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的建议

主办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

协办单位: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社保局

建议正文

关于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的建议

 

培育新时期产业工人是适应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要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要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培训体系,提升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质量。以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为例,建筑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阵地,正面临由低层次体力型农民工向高层次技术型产业工人转型的关键期。据统计,202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29.3 万亿元,建筑业从业人数超5000万人。开展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是培育专业型、技能型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措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当前建筑工人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几乎是丢了镰刀拿瓦刀,未经系统的技能培训上岗,离建筑产业工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建筑工人基本是农民工,社会地位偏低,加之工作体量大、危险多、环境差,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地工作,建筑工人年龄上出现断层,老龄建筑工人都是凭经验工作,没有参加培训提升的动力,更无法适应信息化、机械化作业要求;二是建筑企业缺乏参与培训的主动性,由于建筑工程对工人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建筑工人流动性大,企业对人才培养投入有所顾虑,缺乏对技术工人培养的计划、管理和激励措施,同时建筑工人只看到眼前利益,认为停工培训会影响收入,基本缺乏主动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三是施工现场对建筑工人专业技能培训未做强制性要求,虽然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技能工人配备有一定比例要求,但是在实际工程管理过程中要进行一一核实还存在一定难度;四是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与传统建造方式有很大差别,建筑工人的作业场地将由“工地”转为“工厂”,制作方式由“手工”变为“机械”,现有建筑农民工从事传统建筑工种尚可应付,但要从事机械化程度更高的工种已不能满足要求。由于建筑产业工人培训对所需材料、设备、场地要求更高,专业技术性强,相对较高的培训成本让受训者望而却步。

为培育与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建筑产业工人,构建建筑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完善建筑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立足建筑业转型发展新要求,重点围绕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BIM)、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设置新的职业工种,制定相关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考核体系,拓宽建筑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并加强对社会面的宣贯,提升对建筑产业工人的职业认同感,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引导和鼓励中职、高职毕业生从事建筑一线工作,让更多中青年建筑业从业者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逐步形成良好的建筑产业工人从业环境。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行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

二是加大对建筑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与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整合资源,联合建设建筑产业工人实训基地,解决建筑产业工人理论与实操脱节的问题,实现培训、实操、考核与现场施工有机融合,建立系统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体系。将建筑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对建设建筑产业工人实训基地、技能竞赛等出台相应的补贴和奖励政策,对建筑产业工人在推动技术创新,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获得成绩予以在社会面公告表彰,在评选先进,晋升,评职称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三是鼓励建筑企业自主加强工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培育自有工人或自有工人队伍,引导政府投资项目优先采用具有自有工人和自身核心技术工人队伍的施工企业,充分调动企业培养和聘用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加大对建筑产业工人培训投入,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挂钩的薪酬制度、职务级别。同时,监管部门要强化对施工现场专业技能人才聘用监管,制定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监督管理过程中对新工种人员实名制社保及证书配备的政策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企业予以通报,并计入诚信管理。建议把专业技能工人要求纳入企业资质审查、投标资格条件、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工程评优等行业管理工作要求中,激励企业加强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

办理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