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高校创新成果对接市场需求转化机制的建议

主办单位:市教委

协办单位: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大数据发展局

建议正文

关于建立高校创新成果对接市场需求转化机制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是世界竞争发展的需要,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的竞争愈来愈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数量、质量和转化速度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程度及其市场占有率的竞争。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但大多未能转化成有效市场动能。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政策支持鼓励、创新成果能落地生产、企业产品能推向市场,三者条件完全具备才是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高校是科技创新成果的聚集地,目前我市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在高校、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均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端存在的问题

1.高校创新成果不接地气。多数科研成果属于“成果论文”“职称论文”,未能抓住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无法有效落地实施。

2.项目成熟度不足。项目大多数处在实验室理论研究阶段,不能快速有效产品化、产业化,应用或研究周期长,投入成本高、市场风险大。

3.高校管理机制不灵活。面对活跃的市场需求,大多不能及时改革创新合作思路,资金和人才管理不能适应市场现状,导致获取企业投资受限制、人才交流受限制,从而限制了创新产品的研发进程。

(二)企业端存在的问题

1.高校创新成果转化程序繁复。高校创新成果一般属于国有资本,而以国有资本作价持股手续繁复、决策周期长、退出难,企业往往需要快速市场化,快速效益化,对创新成果的国有属性股权持谨慎态度。

2.企业缺乏科研经费投入。科研投入往往需要企业经营者具备非凡的“情怀”,能坚持长期投入科技创新这种高风险项目,而且科研经费投入往往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持续不断投入经费,一般企业难以支撑。

3.企业缺乏科研平台,科技创新需要资金、人才的全面参与,需要大量的学术交流、科研设备的支撑,而一般企业均不具备科研能力。

(三)政府端存在的问题

1.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平台和专业人才缺乏。目前政府和高校都缺少专业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缺少专业人员深入、持续性、实质性的项目指导服务。

2.尚未解决企业需求和高校成果信息不对称问题。成果转化缺乏较为成熟的信息交流平台,导致市场应用渠道不畅,成果转化为产品缺少稳定的应用场景、企业订单,供项目落地实施。

3.政府部门职责交叉,业务开展缺乏针对性。各相关管理部门关于成果转化及上下游链条相关业务所开展的工作内容多有重复,例如创业孵化器,各类创新选拔比赛等较多,但成果转化服务少,针对性不强,未能真正对成果转化提供有指导意义的、持续深入的服务。

二、几点建议

(一)建立跨高校院所的市级新型中试研发平台。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整合部门资源,搭建高效能的统一平台,建立跨高校院所的市级新型中试研发平台,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建中试孵化基金,对科技成果进行中试和产业化培育,实现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合作共赢。

(二)加快推动一批科技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实施“科技兴渝”品牌活动,集中推动一批有引领作用的科技产业项目加快落地,推动科技产业特色化、高端化、差异化发展,提供成果转化范本,提振高校创新成果转化信心。

(三)搭建成果转化数据库,打通信息壁垒。在创新教育、科技研发、创业指导、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企业产销各环节中建立企业反馈、政府指导、高校创新“三位一体”信息循环机制。打通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信息壁垒,创建大数据库,建立企业需求申报,高校科创成果发布的双向信息平台。定期组织成果发布会,企业、高校双向选择,政府部门跟踪服务。

(四)创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机制。在获取资金、资金使用、人才管理等方面建立更为灵活有效,适应市场需求的专门管理办法,突破政策壁垒,打通高校科研渠道。重点科研项目可以采取高校项目申报,企业赞助支持,科研人员入企业,企业全程参与攻坚的机制。

(五)打造一批专业服务人才队伍。培养一批为创新成果转化服务的专业性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简化转化流程,推动“制造+研发”深度融合,争取在一定时期内实现规模总量、质量效益、科研创新“三个突破”。                 

办理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