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亟待加强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

主办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协办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

建议正文

关于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亟待加强

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

 

一、背景情况

从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标志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岁末年初阶段,返乡人口流动加大,农村传统节庆聚集性活动增多加上疫情防控“迎峰转段”的新挑战,农村疫情防控压力突显。

二、存在问题

我市农村地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321.1万人,其中65岁以上合并基础性疾病老年人129.2万人,孤寡老人、独居老人13.4万人,还有残疾人4.6万人,这些群体获得医疗卫生资源较为有限。同时,全市乡镇卫生院床位平均使用率已达90%以上,医疗资源十分紧张,随着春运返乡高峰到来,农村疫情防控压力陡增。而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的村卫生室和处在维护广大农村居民健康第一线的乡村医生,还存在以下问题,不能有效满足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迎峰转段”的需要。

(一)村医数量明显不足,年龄偏大,队伍不稳定,新人难招录,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按照国家要求,每1000个农业户籍人口应配备一名村医,目前我市的实际情况没完全达到。同时,在册的村医普遍是45岁以上,50-60岁的较多,老的村医退休后,因为没有编制,新人招录很难。以重庆高新区为例,2021年在册的村医有57人,2022年仅有36人。同时,在册的村医知识结构普遍老化,执业助理医师比例少之又少,2021年,全市占比仅为27%,直接制约村医的医疗服务水平。

(二)基层村卫生室普遍设备短缺,诊疗条件差。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后,亟待配备村卫生室,亟待配备指氧仪、制氧机、远程心电仪等,目前还未完全配备到位。同时,很多村卫生室没有病床,很多就是几排长椅子,药品也不齐全。

三、工作建议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乡村医生是具有中国特色、植根广大农村的卫生工作者,长期以来在维护广大农村居民健康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筑牢基层防控能力的重要防线,为做好“迎峰转段”后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建议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哨点”和“探头”作用,确保早发现、重症早转运、轻症早治疗。

(一)加强村医队伍建设。1.实现乡村医生职业化。可先实行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政府制定政策,将年度个人综合考核及取得临床医生职业资格证书定向培养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享受事业单位人员待遇,再逐步将乡村医生纳入编制内。2.建立激励下基层的长效机制。(1)医学从业者在晋升职称时明确要求基层锻炼经验;(2)对于在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村医在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关爱;(3)定向招录培养,参照大学生村官的做法,每年确定一定比例的乡镇卫生院聘用编制,面向医学毕业生进行公开招录,作为乡镇卫生院驻村医生,吸引专科以上医学生扎根基层,为乡村医生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增强队伍的活力。3.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利用各自辖区卫生院,对乡村医生进行国家新政策、法规内容、医疗业务知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力培训,尤其是针对性地开展新冠病情处置培训,提高乡村医生队伍业务能力。

(二)加强村卫生室设备配备,改善诊疗条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解热镇痛、止咳化痰、抗病毒、中药及指氧仪、制氧机、远程心电仪等仪器设备的配备,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改善诊疗条件,确保轻症能有处理条件。同时,加大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投入,将村卫生室接入区域卫生信息网络,与卫生院实现数据传输,在村卫生室安装“互联网+视频监控”等智能监管设备,确保重症能及时沟通和转运。

办理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