽可能减少其心理创伤。针对一些未成年人受侵害后产生自卑、胆怯、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检察机关、妇联组织、共青团组织等共同组成未成年受害人心理疏导关爱小组,通过心理评估、心理疏导及心理修复等干预措施,助力未成年受害人重拾信心、走出阴霾。

二、当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尽管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高度重视,也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种内外因素的叠加影响,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呈现出障碍多样化、程度明显化、年龄低龄化的趋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一)当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通过本次调研,调研组认为,当前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抑郁焦虑明显。表现为心情压抑、闷闷不乐,对未来感到悲观,思想消极、自卑;频繁地担心各种问题,特别是在面临自认为难以接受和解决的事情时,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个别甚至有轻生行为,并且自小学到高中,受抑郁和焦虑情绪困扰的学生比例呈增长趋势。二是学习压力感强。表现为学业压力较大、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存在厌学、恐惧上学等抵触情绪。学习压力往往会影响到其成长的各个方面,如睡眠质量下降、失眠、容易生病等生理反应;学习上缺乏自信,考试时会出现焦虑不安、考前失眠等情况。三是心理承受力较弱。表现为自尊心较强,对待与自我认知不同的看法或评价时,容易产生否定、排斥的情绪,有时甚至不愿意接受现实;心理上承受失败、挫折的准备比较欠缺,遇到学业、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打击时往往很难有效自我调适;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表现出情绪波动大、容易激动、情绪忽高忽低、冲动易失控等状态。四是人际关系敏感。表现为狭隘自私、孤僻离群,或者偏激、好逞强、好争斗等问题,难以与人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如不想让父母过多管教,存在逆反心理,嫌父母唠叨,不愿与父母沟通,亲子关系疏远;自我评价偏高,不愿接受老师、同学的批评与帮助,认为别人对自己不友善,喜欢把错误归于别人,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五是网络成瘾现象突出。表现为逃避学习生活,迷恋网络游戏或网聊,不仅影响学习,还侵占健康成长应有的锻炼、社交时间,损害身心健康。同时,互联网各类信息良莠不齐,加之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分辨能力不强,极易诱发其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群体模仿网络视频邀约实施聚众斗殴、抢劫、集体自杀等现象也偶有发生。六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凸显。我市共有农村留守儿童约10.6万人,其中77.8%分布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和渝东南武陵山区。调研显示,农村地区未成年人心理问题更为突出,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生存环境相对较差、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家庭关爱不够等原因,导致其存在更为明显的孤独、迷茫、自卑、自闭等心理,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也相对更高。尤其农村留守女童受侵害案件还时有发生,更让其留下了长期的严重心理创伤。

上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织,互为诱因,共同造成了当前未成年人的复杂心理状态,诱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容易导致其人际关系敏感,学业压力大又容易诱发焦虑情绪进而逃避现实沉迷网络,心理承受能力弱又加剧人际关系紧张等等。

(二)未成年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出现上述种种心理健康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身成长因素的影响,也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叠加。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身成长因素。未成年人处在快速成长期,身体各方面迅速发育,情绪、情感、人际关系等也逐渐复杂,一些未成年人心理发育滞后于生理发育,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自我评价,面对各种压力和刺激,自控能力、调节能力较差,极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同时,随着物质生活的相对丰富和家庭养育方式的不断精细化,多数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较多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呵护,书本知识多而生活知识少,需求满足多而困难体验少,导致现实状况难以匹配其心理预期,进而诱发各类心理障碍问题。

二是家庭管教不当。部分家庭的教育方式片面失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明显,对子女施加过高期望,导致未成年人心理负担过重,长期累积形成心理健康障碍。一些家庭只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及文化学习,忽略对其心理和精神层面的照护,没有及时关注、引导孩子的心理状况,而当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又受自身观念及知识结构所限,无法为孩子提供科学规范的心理疏导和指引,甚至采取错误的管教方式加重孩子心理负担。一些留守、单亲、重组等特殊家庭中,家庭的抚养和教育功能弱化,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更加欠缺,给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育带来不利影响。

三是学校指导不足。多数学校仍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学生的文化学习及考试成绩上,从小学到高中,各个阶段学生学习压力逐渐加大,而在其他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被不断压缩,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中小学校心理健康专职教师配备不足,多由学科教师兼任。现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没有起到应有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慰藉作用。大多数中小学校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成熟且有效运行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监测、预警和干预机制,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和及时救助帮扶做得还不够,在与家长、专业机构的沟通配合上也不够规范。

四是社会协同欠缺。目前,我市面向大众开展的心理健康科普还不够,社会层面对心理问题仍存在较多误解、偏见甚至歧视,导致部分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讳疾忌医,不能正确对待并处置心理健康问题。专门面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对未成年人神经发育、心理障碍等特殊问题的诊疗更是缺少相关专业人员,难以满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需求。社会上仍存在诸多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不利的因素,如一些文化产品质量低劣、互联网信息纷繁复杂、网络游戏和短视频泛滥等,对未成年人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审美趣味等的塑造产生负面影响,并诱发心理健康问题。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不够,面向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疏导志愿服务队伍缺乏,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在协同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发挥不足。

五是政府统筹不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涉及的职能部门较多,职能职责相对分散,尽管目前由民政部门牵头协调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也设立了相应的议事协调机构,但牵头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缺少系统的工作谋划和有效的资源整合,部门之间也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工作联动不够、整体合力不足等问题。如在救助帮扶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未成年人时,仍然存在“发现不够及时、转介不够顺畅、康复后回归受阻”等情况,造成对未成年人的二次伤害;“双减”政策仍需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确保落到实处,从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网络环境的监管规范仍有较多漏洞,导致不良信息侵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误导未成年人观念和行为;对农村留守儿童随亲就学、关爱帮扶政策措施仍不到位,导致其情感、心理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有的还因缺乏保护受到严重侵害;对涉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也有待加强,惩治与救助工作仍需加强合力。同时,从调研情况看,一些区县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目前全市仍有少部分区县存在未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未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或建立心理异常学生预警、干预机制,或未落实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经费等问题。

三、有关工作建议

针对当前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调研组提出如下改进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府统筹协调力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把未成年人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持续加大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人员队伍、经费保障,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分工、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注重督导检查和问责追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学校组织、家庭参与、社会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二是深化协调配合。进一步调动民政、教委、卫生健康委、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和单位协同发力的主动性,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构建联动共管的工作局面。同时强化市、区县上下协同,共同开展好相关工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三是健全政策体系。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有关研究。推动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数据库,强化动态监测和追踪管理,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未成年人特点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形成相应管理体系和政策措施。重点关注留守、残疾、孤儿、受侵害、涉罪等特殊未成年群体,持续提高兜底保障水平,丰富关爱服务方式,并针对性优化相关人群的心理健康保护措施。此外,深入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切实减轻未成年人学业压力。

(二)进一步推动落实家庭保护责任。一是强化家庭监护职责。着力引导监护人转变监护观念,正确认识监护责任,处理好“管”与“护”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明确将心理健康纳入家庭教育职责,引导监护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重视未成年子女思想品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家长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和理解水平。二是促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入实施《加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家庭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婚姻家庭指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子女养育观念,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弘扬好家风,增强家庭平等意识、科学素养,促进建立以爱与尊重为基础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为未成年人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三是培育家庭心理健康素养。以做优线上线下家长学校为基础,依托家长学校、儿童之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平台等阵地,为家长提供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服务。通过编写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家长指导手册、线上心理课程、线下心理讲座等方式方法,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提高家长心理知识素养和开展家庭心理教育引导的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一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五育并举,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保障心理健康知识真正进入课堂。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编制面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读物,倡导积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卫生健康、教委等部门协同,定期到学校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活动。二是配强心理健康师资力量。加大对心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推广设置专职心理教师,积极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将心理学相关知识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筛查技能培训,增强教师发现学生心理隐患和处理心理危机的意识及能力。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充分整合资源,提升学校心理咨询室专业性,依托咨询室开展好常态化、多元化心理服务。三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筛查机制,完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和流程,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加强数据分析,规范运用测评结果。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健全心理健康预警网络,重点关注经济困难、家庭变故、校园欺凌等风险因素,提升对未成年人心理状况和需求的分析和管理能力。四是健全问题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推动学校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探索形成完整的问题发现、报告、处理流程。加强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培训,提升相关人员与学生、家长沟通时的规范性和能力技巧,确保学生发生心理危机后,学校与家长、专业机构等实现良性沟通、充分对接,并做好后续的配合服务。

(四)进一步增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一是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加强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规范建设,支持综合医院大力发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专科,加大培养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等人才力度。加强心理健康保护领域专家库建设,加大心理诊断、咨询、干预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在职培训。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等的规范管理,完善行业标准,强化监督检查。二是积极拓宽社会参与。探索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护基金,组建有一定专业素养的志愿者团队,广泛发动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热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护工作。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作用,鼓励村(社区)儿童主任考取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强化工作激励,实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一线有机构负责、有人员负责。三是加快完善社会化心理服务生态。进一步加强家庭、学校、社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援助类专业组织等的联系配合,依靠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体联动,完善未成年人源头预防、定期测评、评估治疗、分类干预的全链条贯通的心理健康闭环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各方合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康复后能够正常回归学校和社会。

(五)进一步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加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力度,推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关爱服务进街头、进校园、进村居、进家庭,持续提升大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理解,共同为未成年人创建更加友好包容的社会环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减少认知误区和歧视,消除病耻感,引导公众特别是家长正确看待心理问题,让未成年人得到及时专业的帮助。二是持续改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环境治理,持续开展“莎姐守未”专项行动,依法对校园周边、社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对娱乐场所违规经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优化对影视节目、图书、游戏等方面的管理,遏制各种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侵蚀。持续净化网络空间,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打造有益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三是推动修订相关地方性法规。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同时,充分结合当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的新趋势、新问题,适时推动我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修订工作,切实增强法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升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法治化水平。

特此报告。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