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0322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一、工作开展情况

市教委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大课堂”、搭好“大平台”、打造“大师资”,不断提升中小学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压实教育主责。把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程,全市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思政课建设问题,组织开展督查指导,统筹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发展,常态化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思政课,把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区县和学校党委班子考核和政治巡视内容,压紧压实各级责任。二是完善课程体系。开展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创优行动,全市中小学建立市级思政课课程创新基地20个,教研共同体1686个,评选思政精品课500余节。开展公民办学校“手拉手”思政课共建行动,紧扣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要求,以寻访革命足迹、抗疫精神、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主题推出实践研修线路13条。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建成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0个,坚持开展市、区级思政课教师全员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8个思政课教师经验案例在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中评为优秀经验案例,并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进行展示交流。

二、建议落实情况

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富有操作性和指导性,针对您提出的“强化思政课关键地位、丰富教学资源、建立教研平台”等4条建议,市教委已认真研究并纳入有关工作,进一步紧盯我市中小学思政课的短板弱项,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为学生成长、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做出新的贡献。主要措施有:

(一)强化指导,凸显思政课关键地位

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教基〔2022〕5号),明确我市抓好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建设、队伍培养等五项具体措施。近年,我委印发《关于调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通知》(渝教基发〔2022〕25号),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周课时标准,一至八年级每周不少于2课时,九年级一周不少于3课时;印发《重庆市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渝教基发〔2020〕32号),明确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必修达到6学分,选择性必修6学分,选修4学分;印发《重庆市义务教育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渝教基发〔2022〕30号),对中小学思政课程教学进行专业指导,进一步规范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印发《重庆市大中小学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实施方案》(渝教发〔2021〕10号),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搭建平台,发挥思政课育人作用

市教委成立由西南大学牵头,重庆市第一中学等12个单位组成的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在省级层面打造一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性研究型工作平台,孵化一批品牌活动、打造一批示范“金课”、产出一批优质课程资源、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全面增强我市大中小学思政育人效果。建立“高校+中学+小学”的思政课一体化市级、区县级教学联盟,打通区域、学段、校际界线,开展一体化理论学习、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活动,构建开放共融的“大思政”格局。召开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研讨会,开展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手拉手”共建行动,全市十余所大中小学思政骨干在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共同开展集体备课会。

(三)拓展资源,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印发《重庆市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重点举措》(渝教宣发〔2023〕1号),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用于学校思政课、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教育活动,设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推出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做优一批品牌示范活动、建设若干综合改革试验区,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汇集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开展2022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全市评选出义务教育阶段思政精品课程55节,高中阶段思政精品课程15节并在重庆市中小学智慧云平台公开展示;开展小学思政课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全市评选出172篇优秀课程教学论文;举办首届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优质课竞赛,全市各区县中小学共打造160余节思政教育优质资源。沙坪坝区“固本铸魂 培育时代新人”德育经验入选国家义务教育治理监测典型地区经验案例。

(四)加强保障,确保思政课落地落实

支持中小学校根据本单位人才队伍发展需要,在各等级专业技术岗位中明确一定比例用于晋升聘用思政课教师,确保使用中高级岗位聘用思政课教师比例不低于本单位教师队伍平均水平;支持从市外引进的高层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专家,使用特设岗位进行聘用,不受用人单位的岗位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建立思政课督导制度,市、区定期开展日常督导视导和专项督导,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对领导班子、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