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市建筑业能源供应低碳转型发展的建议

主办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

建议正文

关于加快我市建筑业能源供应低碳转型发展的建议

 

根据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要求建筑节能、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水平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能结构和方式更加优化,可再生能源应用更加充分;绿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绿色低碳运行初步实现。重庆市作为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理应再次抓住机遇,理清技术优势,充分实现资源能源因地制宜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可再生能源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在推进城乡建设生态发展的同时,实现城乡建设领域能源应用的低碳化转型,推动全社会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

一、国家关于低碳发展的要求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由此拉开了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和推动。2021年10月,《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继出台。2022年6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对城乡建设领域实现碳达峰的工作原则、主要目标、工作内容、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并确定了建筑业低碳发展的主要方向——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优化城市建设用能结构。

二、我市建筑业能源消耗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社会能源消耗现状与问题

当前,我市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2021年重庆火电发电量占比超过72%;而全社会能源消耗占比中,建筑能源消耗约为1/3多。由此可见,建筑业已然成为了全社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关键对象,实现建筑业能源供应的绿色低碳发展,将有利于我国碳达峰目标早日实现。

(二)建筑能源消耗与节能工作推进

建筑能耗是指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包括供暖、空调、照明、热水、家用电器和其他动力能耗。其中,以供暖和空调能耗为主,占建筑总能耗的50%至70%。在2022年的连晴高温下,重庆市各地均发出节约用电倡议书,呼吁全社会节约用电,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关闭不必要的空调开启、商场娱乐场所错峰营业等,可见建筑中空调系统的用能对于全社会的正常秩序已经起到了关键影响。如何合理优化能源供应,保证建筑空调需求情况下,削减电力供应紧张趋势,已经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江水源热泵技术应用现状

针对建筑中供暖空调系统的能源供应优化,我市早在十年前就已经结合到重庆的资源、气候特点,开始了建筑供暖空调系统能源供应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如下的发展特点。

一是资源优势突出。重庆地域内江河纵横,水网密布,地域内水资源总量年均超过5000亿立方米,其中由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流经重庆地区的入境入水形成的地表水约4600亿立方米。

二是气候匹配性强。重庆长江及嘉陵江河段夏季水温在19-26℃,冬季在9-16℃之间变化,由于冬季江水温度不太低,夏季水温也不太高,有利于水源热泵机组运行及获得比较高的运行效率。重庆地处夏热冬冷地区,普遍存在夏季制冷、冬季取暖的民生需求。而江水源热泵与家用房间分体式空调器相比节能在40%左右,与常用的集中空调相比,夏季节能在15-40%,冬季节能在40-50%。

三是产业发展成熟。早在“十一五”期间,就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中的“水源地源热泵高效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研项目,编制形成了重庆市《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标准》《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先后建成江北嘴CBD、弹子石CBD 、水土工业园区3大集中应用示范片区等区域集中供冷供热项目,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和产业发展积淀,是全国最早开始江水源热泵技术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四是技术应用效益明显。在过去的十年间,已完成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600余万平方米。在最早实现江水源热泵技术集中冷热能源规模化供应的江北嘴CBD项目中,历经8年建设时间,完成总共三期江水源热泵工程项目,实现了较常规能源系统减少电力设备装机容量52009KW,减少CO2排放量14383.5吨,减少粉尘排放量9994Kg。夏季可减少26198131KW·H电量,按照现有发电厂发电耗煤计算,节约的电量折合成标煤可节约用煤10479吨,节约用水10.48万M3,减少CO2排放26120吨,减少SO2排放786吨,减少粉尘排放7126吨,减少NOX排放393吨,相当于在江北嘴种植了33公顷的森林。

(四)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江水源热泵技术的应用涉及到资源、地理等环境因素,需要综合考虑规划布局、功能分布等管理因素,还涉及到投资增量、环保效益等技术经济问题。

为了促使技术的合理、可行应用,需要结合到城乡建设的整体发展,充分利用到资源、地理优势,在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布局方面将清洁能源供应纳入进行整体考虑,这需要考虑到城市建设发展中如何实现资源共享与统筹布局的问题。

江水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因此,资源特性对其应用效果起到了关键影响。虽然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针对于项目的具体应用开展了局部的资源特性研究,但如要大规模推动该技术在全市范围内应用,还缺乏对于全市流域内江水资源的热工特性的掌握,以及结合到地理分布如何构建资源利用技术体系的问题。

推动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还需要结合到技术特点、应用特点,保证技术应用效果,考虑行业、产业的发展,如何催生、发展、壮大地方产业,形成建筑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规模化应用过程中,基于其投资高、收益慢等特点,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政策支持、经济激励机制等问题。

三、加强我市江水源热泵技术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强规划统筹和管理服务。将可再生能源应用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进行可再生能源专项应用规划,纳入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片区发展的建筑供暖空调能源供应体系,从城市建设层面形成统筹布局和考虑。组织相关资源、航运、规划、生态环保、城乡建设等管理部门,做好管理协调,明确江水源热泵技术应用过程中涉及的航运、取水、水利等各环节的管理服务职责,做好项目规划、布局中水资源合理、高效、生态利用的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的管理服务。

二是进一步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组织相关部门,切实开展水源、地理特征的勘查评价工作,搞清水文、地理的基础数据,完善适宜于工程应用的水文资料、地质资料数据库。组织相关科研单位,开展资源、地理分布特征相适宜的江水源热泵应用的取水、处理、输配等匹配的技术体系研究,形成适宜于不同类型项目、不同资源特性的高效低碳成套可选技术库,构建江水源热泵系统在规划阶段的适宜性分析方法、江水源热泵技术节能减碳效益分析方法,便于规模化应用。针对重庆的气候特点,开展可再生能源应用高效管理技术研发,构建系统性的管理技术体系。

三是发展壮大地方专业技术产业链。围绕江水取水、水质处理、管网输配等工序,发展以江水源热泵应用为核心的地方产业,研发高效生产设施设备,培养高技术专业人才,催生高技术生产力产业发展。围绕技术适宜性匹配发展,发展以地方可再生能源适宜性分管理为主的生产技术企业,研发具有专项技术特征的分析、管理方法,构建高效、快捷、自主知识产权数字化分析、管理工具,促进高新技术行业的应用发展,催生特许经营、能源托管等市场化模式,提升建筑能源管理水平。

四是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围绕江水源热泵技术应用中的投入较高问题,在保证生态环保效益的前提下,研究出台涉及到水资源、能源利用的相关费用优惠政策,形成政策层面的发展支持。修订《重庆市建筑节能条例》或出台《重庆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在其中建立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长效机制。结合绿色金融,建立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交易机制,通过绿色证书市场化交易补偿,逐步将现行财政补助模式转变为绿色证书收入的新型机制,同时与碳交易市场相对接。

办理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