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建议
主办单位:市教委
协办单位:团市委,市妇联,市民政局,市司法局
关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建议
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治安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基本情况
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由于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一旦受到不良因素诱惑或在成长过程中遭遇挫折与歧视,就容易产生心理失衡、情绪冲动和行为失控而导致违法违纪甚至违法犯罪。而且这一现象还成上升趋势。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之所以呈上升趋势且居高不下,一方面是社会对这一群体了解不够;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感受不到家的温暖与温馨;第三个原因就是对青少年自身的教育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二、相关建议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的决定,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法制教育中要注意把德育工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来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同时还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有一个明确的准则。要针对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要增强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并通过这些具体行为表现出自己已经具备了遵纪守法或应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2.重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的影响,预防和减少因挫折而引发的犯罪。由于受家庭、学校及社会等方面的影响,青少年往往容易出现心理上的缺陷,并逐渐演变成犯罪。(1)教师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地对待挫折和失败,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及心理压力。同时学校、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思想教育和生活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2)学校要利用一些时间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如通过开展“认识自己”(通过自我认识了解自己)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等形式强化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3)加强与家长、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与方式以及对子女的生活情况。
3.要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氛围和场所。社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要净化社会环境,减少不良视频、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青少年违法犯罪有一定的原因,其中一个就是一些人对自己的行为不加以控制或采取放任态度。因此,只有让青少年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情绪,学会用法律和道德规范自己、约束自己,才能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对此,我市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网络监管等各个方面力量与作用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4.正确对待和处理青少年之间的矛盾纠纷。对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纠纷,要加强教育,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校园里,对于一些打架斗殴、偷盗财物、故意伤害、抢劫等违纪行为,不能用一般的批评或处罚方式来处理,而应及时地给予批评教育,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青少年在学校受到同学的欺负和欺凌时要勇于向老师申诉反映和制止;对那些屡教不改、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以及扰乱学校正常秩序者应当进行批评教育;不能采用简单的罚抄课文、罚站或体罚等方法来处理。对于发生在校园内或校外的抢劫、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