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医疗体系韧性,增强应急救治能力的建议

主办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市药监局

建议正文

关于提升医疗体系韧性,增强应急救治能力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将“韧性城市”写入国策,指引了未来城市建设方向。在韧性城市体系中,医疗卫生服务是至关重要的支撑和保障要素,是韧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供高效救治服务的核心,对地区安全运转意义重大。

在本轮新冠疫情发展过程中,健康状况差、免疫力低的老年人成为了重点人群,大量急需入院抢救和有并发症的患者短期内涌入,凸显了医院普遍存在的床位、设备、药品耗材、人员和急诊、重症等方面的储备和承载能力的不足的问题,而应急情况下,呼吸机、氧气、急救药品等物资的供应不足,造成了重症、急症病人本应享有的医疗资源十分紧张。由疫情扩散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已经毫无悬念地传导到了患者生命的末端,以及生命结束之后的产业链的压力之上。

当下正在发生中的疫情后续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药物供给、物流运输、急救运转、医院救治、临终关怀、遗体处置等环节,一些医疗资源较发达的地区,在持续攀升的救治需求下,依然暴露出医疗资源不足以及缺乏应对突发性危机的力量,更何况医疗资源匮乏的地方。如何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突发性紧急医疗需求激增情境下医疗体系韧性建设,以尽早、尽快地提升医疗卫生体系的服务能力,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建议:

一、推进医疗体系迭代升级,增强其抗风险能力

由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制定韧性医院的建设标准,在建设用地上科学规划,适度超前,提升医院功能系统的快速调整和弹性扩容能力。比如:在建筑体系上要充分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增强其抗灾、抗震等能力;在机电系统上预留空调新风、给排水、医用气体、通道等相关建筑空间和接入端口,以便通过空调通风控制,可以实现正负压转换,通过给排水可以对废水进行收集及排放,保障突发的增量需求;在医疗功能上体现“平战结合”,通道及板梁柱设置应具备灵活性、兼容性,以便在突发情况下,可迅速转换病区,承担救治任务。

二、构建省市级资源平台,实现共享储备物资

由政府主导,加大重庆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协调,尤其是医药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储备信息共享机制、互济互助机制、动用决策机制、利益补偿机制,通过全覆盖、可视化的储备信息系统,打造储备物资“一张图”,融入“一网统管”,实现物资及仓储资源共享、标准互认、监管互通模式,促进地区之间短缺物资的相互保障。

三、加强医疗体系模块化处理机制,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激增的医疗需求。

由市级相关部门组织建立模块化培训体系,通过远程、面授、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医疗机构内外科医师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制定应急演练手册,定期组织特定情景演练,使之形成认知常识、形成模块,当面对突发性医疗需求激增时,各科室相互协同、相互补充,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扩充医院的收治能力。同时各个医疗机构之间也可以迅速转换角色,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应对突发事态。

四、明确相关制度,创建“共享科室”

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现行制度,允许突发性医疗需求激增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各科室在经过培训后可以打破学科壁垒,跨专业收治相关病人,保障医疗机构这一行为的合理性,使其在法律法规上更加合法化、规范化,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五、统筹高效,系统联动,探索邻近区县“抱团模式”

按照地理位置、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发展的原则,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按照级别定位进行轻、中、重患者的收治,在片区内形成会诊、转诊、收治的小循环,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缓解区域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

在当今高质量发展阶段,医疗系统韧性应该跳出自身功能的局限定位,与城市韧性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更好的应对冲击、保持常态和更新进化,使先进的设施、规范的流程和全生命周期三方面整合联动,从而以医疗建筑设施为平台,将对人们生命健康的保护扩展到提升社会生活环境品质层面,逐渐发展形成一个规模更大、功能更全的医疗体系,在疫情暴发、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等应急情况下,能及时、有效应对,迅速最大限度地满足激增的医疗需求,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证地区平安有序运转。

办理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