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157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严格落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将人才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全方位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

一、人才工作推进情况

(一)全面抓实优秀人才引进。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出台“塔尖”“塔基”“鸿雁计划”等政策,助推我市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系列活动277场,2022年全市引进人才6.2万人,同比增长5.5%。创新人才工作手段,形成《数字人才发展报告(2022)》、英才服务热力图、人才价值评估模型等10余项智慧成果。强化市场化引才,印发《重庆英才“伯乐”激励办法》,激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助推我市引进急需人才。

(二)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加快技能人才平台建设,2022年新建“智能+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孵化空间1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50个,全市数字技能人才总量达到66万人。加强专技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新设置市级首席专家工作室21个、青年专家工作室9个,新招博士后1066人,同比增长5%。支持留学人才创新创业,2022年新设立市级留学人员创业园1个,择优资助重庆市“留创计划”项目122个。举办全国卓越工程师大赛,围绕8个领域开展揭榜领题赛和创新挑战赛。组织98个专家服务团847名专家到36个区县服务乡村规划建设、农旅融合等,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三)狠抓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发布首批40项境外人才参加专技类职业资格考试目录和87项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加强“两类”人才职业发展贯通,480名专技人才获得高技能人才等级证书,建立起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立交桥”。开展千名高层次科研人员顶岗培养计划,选派首批203名科研人才顶岗培养。引进退休“双高”人才135人助力乡村振兴。印发《重庆市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创新提出“2+2”薪酬结构,加大对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激励。出台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不受绩效工资总量限制的具体办法。

(四)积极营造良好人才服务体系。建好人才数字化平台,结合重庆产业链绘制高层次人才图谱。建立引才用才“晴雨表”,每月定期发布人才流动综合指数。开展制造业重点行业领域人才需求调研,编制形成《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指导目录(2022—2025)》。提升人才服务质效,推进“重庆英才服务港”建设,集成科技咨询、医疗、公共交通等69项人才专属服务,持卡人才增加到1.2万人,市区联动提供服务约27万人次,受到人才广泛好评。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系统工程引才。深入实施“塔尖”“塔基”人才政策,构建分类科学、层级清晰、保障有力的引才体系。精准实施系列引智引才活动,升级举办重庆英才大会,深化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引才活动,强化重庆英才品牌。进一步加强海外引才,新设立一批市级人才工作服务站和服务大使,用好重庆英才“伯乐”激励办法等政策。聚焦成渝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采集用人单位的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编制发布成渝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

(二)打造事业平台育才。抓好青年人才培育,进一步优化完善博士后支持政策,重点围绕国家、重庆战略需求开展博士后招收和博士后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建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大力支持创业和灵活就业,激发大学生就创活力。充分发挥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品牌效应,为大学生提供全业态、全链条、全方位、一条龙就业创业服务。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用才。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64个职称标准条件的修订,优化绿色通道职称评审办法。强化薪酬制度改革,指导用人单位探索试行更加灵活的内部分配办法,充分体现人才创新价值。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开展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试点工作。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促进两类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指导基层聘用退休“双高”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加强管理服务,用好用活“银发”人才资源。

(四)优化服务环境留才。升级重庆英才服务港,深入推进市区联网、联动服务,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服务找人”转变。推动区域性英才服务示范港建设,探索推进“两群”区县英才服务示范港建设。用好专家服务基地、专家工作室等载体,持续开展“专家团服务基层”“专家智荟沙龙”、英才讲堂等系列活动,推动“专家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五)深化区域协同发展聚才。深化川渝人才协同发展,共享川渝专家资源,持续组织川渝高层次专家走进两省市(区)县开展综合智力示范活动。强化“一区两群”人才发展合作交流,推动“一区”引领发展、“两群”特色发展,加大渝东北、渝东南区县与主城都市区人才交流力度,在选派专家服务团、建立专家服务基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柔性引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