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2023年12月28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
按照《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以下简称《审议意见》)要求,市政府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全力抓好整改落实。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闭环推进整改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议意见》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但彦铮副市长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市民政局牵头,会同市级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审议意见》,按要求报告处理情况。市民政局会同市级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审议意见》,强化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期限,确保整改到位。
(二)细化整改措施。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审议意见》提出的5个方面14个问题,逐条梳理剖析、逐一查找问题症结、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形成31条具体整改措施,实行“挂账销号”,打表推进问题整改。
(三)实化工作责任。认真对照《审议意见》指出的问题,加强统筹协调和常态调度,定期收集情况、跟踪问效,压紧压实整改工作责任。16个市级有关部门将《审议意见》指出的问题整改纳入职责范围,强化沟通对接和工作联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抓好整改工作。
二、严格对标对表,逐项抓好落实
针对《审议意见》指出的5个方面14个问题,逐一研究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并督促抓好落实。其中,10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4个问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并有序推进。
(一)关于“统筹协同力度有待强化”问题。一是加强统筹联动。建立由市委副书记任召集人的市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解决跨领域、跨部门、跨地域、跨业务的党建统领基层治理问题。今年以来,市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召开推进会议和专题会议,市政府召开“治理强基”行动部署会议,推进全市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各项重点任务。二是深化川渝协作。成立川渝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邀请成都市社区治理实务专家为我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培训班、城乡社区示范培训班学员作经验交流。万州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沙坪坝区、潼南区等区县与成都市下辖区县广泛开展互访交流、结对共建,推动两地基层治理合作进一步加强。三是优化资源配置。通过采取已投用党群服务中心拓展提升一批、新开发区域同步规建一批、老旧偏僻少用整合搬迁一批“三个一批”的形式推进村(社区)公共服务阵地建设。推广“中心+站点”模式,在网格、小区等设立党群服务站点。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体试点建设,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集成基层党建、便民服务、养老托育、文化娱乐等功能,打造市级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体示范点20个,形成“渝中怡家”“两江幸福里”“武陵会客厅”等服务品牌,有关经验在全国社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简报上刊登。
(二)关于“治理基础仍然薄弱”问题。一是配强社区工作力量。全年发布城乡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岗位1857个,将2.9万名社区专职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各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均已出台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有关政策文件。开展“最美社区工作者”选展活动,全市评选宣传10名扎根基层、为民爱民、甘于奉献的“最美社区工作者”,激励广大社区工作者担当作为。二是深化基层减负增效。进一步厘清村(社区)与基层政府的权责边界,迭代升级形成村(社区)履职清单、协助清单、负面清单、证明清单和挂牌目录“四清单一目录”。出台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重点措施,细化形成4个方面17项重点举措,持续推进为基层减负增效。三是健全网格治理体系。出台《加强党建统领建设现代化网格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持续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治理专项行动,将农村以村民小组为单元划分网格3.6万个、社区按照300—500户标准划分网格2.9万个,将基层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按照“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其他各类力量”的配备模式,全市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0.6万名。制发重点关注人员、日常巡查走访等网格“6+1”任务清单,形成照单履职、对单考核的闭环机制。开展“网格员进千万家”“敲门行动”,累计排查矛盾纠纷53.21万件、化解52.04万件,化解率97.8%,其中基层化解49.25万件、化解率92.56%。
(三)关于“多元共治格局有待巩固”问题。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级财政投入450万元实施“头雁”工程,分15期组织2400名村(社区)骨干开展示范培训,通过集中授课、案例分享、现场参观方式,讲授“政治课”“政策课”“实操课”,提升其履职能力。持续实施财政性资金支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市级投入2000余万元,累计开展个案服务3.4万个、走访群众31万户、组织社区活动3万余场次、服务群众237万人次。市级财政投入715万元,引导支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和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体试点建设。二是促进居民自治作用发挥。深化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加强村(居)民委员会下设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建设,村(居)民委员会下设委员会实现全覆盖。实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千百工程”,打造8个国家级、40个市级、200个区县级议事协商示范点。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我市1个村级调解委员会和1个社区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将“江津区以‘三会’解决‘三事’”作为2023年全市基层改革典型案例。三是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出台《重庆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培育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6个、区县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93个,全市社区社会组织达到9.5万家。推进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区县社会工作指导中心41个、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1031个、村(社区)社会工作室10568个。举办巴渝社会工作宣传周活动,服务19.2万人次。出台《城乡社区慈善资金设立和管理指引》,促进社区慈善事业发展。
(四)关于“服务供给能力有待提升”问题。一是优化服务设施。严格落实《重庆市主城区街道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布点规划》,将在城市未建区新布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纳入规划管理。在城市建成区,结合已开展的社区规划或更新规划,对面积未达到要求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统筹研究论证将其纳入出让用地一并配置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指导各区县编制辖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布点规划。二是丰富服务供给。制定《重庆市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对延伸到城乡社区的42项基本公共服务逐一明确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发布《农村社区及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范》,立项《社区居家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规范》《智能安防小区(社区)建设技术规范》《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范》,社区服务领域地方标准达到13项,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实施意见》,两江新区邢家桥社区等3个案例入选商务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集》。三是回应群众关切。加强困难群众帮扶,推广“重庆救助通”,将低保、特困、低保边缘等约118万人纳入低收入人口在线监测范围,推行“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救助保障范围。常态落实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联系群众机制,实行专职力量每日走访、网格团队季度遍访、包网干部随机巡访机制,累计走访社区矫正对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员46.5万人次,开展证件代办、助老扶幼等各类服务27.7万余件次。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建立清廉村居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完成首批16个市级清廉村居试点。开展和谐社区(村)示范创建,确定万州区高梁镇高梁场社区等265个社区(村)为示范创建培育单位。四是推进智慧赋能。在1031个乡镇(街道)全覆盖部署运行基层智治平台4.0版,构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数字化全息地图,设置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4条跑道和多跨事项,融合贯通9个市级重大应用,形成重点对象优先关注、重要事项置顶提醒、紧急情况闪烁报警、网格事件闭环办理等实战能力。推进“渝快办”升级重构,推动更多公共服务向村(社区)公共服务站延伸,已初步构建形成智能化、主动化、体系化政务服务能力。推广“渝悦社区·网上村居”,构建村(居)民自治线上应用场景。建强村级数据资源,将市级部门数据下沉到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智能台账中,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智能台账查看使用市级部门数据。在全市推进“一表通”应用组件试点,开通11个试点区县33002个账户,累计导入数据59.4万条,以数智赋能进一步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提升治理效能。
(五)关于“政策法规体系有待健全”问题。综合考虑立法需求、立法时机、法规成熟度等因素,推动将制定《重庆市居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纳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审议项目,将修订《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重庆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制定《重庆市基层治理条例》《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纳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调研项目,并按照时序要求推进有关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制定工作,进一步健全城乡社区治理法规体系。
三、坚持常态长效,持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效能
下一步,市政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强基导向,健全完善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体系,持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一)持续凝聚城乡社区治理合力。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一方面做好机构改革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另一方面督促市级有关部门按照当前职能职责和既定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切实把各项任务做得更扎实、更到位、更有效。充分发挥市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联席会议作用,齐心协力、共同抓好基层治理工作。健全党建统领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实施“治理强基”行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二)持续增强城乡社区服务能力。优化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布局,持续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体建设,促进便民利民服务集聚化集群化发展、项目化系统化供给。健全人才选拔机制,通过选派、聘用、招考、招募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快实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不少于18人的目标。落实村(社区)“四清单一目录”,建立村(社区)减负常态监管机制。
(三)持续优化城乡社区服务供给。强化为民服务,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和文体服务有保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城乡社区下沉。优化便民服务,全面推进城市便民生活圈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服务便利化,同时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市场力量投入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形成多方参与的良好格局。强化安民服务,健全完善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机制,提升平安建设能力水平。
(四)持续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开展新重庆现代社区规划建设试点,在全市形成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现代社区。实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千百工程”,培育形成一批新时代推进村级议事协商的有效经验。深化“五社联动”实践,探索推行岗位综合、资源整合、管服结合、信息化支撑的“三合一化”工作机制,提升治理效能。加快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五)持续提升整体智治水平。在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架构下,拓展数字化基层治理应用场景,建立健全以智治为支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突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推进网格治理理念、制度、方法、手段变革创新,以数字化改革推动基层治理科学化、精准化、协同化、高效化。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