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关于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备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2024年3月27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
日期:2024年06月27日 来源:重庆人大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重庆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和《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的规定,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依法对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进行了预先审查,2024年3月18日,市六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第八次会议,审查了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预算报告,表决通过了备案审查报告。现将备案审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9亿元,增长8.7%,为预算的101.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6.1亿元,增长15.5%,为预算的100.4%;非税收入完成5.8亿元,下降14.2%,为预算的106%。本级收入加上级补助25.8亿元、债务转贷收入5.1亿元、调入资金24.2亿元、上年结转4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2亿元,收入总计96.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82亿元,加上解上级支出1.2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亿元、结转下年7亿元、债务还本支出2亿元,支出总计96.2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0.03亿元,上级补助85亿元,加债务转贷收入135亿元、上年结转16亿元,收入总计236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206.8亿元,加上解上级0.1亿元、调出资金用于平衡一般公共预算23.2亿元、结转下年0.9亿元、债务还本5亿元,支出总计236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1.3亿元,为国有企业上缴经营利润。本级收入加上年结转,收入总计1.3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0.3亿元,加调出资金用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亿元,支出总计1.3亿元。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3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及其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依法组织收入。立足“科学之城、创新高地”功能定位,持续优化支出结构,推动科技创新增势赋能,有力保障各项重点领域支出。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着力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二、2024年预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税收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7%;非税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11.1亿元、上年结转7亿元、调入资金33.1亿元,收入预算总计85.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拟安排84亿元、加专项上解上级支出0.3亿元、债务还本支出1.1亿元,支出预算总计85.4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上级补助收1入88.2亿元,加上年结转0.9亿元,收入预算总计89.1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拟安排56亿元,本级支出加调出33.1亿元用于弥补一般公共预算缺口,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合计89.1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拟安排4万元。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提出的2024年预算,全面贯彻落实了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预算安排体现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相适应,收支政策和预算安排基本匹配,符合预算法和《重庆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规定,同意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提出的2024年预算。

三、对财政工作的意见建议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之年,是改革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年,做好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意义重大。为此,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着力推动科学城创新发展。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和支出结构,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切实增强经济活力。聚焦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储备,增强科创平台能级,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创新运用产业发展基金,健全完善投融资等体制机制,引导放大民间资本投入。加强对财政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政策措施的宣传,简化政策兑现程序,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和精准性。

(二)有效保障重大战略落地和改革攻坚突破。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和体制优势,主动服务、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切实推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数字重庆建设等重点工作。坚持“亩均论英雄”,强化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在招商引资中的导向作用,推动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持续涵养财源税源,努力提高收入质量。加大教育、医疗、养老和就业等重点领域的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推进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提高街镇和部门(单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增强预算控制和约束。优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改进绩效评价方式方法,将绩效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预算、完善政策、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规范有序盘活国有资产,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衔接。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着力提高债券项目质量和债务资金使用效益,抓好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实,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长期均衡。加强财政运行监控,兜牢“三保”底线,保障财政安全可持续运行。健全完善财会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严肃财经纪律,切实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特此报告。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