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对社会资本办医发展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议

主办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协办单位:市教委,市医保局,重庆银保监局

建议正文

关于加大对社会资本办医发展政策

支持力度的建议

 

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享受高品质医疗的需求日益提升,社会资本办医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当前社会办医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逐步宽松的办医政策环境密切相关。虽然社会办医取得一定实效,但总体而言总量规模小、发展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社会资本办医发展的问题,特作出分析并提供相应对策,具体建议如下:

一、社会资本办医现状

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国医院共3.4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2万个。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2019年11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与2018年11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181个,民营医院增加1677个。

二、社会资本办医现存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社会办医院难以创建三甲医院。社会办医是医疗卫生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虽已成共识,但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交易结构复杂的过程,导致社会办医依然面临很多困境。从自身来说,民营医院难以获得优质医院的医生和患者资源、不具备投后管理的能力及回报方式受限等;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医疗服务补偿机制不够公平合理、税负过重、社会地位边缘化是造成难以创建三甲的原因。国家应给予社会资本办医同等待遇,在一个共同的公平的平台上,拼水平,拼服务,拼管理,从而促进整个医疗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二)社会办医院难以获得商业保险公司理赔定点医院。各大商业保险公司从控制经营成本、避免过度医疗、减化理赔流程等原因出发,普遍将被保险人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就诊作为基本的理赔条件,使得社会资本办医院一般情况下均被排除在可理赔报销的定点医院之外,造成患者在同等条件下更倾向于选择在公立医院就诊。然而,就医疗技术水平、建院规模、服务质量等指标来看,许多优质的社会办医院与公立医院已比肩看齐,而各大商业保险公司“一刀切”的政策令患者在社会办医院就诊后无法平等获得理赔资格,进而导致“医、保、患”出现三方皆输的局面,无益于社会办医院的长远发展。

(三)社会办医院难以成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或者教学医院。近年来,在国家大力鼓励社会办医和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下,我市卫生行政部门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资本兴办各类医疗机构,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对符合准入标准的社会办医疗机构予以审批。然而,由于国家的相关政策多属原则性规定,目前我市乃至全国对民营医院的发展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都还缺乏配套实施细则,缺乏考核问责机制,导致不少政策无法落地。国家扶持民营医院发展的利好政策频遭“玻璃门”,甚至在某些问题上采取“一刀切”,比如民办医院不得牵头申请市级继续教育项目。

三、发展社会资本办医的建议

一是建议将社会资本办医院纳入政府医疗统一的区域规划,支持社会办医创建三甲医院,对创建成功的由政府给予奖励。建设标准“三甲”医院所需配套的人、财、物等资源相应要求较高,在承担社会公共卫生等方面也有着同样责任。建议政府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将部分项目外包社会资本,降低投资方资金压力,使医院能参与到政府区域规划中去。作为社会服务机构,三甲医院能根据规划具备相应的服务群体,从而更好地生存发展。同时建议对成功申办“三甲”的机构给与一定经济奖励,鼓励社会资本办精办深,降低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的财政压力。

二是建议政府推动商业保险监管机构组织各大商业保险公司认可商业医疗保险在社会资本办医院报销,和公立医院同等准入政策。建议政府推动商业保险监管机构出台针对商业保险公司的指导性政策,鼓励各大商业保险公司加强对社会资本办医院的准入认可,取消对被保险人在非公立医院就诊的理赔限制,制定并共享可被业内普遍认可的高品质民办医院白名单,从而避免造成公立医院医疗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促进社会资本办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是建议允许条件成熟的社会办医院作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或者教学医院,促进社会办医院医教研均衡发展。建议卫健委根据社会办医院的成熟度开放市级继续教育项目的申报,优化继教项目的评审机制,让社会办医院中优秀继续教育项目得以传播,促进全市继续教育均衡发展。

办理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