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我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
主办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协办单位: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
关于提升我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
党的十九大以来,健康中国作为国家战略加速推动实施,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成为保障人民健康、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也成为了防病控病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处在疾病防控的第一线,是阻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最有效防线,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基层公共卫生执业人员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疫情的实战考验下,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一、存在问题
一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还很薄弱。乡镇公共卫生人才缺乏、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防病控病意识薄弱,特别是农村居民还存在重治轻防的观念,联防联控的安全意识没有全面形成,在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的能力还显不足。
二是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缺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人民群众健康守门人的重要职责,但基层卫生院受编制限制,从事公共卫生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兼职人员,公共卫生医师缺乏,有的卫生院甚至没有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却由2009年的9类22项、2011年的11类41项,增加到目前的14类55项, 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的不断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日益繁重,而专业人员没有得到补充,严重影响了新形势下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
三是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不稳定。基层卫生院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偏远山区卫生院基础设施简陋,服务功能不全,绩效工资低,受编制总量限制,职称评聘难,都不愿在乡镇工作,想方设法调走。有的从事公共卫生的人员基本上是身兼数职,加之公共卫生工作点多面广,任务繁重,待遇低,都不愿意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由于基层条件、环境差,人才引进更难,即使来了也留不住,宁可去县城医疗机构临聘,也不愿意到基层。财政投入不足,公共卫生人员的培训学习经费都由基层卫生院自已解决,专业人员本来就少,加之知识更新慢,技能得不到提升,导致基层卫生公共服务质量不高。
二、两点建议
1、落实责任,齐抓共管,推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建议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和协调职能,进一步落实部门责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是卫生一个部门单打独斗,而是需要乡镇政府、教育、公安、民政、农牧等各个部门群策群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最大限度的统筹城乡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加快完善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强化基层卫生工作监督管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硬件和软件建设,完善功能,加快推动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
2、夯实基础,加强投入,实现基层公共卫生专业化水平提档升级。大部分卫生院都存在基础的检测验检测设备老化,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受医改政策的调整,基层卫生院收入减少,有的卫生院历史欠帐多,负债运行,根本无力承担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经费,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一是建议对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等给予财政全额保障,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防控等工作经费和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培训、学习进修等经费的投入,着力提高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专业能力水平。二是建议人事、编制等部门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健全执业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等激励机制,如在职称评聘、人员招录等方面提高比例、适当放宽条件,出台符合基层实际的引才引智办法,统筹编制使用,拓宽用人渠道,采取“县聘镇用”、“县管镇用”等方式,全方位最大限度的引进急需人才充实到基层,补齐基层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