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427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一、工作开展情况
实行上级医院帮扶下级医疗机构工作,是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针对上级医院帮扶下级医疗机构工作存在的难题,市卫生健康委按照抓改革突破、创新制度的思路着手解决。
(一)全面推行医共体上下级用药衔接工作。为破解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不衔接问题,满足群众就近用药需求,保障慢病患者康复期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得上药,切实减轻患者往返大医院开药负担。2019年以来,重庆市按照推进医共体统一“管理考核、用药清单、药品配备、药品配送、药学服务、信息管理”六个方面为主要工作路径,连续3年印发专项工作方案,分3批次稳步推进,将慢性病用药衔接覆盖病种由6个扩展到10个,实施范围由4个区县扩大到40个区县全覆盖,切实满足了群众就近用药需求。目前,全市各区县已经实现区县内多个医共体共用1张慢性病用药衔接清单。各区县医共体牵头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药品占清单药品比例已逐步提升至93%、59%。通过统一清单、统一配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配备了一批原研药,进一步优化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用药结构。
(二)建立医共体资金设备统筹管理制度。一是设立医疗发展“双资金池”。由区县主导建立“基层卫生发展资金池”,按一定比例提取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医疗服务收入,整合财政补助的运行、建设等资金,统筹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改造、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偏远乡镇绩效补助等支出;建立由区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资、区县政府补助的“技术协作服务资金池”,统筹用于人员上派下挂和开展远程诊断、会诊等费用,为基层硬件建设和医疗卫生技术下沉提供有力资金保障。二是建立医共体医保总额付费模式。出台实施《重庆市医疗共同体医疗保险总额预算下的总额控制付费管理办法(试行)》,以医共体为单位,实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医共体内成员单位间对同一医疗保险险种、同一基金类型的报销指标可调剂使用,解决分级诊疗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额度不足的问题,有效保障向下转诊病人报销指标。三是构建医共体医疗资产设备统筹调配制度。试点区县成立医共体事务管理中心,统筹医共体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产管理和财务收支管理,按照资产处置相关规定,对设施设备实行统筹调配,将医共体内闲置设施设备流转到急需的医疗卫生机构,实现资源共享。
二、下一步打算
为进一步做好上级医院帮扶指导下级医院工作,市卫生健康委将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为上级医院专家到下级医疗机构开展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一)强化帮扶工作管理。继续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进一步细化明确帮扶目标,每个受扶医院每年至少新增新技术新项目5项,受扶医院为下派专家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办公、生活等保障。
(二)试点资源分级下沉。开展医联体规划建设,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选择部分区县,以医疗、运营、信息一体化管理为基础,专家、号源和床位资源下沉,共享检验检查、病理、消毒供应等医疗资源,以高水平外部协作医院为支撑,构建城市网格化服务新体系。开展医联体绩效考核,促进医联体建设单位权责、资源、业务和机制协同,形成资源整合、分工协作模式并持续优化改进,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三)优化乡村医疗资源配置。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部署,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建设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优质高校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四)加强上下级用药衔接。要求各区县根据诊疗需求,适当提高药品配备率。在药品供应方面,鼓励医共体开展药品统一配送、代收代购、临时借药。强化对基层医院药学帮扶,开展合理用药培训、药学帮扶和处方审核。
(五)探索处方规范流转。选择部分区县探索电子处方审核及流转框架下的医共体上下级用药衔接模式,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药品配备方面的短板,满足患者个性化用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