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大观镇人大:推动乡镇人大“季会制”工作取得实效

日期:2024年04月29日 来源:重庆人大

乡镇人大“季会制”是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体系的有效路径。近年来,南川区大观镇人大深入落实市人大指导意见要求,在镇党委有力领导下,从议题选定、审议质量、会后落实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季会制”工作实效。他们的做法,可供借鉴参考。

一、做实三个环节,把好议题“选定关”。探索形成“广泛征题、协商选题、党委定题”的议题选定模式,确保人大季会贯彻党委主张、体现人民意志。一是广泛征集议题。会前,采用“代表+网格”“线下+线上”的双网联动方式开展民意征集。线下,将部分镇人大代表纳入网格体系,其中9人担任一级网格长、35人担任专(兼)职网格员,并将全镇275名微网格长作为镇代表固定联系对象,推动人大代表与基层智治体系有机融合,确保社情民意收集更加便捷高效;线上,分类梳理基层智治平台民情信息,通过网格群征集信息、汇集民智,形成议题数据库。二是协商初选议题。根据前期收集到的议题,结合上一季度基层智治体系中“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三大版块的考评结果,并对各版块归集议题数量和办理质量进行统计分析,锁定考核评估分数较低、群众反映频次较高、办理落实情况较差的业务版块,经镇人大主席团集体研究后,组织版块业务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代表召开专题协商会议,深入沟通协商,初步选定监督议题。三是党委精准定题。年初,根据前期征集、协商产生的备选议题,确定全年季会议题预安排,提交镇党委会研究决定。年中,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结合每季度召开的基层治理专题会、调度会、复盘会情况,找准切入点,报经镇党委同意,适时调整季会议题,确保镇人大“季会制”工作始终在党委领导下进行。去年以来,通过民意征集议题91个,人大协商初选议题12个,报镇党委研究最终选定季会议题10个,涉及农林文旅产业发展、平安法治乡村建设、民生实事项目推进等多个方面。

二、把握三个维度,把好审议“质量关”。从视察调研、审议主体、审议方式三个维度发力,进一步提升会议审议质量。一是拓展视察调研深度。按照区域协同、专业协作原则,将镇人大代表划分为8个代表小组,并组建农林产业、文旅康养、村镇建设、民生服务、平安法治5个专业组。会前围绕会议议题,分区域、分专业开展调查研究,让代表全面深入了解工作情况,为审议议题做好充分准备。二是延伸审议主体广度。出台代表履职考评制度,将代表审议发言情况作为评先评优及连选连任的重要依据,充分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根据议题内容,邀请辖区的区人大代表、联系片区的区人大常委会专工委负责人列席会议,提高会议审议质量。每次会议邀请10名网格员旁听会议,从基层一线视角提出意见建议。三是增大审议方式改进力度。采取集中审议和分团审议、中心发言和自由发言、代表询问和部门解答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审议发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次听取报告后,各代表团分别进行分组讨论,并确定中心发言人,在集中审议时详细汇报该组审议情况及提出的意见建议,其他代表可进行补充或询问。涉及议题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场一一解答,及时回应代表关切。

三、锚定三项指标,把好会后“落实关”。紧盯交办率、回复率、落实率三项重点指标,构建交办、督办、评估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做好季会“后半篇文章”,确保会议成果落地见效。一是分级分类高效交办。按照版块职责进行分类,根据办理时限、办理难度进行分级,对大会票决事项、审议意见及代表建议进行项目化、清单化、条目化交办,确保交办率100%。对于较为具体、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事项,纳入“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体系作为流转事件分派到所属板块;对于暂时难以解决、时间跨度较长的事项,总结提炼后形成书面材料,作为参考意见交有关部门参阅并酌情办理。二是完善机制强化督办。印发《关于认真做好大会决议决定事项、审议意见及代表建议重点督办和分工督办工作的通知》,完善分工督办工作机制,明确督办主体,其中大会决议事项由镇人大主席团牵头督办落实,选择1—2件审议意见或代表建议由镇人大主席团成员牵头重点督办,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由民生服务版块负责人牵头督办,其余事项按照版块职责由版块分管领导具体督办,落实督办责任,强化督办力度。三是加强评估推动落实。在下一次季会召开前,针对上一次会议审议意见及代表建议等办理情况,组织代表现场“验收”,实地评估办理工作。会中听取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民生实事项目及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以评促改、以改促优,着力提升办理落实率。去年以来,大观镇人大召开季会5次,听取审议工作报告15项,依法作出决议6项,票决民生实事项目18个,开展工作评议2次、满意度测评2次,办理代表建议51件,跟踪督促集镇污水管网维修提升、消防安全隐患等整改事项36项,推动便民桥、农村公路等民生实事项目如期投用。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