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三个坚持”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

日期:2024年04月29日 来源:重庆人大

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从2017年建立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来,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全面建成“党委领导、群众参与、代表票决、政府执行、人大监督”的工作机制,持续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坚持意见征集“全维度”,聚焦民生汇民智。一是走进基层听民意。依托国家级、市级两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人大代表家站等平台载体,用好线上线下各种渠道,广泛倾听群众意见。通过持续20年的“主任接待日”活动以及“民情分析”“代表蹲点”等方式,把视线聚焦基层,把目光对准民生,深入村社区、企业收集意见建议,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表达权、参与权,变政府“独角戏”为群众“大合唱”。二是贴近代表收意见。充分发挥代表专业优势和主体作用,实现600余名区、镇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建议全覆盖。通过开展代表小组活动、视察调研等方式,结合建议办理,拓展调研触角,摸排社会关注,变“纸上建议”为“民生福祉”。三是深入部门看举措。围绕工作重点和民生改善的方向发力,针对重点民生、事小量大、常提不办等内容,详细了解部门民生项目规划实施进展,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进一步促进政府民生领域决策与群众“急难愁盼”需求精准对接、高度融合,变“面面俱到”为“有的放矢”。

二、坚持项目论证“全流程”,通过票决定项目。一是科学论证项目。按照贴近民生、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原则,督促政府在人代会前对征集项目反复论证、酝酿讨论,形成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储备库。同时,借助备案审查专家、预算审查专家等专业智库力量,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专长和优势,对候选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为决策提供智力支撑。二是遴选优质项目。区级层面每年确定民生实事候选项目15件,票决实施项目10件,涵盖城市品质提升、道路交通建设、社会服务保障等方面,镇级民生实事项目数额视各镇财力而定,差额票决率普遍不低于30%,每镇平均实施项目8件,涉及场镇环境治理、消防隐患整治、便民道路及停车场建设等,项目经同级党委审定后提交人代会审议。各街道召开议事代表会,由人大代表和街道议事代表进行票选,确定6—10件年度民生实事。三是依法票决项目。每年区人代会上,区政府向全体代表就民生实事备选项目实施意义、投资金额、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等作出说明,大会主席团根据各代表团审议意见将项目提交全体代表表决,通过按电子表决器方式将得票排名前10的项目确定为本年度区级重点民生实事,表决结果当场宣布并向社会公开。

三、坚持闭环监督“全链条”,跟踪问效促落实。一是加大督办力度。区、镇街人大将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区委、人大、政府三大班子重点督办,区、镇街人大上下联动监督,季度通报晒进度、年末集中视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预决算审查监督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协调联动、严格质量管理、重视建管衔接,形成“年初定选题、年中督进度、年终问效果”的监督工作链。二是强化过程监督。全年挂图作战、打表推进,聚焦“任务节点、问题堵点、改进重点”,每季度到相关部门调研民生实事推进情况,定期组织代表深入项目现场实地察看建设进度、工程质量,以督办促联动、强质量、抓建管。坚持问题导向,健全代表监督评价闭环管理机制,持续完善监督流程、问效内容,充分用好人大代表、专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真逗硬、测评问效。三是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根据代表满意度测评结果适时对部分项目开展“回头看”,督促相关部门制定完善项目后续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机制,保障项目发挥长期效用,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对民生实事项目的认同感、获得感。

通过实施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推动项目决策更精准、资源配备更合理、财政资金绩效更优化。七年来,55所中小学改扩建、83个社区公园建设等60件区级、142件镇级重点民生实事全部按期保质完成,大量“社会难点”变成“民生亮点”。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