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西部碳金融与环境资源交易中心的建议

主办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市金融监管局,人行重庆营管部

建议正文

关于打造西部碳金融与环境资源交易中心的建议

 

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碳金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2022年2月川渝联合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要求加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川渝金融合作,强化区域金融机构高质量集聚,推动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作为西部地区唯一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城市,重庆市近年来碳交易市场逐渐成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打造区域性碳金融与环境资源交易中心的条件。同时,重庆打造西部碳金融与环境资源交易中心,不仅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重庆抢抓发展机遇、推动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有效途径,意义十分重大。

一、重要意义

一是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低成本减排。碳金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从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的转型,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形成具有区域环境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综合性交易市场,打造区域性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将服务西部地区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吸引国内外投资,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西部碳金融与环境资源交易中心作用下,金融资本直接或间接的对开发碳资产的项目和企业进行投资,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驱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提供强大的融资动能,引领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实现产业升级。

三是为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提供有效激励。碳金融将增加高科技产业以及服务业的比重,有利于促进负排放技术等研究,鼓励协同减排相关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推动低碳领域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

四是依托产学研合作模式,培养专业队伍。以建设碳金融与环境资源交易中心为契机,甄选我市低碳环保领域的优秀科技人才,组建低碳专家智囊团队,为碳金融工作的推进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国碳市场开市后重庆碳市场发展空间受限。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电力、化工、建材等8大行业年排放2.6万吨以上的重点控排企业需纳入全国碳市场。重庆纳入全国市场的30家企业中,有18家是原区域市场的控排企业。2019年约有3800万吨排放,占试点排放量的36%。随着主要控排企业转入全国碳市场,地方市场的发展空间将受到影响。

二是交易产品种类和形式的创新能力不足。目前,重庆试点碳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仅为碳排放权配额和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且CCER备案和签发流程已经于2017年暂停,市场上可用于控排企业履约的CCER品种较少,不利于碳市场的多层次发展。从交易产品的形式来看,其金融属性受金融监管政策和碳市场交易规模等因素限制,目前重庆市碳交易市场交易标的均为现货产品,缺乏如碳金融衍生品等丰富的市场衍生服务产品供控排单位选择。

三是缺乏专业化技术支持与人才储备。碳金融要求从事机构、个人具有传统金融之外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资质,而我市目前各金融机构从事信贷、保险等金融业务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节能、环保、低碳相关知识,不能科学地判定碳金融效益和风险,而低碳环保领域技术人员又缺乏金融知识储备,抑制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制约碳金融发展。

三、意见建议

一是持续推动碳市场扩容增量。稳步扩容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扩大参与排放主体,推进“碳惠通”CQCER交易增量增效,助力“碳汇+”产品价值变现,探索用能权、用水权入场交易。在巩固完善我市碳交易市场的基础上,争取政策协同机制支持,与四川省在自愿减排量交易方面探索交易合作,积极建设“立足重庆、川渝联动、服务西部”的区域性绿色交易市场,不断提升我市碳市场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力。

二是探索多元化环境权益交易。健全完善环境权益交易机制,将生态保护补偿与绿色金融发展有机融合,借助市场化、多元化的补偿手段,使得环境的正外部性内生为生态保护者的收益,为生态保护项目投资者拓展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产品优势,创新绿色融资模式,通过机制设计满足投资者对收益性和风险管控需要,例如将生态补偿相关指标与绿色债券利率挂钩,提高项目的融资可获得性,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探索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与模式创新,盘活碳资产,拓宽生态产品变现渠道,为金融创新提供更丰富的场景和更有利的条件,激发全社会对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三是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支撑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展现有碳交易平台功能,做大做强重庆市碳交易市场;适时推广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业务,探索建立西部跨省市的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交易机制;建立健全我市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对接金融机构贷款发放和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助推经济社会实现双碳目标,带动企业绿色转型;依托“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等机构,构建“西部环境资源交易平台”,形成具有区域环境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综合性交易市场,打造区域性环境权益交易平台,服务西部地区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甄选市内外低碳环保领域的优秀科技人才,组建低碳专家智囊团队,为我市双碳工作的推进和评估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通过专家团队,从评估对象、评估内容、评价方法等入手,研究建立双碳相关第三方绩效评估工作机制,探索开展我市碳交易绩效评估、企业碳核查结果与碳减排措施的第三方绩效评估工作,指导做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的碳排放影响评价。同时加快机构建设,为重庆地方碳市场专业化建设运营及碳金融蓬勃发展提供支撑。开展相关培训业务及认证,形成专业化培训体系,为我市双碳工作开展提供支撑。

办理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