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085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民宿,作为近年来依托旅游而发展起来新兴业态,是指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
一、重庆民宿发展历程
民宿根据所处地域的不同,可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我市民宿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2年以前):2012年以前,农家乐是我市中心城区较为普遍和流行的旅游休闲形式,其经营者为当地农村居民,主要以提供当地农产品、餐饮服务为主;游客在乡村环境中品尝天然农家菜,并参与体验式的农耕活动。这段时间的农家乐主要经营餐饮和娱乐项目,也有部分农家乐提供住宿服务。2011年,国内萌芽了一些互联网短租平台,如途家网、蚂蚁短租等,重庆民宿也在此阶段进入孕育期。第二阶段(2012-2016年):人们旅游出行不再将入住星级酒店作为唯一的选择,入住有着当地浓郁特色的民宿成为一种新趋势,重庆民宿在数量上出现明显增长。2012年是重庆旅游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全市旅游者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创新高,增幅均比上一年增长超过30%。2015年,民宿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吸引了资本的进入,促使民宿发展进入快车道。第三阶段(2017年至今):在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影响下,重庆被贴上“网红”城市标签。在2017年和2018年,短视频APP抖音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民宿相关视频中,重庆均排名第一;播放内容关键词主要有洪崖洞、解放碑、李子坝轻轨站等。在此阶段中,重庆民宿进入爆发期。
二、我市民宿管理工作情况
近年来,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视民宿产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一)明确牵头部门,完善监管机制。市政府明确市商务委作为市民宿产业协会的主管部门,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文化旅游委等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对民宿进行监督管理,共同加强对民宿的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消防设施、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进行监管。
(二)出台政策依据,明确目标要求。近年来,市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利用城乡闲置资源发展旅游民宿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强化农旅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农业基地,农村自然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推出一批森林人家、民宿产业、乡村酒店、生态庄园等特色配套业态”;明确提出“培育形成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品质化旅游民宿体系,助力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2021年底,市文化旅游委、市公安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旅游民宿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通知》(渝文旅发〔2021〕242号),就推动旅游民宿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提出四个方面的指导意见。2022年底,在我委的支持下,市民宿产业协会制定了《重庆民宿分类与评定》标准,并通过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下一步,我委将指导市民宿产业协会尽快出台民宿评定细则,规范我市民宿产业发展。
(三)凝聚工作合力,推动规范发展。市商务委一方面充分发挥市民宿产业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争取市市场监管局支持,指导市民宿产业协会编制《重庆民宿分类与评定》标准并于2022年11月正式发布;制定奖补政策,鼓励民宿经营单位参与重庆民宿分类与质量评定工作,对新评定的高等级民宿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民宿“哨点”作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各区县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民宿对“六保”“六稳”、乡村振兴具有较大推动作用,南岸区、渝北区、长寿区、大足区、武隆区、江津区、巫山县等已把民宿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乡村产业项目、乡风文明建设、自然环境美化等作规划、搞试点、出政策,打造别具一格的特色民宿,初步形成一批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新亮点。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与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着力规范和推动民宿产业健康发展。一是督促市民宿产业协会尽快编制完成《重庆民宿分类与评定细则》,强化标准宣传推广,抓好政策引导,推动全市民宿产业规范、健康发展,提升重庆民宿的知名度、美誉度。二是进一步加强民宿管理,积极会同公安、消防、住房城乡建设、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强化治安、消防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共同推动OTA平台降低费用,助力全市民宿产业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