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的建议

主办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市金融监管局,市林业局,人行重庆营管部,国网市电力公司

建议正文

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成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好与坏,事关美丽中国建设全局。2022年2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宏伟目标。同年10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进行了安排部署,其中明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共建绿色低碳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先行区”。2020年以来,川渝两地累计签订落实生态环保协议90余项,形成了跨省联合河长制、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长江流域川渝横向生态补偿等一批典型示范效应,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取得了积极进展。

目前,对标更高标准的美丽中国先行区目标,仍存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复杂艰巨、生产生活全面绿色低碳转型难度大、政策标准尚未完全统一、生态环保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效益不强等问题。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是一项开拓性、系统性、复杂性工程,需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开展美丽中国先行区顶层研究设计

当前,四川省已经发布《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围绕空间格局、美丽家园、绿色经济、宜人环境、自然生态、生态文化、治理体系等7个方面进行了谋划部署。建议会同四川省深入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中国先行区相关理论体系研究。对标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打造绿色低碳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及我市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等目标要求,研究分析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内涵和目标指标,分阶段、分领域设计我市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的中长期“路线图”。编制出台我市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实践的指导意见或方案,明确分阶段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

二、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共建共保

联合推进“六江”生态廊道建设,加强毗邻地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加快华蓥山、明月山、大巴山等山脉生态修复,推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深化河长制合作机制,落实长江流域川渝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加快琼江、铜钵河等流域治理,推进涪江水环境治理试点,共同应对夏季臭氧、冬季PM2.5污染,深入推进川渝“无废城市”共建共享,积极争取国家在成渝地区开展“固废利用”“无废集团”试点,推动毗邻地区固体废物设施共建共享和跨省市协同应急处置。联合做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加强跨界重大规划、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会商,加快出台实施玻璃、陶瓷、养殖废水等成渝地区污染物排放标准。

三、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联合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共同研究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建立健全联合行动推进机制,共同探索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更多创新举措。加快推进川渝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基地建设,推动川渝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绿色工程研究中心等挂牌运行,积极打造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建立能源、建筑、交通、制造和农林等主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和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形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示范效应。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转化为公民自觉行动。

四、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协同创新合作

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重大科技问题,联合制定跨界水体、PM2.5和O3协同控制、碳达峰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清单,协同争取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支持,开展区域性、流域性、持久性环境问题联合科技攻关。围绕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争取一批“国字号”创新资源落户川渝,共同打造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做强生态环保技术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合力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学术、科普、人才和智库体系,建立联合申报和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工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五、培育壮大生态环保产业

共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节能环保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区域环保产业集群化、融合化。大力扶持节能环保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协同带动作用,快速提升节能环保技术创新能力。协同开展成渝地区节能环保产业统计调查,制定统一的生态环保产业相关规范标准和跨区域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共同发起设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环保产业发展基金,推动区域绿色金融与节能环保产业协同发展,拓宽节能环保企业融资渠道,推动将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纳入融资质押担保范围。

办理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