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司法局

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014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一、城市小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情况

目前,重庆市共有城市小区(包含单体楼,以下简称小区)约12000余个,集中分布在3287个城市社区,其中实施物业管理的小区共10390个、占比超过80%,其余小区实行业主自管、单位管理、社区代管等模式。近年来,在加强和保障城市小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方面,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司法所参加乡镇(街道)物业管理联席会议。针对业主委员会履行职责、业主委员会成立和换届、物业服务企业选聘、物业服务合同履行等小区治理难点问题,按照《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九十八规定,各司法所参加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召集的联席会议,统筹力量提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二是村(居)法律顾问常态化提供便利服务。2011年启动推行村(居)法律顾问制度,2015年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2020年纳入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实施标准,2021年出台《重庆市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办法(试行)》,2022年推广应用专用信息服务平台。目前,11200余个村(社区)已累积230余万居民用户,可以“点对点”获得村(居)法律顾问的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指引。三是公证机构下沉社区参与小区治理。探索推行“社区公证员”制度,210余名公证员覆盖3000余个城市社区,深度参与小区治理和物业管理。大足公证处为小区召开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提供全程法律服务,两江公证处创新社区公证员和社区网格员联访联调联处矛盾纠纷。

二、建议采纳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

城市小区是市民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基础单元,是法治社会建设和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领域。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提出的建议,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吸收,重点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一)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启动实施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质增效三年行动(2023—2025年),紧紧围绕“服务平台一体化、基本服务均等化、专业服务多元化、服务支撑数字化”,编制工作方案,优化指标体系,推行闭环机制,至2025年,覆盖城乡、均等普惠、优质高效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二)推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网格化、数字化转型。强化司法所统筹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职能,整合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社区公证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力量,迭代“基层法律服务一体化智能化应用平台”,构建“全量需求库(蓄水池)、闭环服务链(工单系统)、管理一张网(驾驶舱)”运行机制,融入基层智治格局,提升多跨协同和综合调度效率。

(三)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进小区。引导各类法律服务资源下沉,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援助、律师、公证”系列法律服务“进小区”活动,送法到群众身边。督导各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所、仲裁委等法律服务指南、服务人员信息、服务平台码“进社区”“进小区”,举手可得,抬头可见,扫码可用。

(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优化。坚持“区县主责、市级奖补、全额保障”政策,完善“基本有保障、奖补看绩效”机制,对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村居法律顾问、法律咨询等市级转移支付经费,从“以人口数、机构数为主要因素核算”调整为“以上一周期或本周期实际完成法律服务量为主要因素核算”,督促把经费和服务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