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蚯蚓“拱”出群众增收新产业

日期:2024年03月18日 来源:重庆人大

“现在喜欢钓鱼的人多,好几家客户都在催货!”铜梁区安溪镇人大代表张鸿川笑着说。

不到40岁的张鸿川凭借敏锐的头脑和务实的行动,通过养殖蚯蚓闯出一条致富新路子,并带动乡亲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变废为宝发展生态养殖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鸿川和朋友交谈得知,现在“渔友”很多,作为饵料的“蚯蚓”市场需求量巨大。

张鸿川立马敏锐地发现,将养殖蚯蚓作为一种产业,是一个投入小、利润大的好商机。

于是,他四处考察调研市场,学习先进的蚯蚓养殖技术。通过充分的考察和学习,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自家的菜地上建立了第一块种场,开始尝试养殖蚯蚓。

要养殖出好品质的蚯蚓,优越的土壤环境必不可少。

张鸿川把牲畜的粪便收购回来用于改造种场的土壤条件,通过一定温度的高温发酵,使粪便的pH值保持在8左右,这是最适宜蚯蚓生长的酸碱度;再按碳氮比20:1的营养要求,用药物处理剂除掉氨气,将这些牲畜的粪便变废为宝,成为蚯蚓生长繁殖的沃土。

张鸿川通过反复对种场的蚯蚓进行自繁自养和提纯复壮,不断进行试验和培育,最后使培育出的蚯蚓品质基本达到商品化要求,再将自家1亩多地改造为专业养殖商品场,将此前种场培育的蚯蚓移至商品场中。

值得欣喜的是,他培育养殖的蚯蚓刚进入市场,品质就得到渔具店和“渔友”们的认可,当年收益就达5万多元。

提供岗位实现就业创收

在挖到“第一桶金”后,张鸿川已不再满足家庭作坊式的养殖方式。

在不断学习提高养殖技术的基础上,他成立了蚯蚓专业的培育养殖基地,扩大养殖规模。现在,他的蚯蚓种源场地已发展为8亩,20多个厂棚近600平方米,月均产值近百万元。

作为土身土长的安溪镇龙峰村人,张鸿川知道村里像他一样的青壮年基本都外出务工挣钱,剩下的多为老弱妇孺,他认为自己先找到了致富门路,更应帮助乡亲们就业增收。

于是,张鸿川开始主动邀请周边的村民、留守妇女到自己的养殖基地务工,主要负责做一些饲养蚯蚓、装箱发货之类的工作。这样下来,这个“小小”的蚯蚓养殖基地常年为乡亲们提供工作岗位近20个,每年发放给工人的工资就达四五十万元。

“平时我在基地工作量不大,就是把蚯蚓挖出来,装进小盒子,然后由100盒拼成一件,装箱发货,每个月能赚个2000多块钱。”在基地务工的脱贫户陈善贵认为,在家门口有份事情做很满意。

张鸿川用实际行动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在2021年的安溪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他被推选为安溪镇人大代表。

创新发展思路促进共同致富

当选镇人大代表后,张鸿川开始琢磨,怎样把发展产业与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结合起来。

他认为,养殖蚯蚓投入不高,而且主要靠人力,很适合村民搞产业,于是决定向有意向的乡亲提供饲料和技术,承诺包技术包回收。

目前,“蚯蚓产业”已发展加盟合作养殖户117家,连在基地务工的陈善贵、陈天良等脱贫户也加盟养殖。

此外,他还借助乡村振兴的政策优势,利用流转土地的方式,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发动更多群众参与养殖,将蚯蚓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现在,张鸿川不仅广受群众认可,还连续获得铜梁区致富带头先进个人、铜梁区“十大新农人”等荣誉称号。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张鸿川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了。

“我们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已经发展出‘川哥蚯蚓’的品牌了!”张鸿川说,随着产品知名度不断扩大,现在市场逐渐向全国各地延伸,产品配送到更多的渔具店,“依托蚯蚓这一优势产业,相信乡亲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通讯员|王大洪 陈思忆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