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云记者会 |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日期:2024年03月07日 来源:重庆人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此次全国两会中,新质生产力更是名副其实的“热词”。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成为众多代表关注的重点话题。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庆代表团举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专题云记者会。全国人大代表蓝庆华、许洪斌、杜卫东、史浩飞围绕主题,就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深化改革开放

  形成新型生产关系

916462829655378831

  全国人大代表蓝庆华: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加快发展命题,也是深化改革命题。必须推进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蓝庆华介绍,重庆市将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重庆市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持久动力。”蓝庆华介绍,在建设产业创新平台体系方面,聚焦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针对性布局一批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持续推进“综合型+专业型”研究院矩阵体系建设。在完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方面,将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迭代升级重点产业链技术需求清单,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健全完善“点线面”协同发力的产业科技金融体系。在提升产业本地生成能力方面,坚持贯通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全面深化“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研究院经济”模式。

  蓝庆华表示,重庆市还将充分发挥制造业规模优势、体系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聚焦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传统产业领域,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八大行动和绿色转型发展行动,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聚焦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拓展更多产业领域。在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方面,实施未来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发展行动,加强前瞻谋划部署,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狠抓关键项目招引和优质项目生成,加快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密切跟进全球最新科技进展,在研发环节“不掉队”、在产业化环节“走在前”。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加快发展命题,也是深化改革命题。必须推进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蓝庆华还介绍,重庆市将坚定不移推进数字化变革,引领制造业系统性重塑,迭代“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核心场景,强化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迭代完善数字经济系统。同时,始终把深化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有力抓手,迭代“亩均账+含金量”亩均论英雄改革机制。实施招大引强攻坚行动,谋划建设招商制造业投资“一件事”,构建项目全周期、全流程、全环节、全要素的数字闭环管控机制,健全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与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企业生态。

  强化川渝协同

  攻关突破关键技术

916462829655378833

  全国人大代表许洪斌:

  “选准方向、整合资源、做出特色,加快建成一批引领成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面向全球的高能级创新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南岸区委书记、重庆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许洪斌表示:“我们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加突出市场主体地位,以科技带产业、以园区兴产业,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助推成渝地区唱好‘双城记’、打造增长极。”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许洪斌介绍,围绕全市“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重庆市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应首抓能级提升和技术突破。

  一方面,做好“由大到强”的文章。围绕打造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立足重庆三大科创核心承载区、四大实验室建设,进一步选准方向、整合资源、做出特色,加快建成一批引领成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面向全球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另一方面,做好“无中生有”的文章。强化川渝协同创新,瞄准空天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脑科学等前沿技术,促进基础研究与重大专项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今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将聚焦打造全市绿色低碳科创高地,加快广阳湾实验室建设,依托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与北京航天控制自动化所共建蓝翡翠实验室、与四川共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重点实验室。

  新质生产力载体是产业,关键在“质优”。许洪斌表示,围绕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应致力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同时,更加突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跳出思维定式,选好盯准数字能源、卫星互联网等前沿赛道,通过“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打造,加快招引、生成一批优质项目,形成现代产业新高地。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园区改革突破,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应做好四件事。”许洪斌认为,首先是选准赛道,每个园区围绕1-2个方向形成特色的产业图谱;其次是创新模式,探索用好“研究院+基金+企业”等成果转化路径;关键在“四链”融合,加快推动“四链”政策、机制、项目、效果评估的横向协同和纵向贯通,带动形成良好的产业、创新、人才生态;最终依靠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做好“一件事一次办”,实现“办事不出园区”,打造营商环境标杆示范。

  据介绍,今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将聚焦深化经开区改革,以重庆东站枢纽新城和广阳岛广阳湾片区为主要载体,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发展,系统提升产业、创新、开放、城市“四个能级”,在全国两会后举办“央渝同行”等系列活动,以吸引各方共建重庆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建设作出新贡献。

  科技创新引领

  推进产业集群升级

916462829655378834

  全国人大代表杜卫东:

  “推动创新人才集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让更多‘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产业集群提质升级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卫东介绍,西永微电园围绕壮大“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瞄准电子信息“主赛道”,一体化推进部署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芯”赋新,以“智”提质,着力构建支撑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杜卫东表示,园区加快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聚力强化创新主体培育,着力推动创新人才集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让更多“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目前,建成1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5家高端新型研发机构、8家博士后工作站、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重庆市首个“专精特新”加速营、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及技术中心53个、研发类企业128家、高新技术企业78家。近两年,园区企业申请科研项目117项,获批科研项目资金6.6亿元;推出研发成果约100项,申请专利1026项,受理专利471项,授权专利430项。

  “加快改造提升,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扩量提质。”杜卫东介绍,园区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新型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愈发扎实。目前已聚集惠普、华硕、宏碁、苹果、谷歌、联想、华为等20余个知名品牌,形成电脑、打印机、显示器、交换机、路由器、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20多类智能终端产品,构建起从核心部件到品牌整机,从硬件生产到软件研发的智能终端产业链。2023年,园区规上工业产值2030亿元,其中智能终端创造的产值约占全市40%。

  “以‘芯’为本,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成势。”杜卫东说,园区始终抓住集成电路这个“立园之本”不动摇,集聚了华润微电子、SK海力士、中电科芯片集团、联合微电子中心、三安光电、意法半导体等产业链重点企业近40家,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2023年园区集成电路产值约占全市70%。

  在杜卫东看来,夯实产业基础是培育未来产业的坚实根基。园区结合特色优势、资源禀赋,加快培育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集群式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同时,园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破解制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卡点,充分发挥产业生态资源优势和综保区对外开放平台价值,把资产盘活、资源整合、畅通循环和交流合作作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倍增效应。

  打通转化通道

  提速科研成果应用

916462829655378835

  全国人大代表史浩飞:

  “只有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才能真正转换为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只有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才能真正转换为新质生产力。”多年的科研经历,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党委委员史浩飞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深刻认识。他认为,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只依靠科研人员自己一个环节的“百米跑”冲刺还远远不够,要统筹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接力跑”。

  史浩飞介绍,他所在的团队一直专注于新材料研究,近年来,逐步把思路转变成“靠大家接力跑”,在科研端、生产端和应用端深度合作,逐步打通了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如与航天领域应用团队紧密合作,针对空间光学载荷的需求,量身定制,反复迭代,成功研制了一款石墨烯超高光吸收材料,有效提升了航天器载荷的探测能力和定量化水平,已经在中国空间站、风云卫星等几十个航天型号上取得了应用。

  在史浩飞看来,加强科技领军企业的基础研究能力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供给,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史浩飞表示,目前有一些企业习惯了“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模式,从事原创性基础研究的积极性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还有待加强。

  因此,他建议加大对科技领军企业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一些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同时,引导科技领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协同,共享前沿创新成果。通过这样的模式,让科技创新成果可以更快地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介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是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史浩飞表示,由于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单一主体的研发意愿不强、能力不够、效能不高,需要完善重点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体系。他建议,由中央科技委牵头,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从国家层面加强组织和协调,将关键共性技术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健全平台体系、引导多元资源投入,强化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为科技创新成果到新质生产力的“接力跑”提供支撑。

 

记者|颜若雯 宋婷婷 黄振胜 尹建红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