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021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近年来,我委会同市级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全力支持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建设和发展。
一是全面强化两级联动。为推动技能型社会各项任务实施,我委在部市共建文件中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积极支持有基础、有意愿的地方先行示范,打造样板,与万州、黔江、忠县等区县建立了协同推进机制,“一区一案”编制落实方案,“一区一策”给予差异化支持,逐项推动区县落实主体责任,共同推动区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是积极给予财政支持。持续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认真落实高校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等学生资助支持政策,对有关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给予倾斜。对中职涉农专业实行免学费政策,涉农专业学生分配国家助学金的比例为40%。对定向招收的农村全科教师等免学费和住宿费,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发放补贴等留住更多人才。
三是不断推进法制建设。制定《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教育地方立法,2022年9月,我委已向市政府申请将《办法》制定项目纳入2023年市政府立法计划预备项目。
四是强化人才培养培训。实施高素质农民能力提升计划,5年内培育高素质农民10万人左右。市人力社保局、市乡村振兴局等19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劳务品牌建设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支持开展“巴渝工匠”等打造一批劳务品牌。积极支持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办涉农类相关专业,为农业发展储备人才,目前全市有32所职业院校开设涉农专业25个,在校生1.2万余人。启动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对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实行全链条一体式帮扶。引进培育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选派市级、区县科技特派员给予技术支持,成立18所脱贫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市级基地学校以及广泛开展面向“三农”、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技能培训等,全市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达26.5万人,农村致富带头人2万人、认定4000人,就近就地培育乡村技能人才。
五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印发《重庆市特殊人才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办法(试行)》等文件,优化特殊人才职称申报条件,增设正高级职称、畅通评价渠道、坚持科学评价等深化农技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开展职称评审工作。2022年新增农业技术职称申报条件3条,特殊人才通道评出农业技术高级职称6人。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市级有关部门,按照您的意见建议,持续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接续助力乡村振兴,精准对接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需求,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推动涉农职业教育发展,继续办好涉农中职教育,加快筹建农业类高职,推进涉农专业建设。支持职业院校在基础条件较好的主城新区、“万开云”板块、川渝毗邻地区等区域布局分校区,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紧跟产业链发展走向。不断健全协同推进机制,在政策制定、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保障。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整体提升办学育人水平,推进涉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是持续加快立法,完善法制建设。加快推进《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教育地方立法,拟在《办法》草案中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形式,加强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立法保障。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发布涉乡村振兴专业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
三是优化人才培养,赋能乡村发展。以实施职业教育提质领跑行动计划、“双高”“双优”领航计划等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技能培训,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积极开展“乡村工匠”创建工作,支持认证、建设一批“乡村工匠”大师,培育乡村工匠产业园,带动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稳定就业、精准就业、高质量就业,推动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四是健全评价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工作措施,不断健全农技人员人才评价体制机制,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更好服务我市乡村振兴。开展脱贫劳动力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效果评估,启动技能培训改革,根据培训认证情况和就业情况实施补贴,将培训和就业、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鼓励更多的优质培训资源参与培训。
五是坚持问题目标双导向,破解发展难题。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政府、企业、学校、园区、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推进实体化运作。按照“两个只增不减”的要求,持续做好教育经费保障工作,进一步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立足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市情,指导职业院校同有关区县共建一批乡村振兴学院、“新农学校”“田间学院”,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菜单式实用技术和产业发展管理培训,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