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城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建议
主办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
协办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
关于在城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当前,重庆各区县没有电梯的楼梯房是老旧小区房屋的主要存在形式,在三峡移民区县尤为突出,“搬得出、稳得住”已不适应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加之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残疾人、有基础疾病老人把能上下楼作为一种奢望,甚至“望楼却步”,这成为不少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老旧小区房屋加装电梯是满足广大居民,特别是行动不便老人、高龄老人出行的重要需求。因此,在我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应加快推进解决。
二、存在问题
经调研,我市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居民“一票否决权”过度制约电梯加装。《重庆市老旧住宅增设电梯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通知》(渝府办发〔2017〕76号)为我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行政审批主体文件,其中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增设电梯直接影响其房屋专有部分使用或房屋采光、通风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审批”。该条款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易判定、极易引起个别居民不配合而搁置,往往成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审批手续中的一票否决权,直接导致很大比例加装电梯进程缓慢、甚至前功尽弃不能安装。
(二)安装成本高抑制居民加装电梯预期值。当前加装一部居民电梯正常价格在30—40万元,假若存在进出平台复杂、小区地形复杂、楼层较高等情况所需费用还会更高。此外,电梯加装费用除房屋安全鉴定、设计、施工、安装等环节产生费用外,部分电梯加装还涉及给排水管网、燃气管网、强电线路、化粪池、消防设施等方面改建费用(一般会花费5万元—8万元),而且电梯后期的运行、维修、保养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加装建设到运行保养户均达4万元至6万元不等,很多在老旧小区的居民大多为经济不宽裕的老年人、占地移民、纯居民等群体,家庭收入也不高,加装电梯已成为楼梯房居民很大经济负担,抑制了居民积极安装电梯的心理预期。
三、意见建议
鉴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度大已成为保障居民生活需求的突出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优化审批政策促进电梯应装尽装。在加装电梯审批环节,建议市住建委牵头,市规资局、公安、经信、城管等部门配合,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采取并联审批或开通绿色通道等简易程序,让群众少跑路,并畅通建设渠道和净化施工环境,不能因个别居民不同意,一票否决电梯加装,而不予审批。如有居民提出电梯安装后影响通风、采光、隐私、产生噪音等问题,可明确住建部门现场核查或允许委托三方机构开展评价评估或由社区组织各方听证,确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应及时予以审批,建设施工中公安部门要强化治安处置,防止加装电梯施工无理阻工,最大限度维护大多数居民利益。
(二)强化资金保障减轻居民电梯安装负担。建议市住建委牵头,规资、水利、经信、城管等部门配合,整合各方资金向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项惠民工程聚焦:一是启用住房公积金。要拓宽老旧小区电梯加装资金渠道,如允许资金筹集困难的老旧小区使用专项维修基金,房屋所有权人可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电梯加装,缓解老旧小区住户的经济负担。二是设置专项补助。争取国家老旧小区改造中央预算内资金、三峡移民后扶资金等专项政策补助,鼓励电梯先建后补,对验收合格的电梯,经三方审计结算,可给予建设总额50%的资金补贴或最高不超30万的政府专项补贴。三是优惠附属建设费用。电梯加装涉及改建排水管网、燃气管网、强电线路、化粪池、消防设施等建设内容,建议市城管局、市经信委(主管管线运营单位)、市住建委等部门应制定成本价、限价改造等优惠政策(惠民工程国有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收取建设成本价,不按市场价计费),切实减轻低收入群体负担,将民心工程做细做实,着力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努力创造重庆高品质生活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