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实争先立潮头——重庆市检察机关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纪实

日期:2024年03月12日 来源:“重庆检事儿”微信公众号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画卷在华夏大地徐徐铺开。

  “更加有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巴渝大地一派蓬勃生机,重庆市委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创新高效能治理,现代化新重庆阔步前行。

  中流击水,奋楫者先。2023年,新一届重庆市检察院党组持续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锚定“持续走在全国先进行列、奋力打造检察工作现代化西部先行区”目标任务,以凝心聚力之姿迈出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坚实步伐,以唯实争先之举交出服务现代化重庆建设的高分报表。

  这一年,“着力推动‘四个系列行动’,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高质效办案实绩”入选重庆市第一批主题教育工作典型案例,47个案(事)例被最高检或国家部委评为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21篇法律文书被最高检评为优秀法律文书,案件质量评价指标居全国前列,检察工作报告赞成率创历史新高。

  为大局服务“有力”

  ——唱好川渝检察“双城记”

  把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个市委“一号工程”作为全市检察工作总抓手总牵引,引领重庆检察工作迈出新步伐、见到新气象。

  “重大项目联合保护、重要案件协调联办、重大活动联合开展”,2023年最高检专门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意见》,川渝检察机关协同推进落实,建立协作机制106项,在经济金融、交通物流、生态环保等领域协作办案120件……以法治之力护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走深走实。

 

  2023年5月16日,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与成渝金融法院联合会签《共建工作机制框架协议》。

 

  “跨省域开展金融检察监督没有先例可循,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重庆市检察院五分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院履行对全国首个跨省域管辖的专门法院成渝金融法院的法律监督职责。去年以来,已会签《共建工作机制框架协议》,建立联席会议、金融公益诉讼、常态沟通协作、风险隐患排查等5方面9项合作机制。

  “前不久,我们远程指导成都铁路运输检察院办理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民事检察监督案件,促成双方达成和解,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该负责人介绍。

  “跨界”污染治理,也离不开“一盘棋”思维。5万余吨固体废物压滤污泥被跨省运输,大部分非法倾倒、掩埋在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支流附近,造成周边环境污染。去年,重庆市检察院一分院对龙某某等人、四川省德阳市某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杨某某提起公诉,并与四川省遂宁市检察院协作,共同向案涉企业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规范处置固体废物。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庆市检察机关部署开展“安商护企”“百企千家•惠民有感”系列专项行动,联合出台高质效办好经济犯罪案件10条措施,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308人,清理涉企刑事“挂案”102件,办理涉企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462件,为企业挽损7600余万元;联合四川省检察院、会同两地司法局会签的《川渝涉民企社区矫正对象赴外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等机制,更是实实在在帮助了两地一些企业纾困解难。

  “今年,重庆检察机关将扎实开展最高检部署的‘检察护企’‘检护民生’等专项行动,用司法保障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持续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时侠联表示。

  为人民司法“有感”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我相信检察机关,相信各位专家,接受不立案的处理结果。”去年4月,重庆市检察院举行立案监督案件公开听证会,经过检察官、刑法学教授、法医专家、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等充分释法说理,曾对丈夫的猝死原因纠结不已的李芬(化名)彻底释然了。

 

  检察长公开听证办案让公平正义可感可知。

 

  不久后,南岸区检察院对该案依法作出不予监督的处理意见,并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民事赔偿协议,协调减免相关费用,让独自撑起家庭的李芬尽快走出阴霾。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过去一年,重庆市检察机关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三级院领导干部带案下访接访3002件,包案化解首次信访案件489件,向涉案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2100余万元,打通信访法治化和纾困解忧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始终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重庆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

  涪陵榨菜、巫山脆李、奉节脐橙、梁平柚、城口老腊肉……一连串让人津津乐道的巴渝农特产品,与一个通用法律名词息息相关,那就是——地理标志。

  2023年,重庆市检察机关部署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专项工作,通过摸底调查,对一批地理标志商标和公用品牌加强检察保护,“涪陵榨菜”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去年8月,涪陵区检察院通过办理一起外省制造、网络销售某品牌“涪陵榨菜”案件,不仅实现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终端的全链条打击侵权行为,更通过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推动加强“涪陵榨菜”地理标志保护,促进当地榨菜产业健康发展。

  “可以说,此案的办理擦亮了‘涪陵榨菜’这块‘金字招牌’,有助于提高品牌的市场竞争力”,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销售总监刘璐妍表示。

  为法治担当“有效”

  ——让老百姓更有司法获得感

  “不可能那么巧,这里面肯定有鬼!”2022年3月,越想越觉得蹊跷的廖大爷一家人来到开州区检察院。

  3年前,廖大爷的女儿因交通事故不幸去世。肇事司机张某一直拒绝赔偿,廖大爷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张某连带赔偿共计49万余元。

  为了“金蝉脱壳”,张某与亲戚黄某串通签订“借贷合同”企图逃避执行。去年1月,经该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当地法院以拒不执行判决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1年。

  廖大爷的遭遇并非个例。虚假诉讼案件发现难、查证难、立案难,针对于此,重庆市检察机关去年持续开展虚假诉讼专项监督,办理相关案件428件,起诉虚假诉讼犯罪16人,让打“假官司”者付出“真代价”。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各领域法律监督工作有了新进展——刑事检察优中有升,民事检察稳中有进,行政检察实现突破,公益诉讼精准规范,检察侦查机构专设、案件翻倍,依职权监督案件数同比上升96.2%。

 

  2023年5月,检察机关开展“与民同行点亮生活”主题宣传活动。

 

  “从数据上看,刑事案件无罪判决率、纠正漏捕漏诉率、民事行政监督改变率、公益诉讼法院支持率等指标位于全国前列,特别是行政检察这一‘短板’也在补长。”重庆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笔钱对我太重要了!”从煤炭公司离岗后,向师傅因职业病被认定为工伤,由于该公司未足额参保被社保中心拒付工伤保险金,他提起行政诉讼又被法院驳回。接连遭受打击,向师傅找到检察机关申请监督。

  “顺藤摸瓜”,重庆市检察院二分院依法开展调查取证,推动这起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并制发检察建议促进该类案件诉源治理。该案去年被最高检评为“行政检察与民同行”典型案例。

  过去一年,重庆市检察机关实施“穿透式”监督,常态化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化解行政争议案件464件,其中十年以上的“钉子案”就有65件。

  为重庆添彩“有为”

  ——推动检察品牌实力“出圈”

  “同学们,让我们伸出手,‘擦掉’垃圾污水,还河道一片碧绿好不好!”前不久,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检察院长江生态检察官办公室宣传教育展厅里十分闹热,40余名中学生来此“打卡”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是重庆首个长江生态检察官“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办案基地,在重庆市检察院四分院的统筹指导下,持续推进形成的“一体化履职+大平台协作+沉浸式普法”的生态检察新模式,令人印象深刻。

 

  2023年3月10日,重庆市合川区赵家渡水生态公园增殖放流活动,开启长江增殖放流向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放流的重大转变。

 

  无独有偶。乌江支流大溪河畔,重庆市检察院三分院、武隆区检察院联合多家单位在某矿山闭坑原址设立生态修复示范点,探索集打击犯罪、法治教育、惩治破坏和注重生态修复为一体的多元司法生态修复新模式,让治理的“痛点”变为了示范的“亮点”,原先因露天开采石灰岩而遍地疮痍的碎石坡,目及之处已是一片青绿。

  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是近年来重庆市检察机关助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2023年,重庆市检察院出台《深化改革推进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实施意见》,调整优化全市44个长江生态检察官办公室,明确11项具体深化改革工作任务,强化数字赋能等举措,让长江生态检察官履职范围更广、触角更深、多跨协同更紧密。

  依托该制度,全市检察机关去年共办理破坏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987件、公益诉讼案件1019件、民事行政监督案件57件,追偿生态修复金1500余万元。

  品牌之道,贵在久久为功。

  “莎姐”,是重庆市检察机关十余年如一日精心培育的“金字招牌”,曾获40余项国家级荣誉。2023年,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将其升级为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品牌,并在全市广泛开展“莎姐守未”专项行动。今年初,主题教育中央第八巡回指导组一行在长寿区检察院调研时,对“莎姐”品牌给予充分肯定。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共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222人,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监护缺失问题发出督促监护令652份,建立“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33个,为610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疏导、司法救助和生活帮扶,用“法”与“爱”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莎姐”品牌在迭代升级,文化遗产检察官机制也在深化。

  “重庆是一座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检察机关必须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履职办案模式上创新求变,打造新质法律监督能力。”2023年6月1日,在时侠联的推动下,故宫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大足石刻研究院专家等参与筹建的“重庆市检察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大足区宝顶镇正式建成投用。

  “专业化检察办案、恢复性司法保护、综合性法治宣传等一体化履职,为巴渝文化遗产提供全方位的检察保护。”三年来,重庆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10件,通过办案监督促进5处国家级传统村落、2处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得到有效保护,2处国家级、30余处市级、50余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以修缮及规范管理,其中5件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典型案例。

  与此同时,成渝金融法律监督机制、红岩检察官、数字检察、“红岩味”思政课、“酉阳有声”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机制等一批新品牌也如雨后春笋,带动一股检察改革创新潮流。

  “今年,我们还将实施‘一院一品’工程,引领打造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工作品牌、党建品牌和文化品牌。”重庆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检察赋能“有方”

  ——锻造过硬高素质检察铁军

  奋进“两先”目标,人才是最大的底气。

  2023年,可谓重庆检察队伍建设的“丰收年”:第五批全国检察业务专家评选中,重庆入选3人,人数居西部第一;五项全国检察业务竞赛中,重庆荣获标兵能手13人,其中在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中,重庆荣获“全国十佳公诉人”2名、“全国优秀公诉人”2名,获奖人数与浙江、广东并列全国第一。

  “有人带我跑,有人给我加速度”“从不担心平台不够,而是担心能力不足”“专心、专注、专业是每位检察人应有的标识”,今年1月重庆市检察机关人才工作座谈会上,一大批受到提拔重用的青年才俊道出了成长的心声。

  “政治上着眼,法治上着力,在高质效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专家、标兵和能手等精英人才,出台专门措施鼓励他们深耕专业领域,主动上专案、领新案、办大案。”重庆市检察院政治部负责人介绍,针对性的“引、育、管、用”,激活了人才强检的“一池春水”。

 

  重庆市检察机关通过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带动青年干警创先争优。

 

  一年来,重庆市检察机关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强化党建统领,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全面提升检察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大力培养领军人物、业务能手和复合型人才,努力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检察铁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了新时代新征程重庆检察人的鲜明政治底色,司法公信力、队伍满意度持续提升,整个队伍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面貌。

  打铁还需自身硬。去年7月,在15个院试点示范基础上,重庆市三级检察机关同步推开清廉检察院建设,全面加强政治监督、检察权运行监督和干部队伍管理监督,营造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

  过去一年,重庆市检察机关有87个集体、249名个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涌现出全国模范检察院、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一批先进典型。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