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0390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菲律宾的经贸合作。2021年,市政府印发《重庆市深化与东盟经贸合作行动计划(2021-2025 年)》,提出提升双方优势产品进出口规模,支持攀华菲律宾(重庆)综合钢铁生产厂及专用港口建设项目,联合多方力量对接菲律宾“大建特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内容。

近年来,我市围绕对外投资高质量发展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搭平台、聚资源、强服务,鼓励支持我市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充分利用RCEP生效带来的机遇,加强与菲律宾经贸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2022年底,重庆在菲律宾投资企业2家,累计实际投资额3449.2万美元;在建工程2个,累计营业额68.88万美元。2022年,重庆与菲律宾进出口总额74.72亿元,同比增长27.1%;服务外包执行额2754万美元。

二、关于所提建议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关于树立一批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赴菲发展的标杆企业,引导带动更多重庆企业赴菲抱团发展的建议。近年来,我市在加大企业赴菲发展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企业参加跨境经营合规与风险防控论坛暨《涉外法律实务指引》发布会、出海讲堂等培训活动,分享菲律宾产业政策、投资环境等信息。二是开展行业促进活动。在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举办了重庆经贸合作交流对接会,菲律宾驻上海领事馆、洪九果品等40余家机构企业开展合作对接。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分别给予攀华板材、洪九果品等企业前期费用、运营费用等政策支持。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开展系列投资贸易促进活动,推动重庆与菲律宾经贸合作更上台阶。一是产业领域。加快推动钢铁产业在菲律宾开展产能合作,适时推进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汽摩、通机、农机企业设备及技术输出,深化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合作。支持重庆企业在菲打造特色水果等种养产业基地、加工基地。同时,支持教育、医疗等其他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二是贸易领域。加大重庆汽摩、通机、农机、电子通讯等优势制造业产品出口力度。加强与菲在农业产品进口贸易合作,依托境外采集中心,重点扩大菲律宾椰子油、橡胶、鱼虾、糖及糖制品、菠萝、柑橘类水果等农产品进口。

(二)关于打造一批“一带一路”倡议同“大建特建”规划融合发展的样板工程,政策覆盖支持项目建设及运营全过程的建议。近年来,我市以工程设计咨询类企业为先导,积极开拓国际新型基础设施市场,推动对外承包工程转型升级。2022年,我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国家承包工程新签项目数分别占全市77.4%、45.3%,项目合同额分别占全市83.9%、67.0%。我市对外承包工程由劳务输出、单一承建发展为设计建造、工程总承包等复合型承包模式,带动了技术、标准、认证“走出去”,涌现出一批鲁班奖项目,如:中冶赛迪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钢铁项目、中交二航局中马友谊大桥项目、中交二航局承建关键部分的港珠澳大桥项目。重庆外建援建利比里亚埃博拉诊疗中心仅用21天建成,被誉为“中国速度”,并被国家七部委联合表彰。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从贷款贴息、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工程设计、咨询对工程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推动由建设施工为主向投融资、设计咨询、工程建设、运营服务的综合优势转变。聚焦菲律宾铁路、机场、水运集装箱码头及市政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鼓励交通开投集团、重庆外建、中冶赛迪等企业赴菲律宾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工程。

(三)关于评选一批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白名单企业,结合项目产业特性制定“一企一策”政策支持的建议。近年来,为支持企业“走出去”,我市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一是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市商务委制定《重庆市对外投资合作项目申报指南》,对境外项目产业的前期费用、运营费用、贷款贴息、劳务人员外派费用、人员保险等9个事项给予支持,2022年,累计支持15家企业、26个项目。二是创新金融政策支持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支持力度,2022年累计53家企业跨境商业贷款85笔7.36亿美元,3家企业内保外贷4笔3400万美元。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印发了《关于金融外汇服务外资外贸稳总量优结构的实施意见》,安排部署了17条具体措施,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三是聚焦市场主体诉求。通过走访调研、不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政策宣讲会等形式,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如:会同重庆外汇管理部、市税务局联合举办“送政策 办实事 携手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政策宣讲会,并发布“‘走出去’政策服务包”等。

下一步,市商务委将在培训会、投资促进、出海讲堂等活动上宣传更多金融产品,不定期组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融资支持。同时,将筛选一批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重点企业,会同银行、中信保等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金融支持方式,结合项目产业特性,有针对性提供融资方案,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