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维度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制度性安排,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系列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对创新规律的深刻洞察,充分彰显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性、内在统一性和现实指向性。从重要性看,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内在统一性看,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从现实指向性看,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重在打通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落实全市科技创新大会部署结合起来,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坚持创新制胜、人才引领、改革突破协同发力,以小切口带动大提升,一体改革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兴则人才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是各国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当前,大国之间的博弈,表现在科技之争,关键在人才之争,根源在教育之争。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推动基础教育公平优质、职业教育提质领跑、高等教育突破跃升。一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依托重庆丰富的红色资源,建设一批国家级、市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打造“红岩思政”育人品牌。二要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针对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特殊市情,推动“教联体”建设,扩充优质学位资源供给,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三要完善产教融合机制,鼓励支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发展,聚焦重点行业分级分类组建多跨协同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一批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四要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调整优化学科设置,做优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先进材料、软件信息等学科专业集群,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增强高等教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适配度。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必须把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同一体改革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结合起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动态过程,必须从支持全面创新的全链条谋划推进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塑造创新突破点,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一要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育机制,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渝布局,高水平打造金凤、明月湖、广阳湾、嘉陵江四大重庆实验室,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二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全面梳理解决电子元器件产业等的“卡脖子”问题,聚焦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新型储能等重点领域,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创新手段,激励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类主体协同攻关。三要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建立完善现代院所制度,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探索企业化转制,实施更加符合科研规律的项目资金管理方式,激发科研潜力、创新活力。
促进“四链”融合,努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重庆作为制造业重镇,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抓改革、促发展。一要以提质推进“双倍增”行动计划为抓手,在关注“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一企一策”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健全“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完善小微科技企业孵化机制,打造一批企业主导型创新综合体。二要以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为重点,健全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探索开展科技成果“以权代股”改革,完善首台(套)等支持政策,助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三要以科技服务和股权投资为纽带,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发展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等新业态,完善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链条,升级建设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明月湖科创基地,把前端的高校人才培养、基础研究,中端的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后端的产业化商业化链接起来,形成“教育+人才+科创+产业”的创新生态。
坚持“引育留用”并举,建强战略科创人才队伍。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健全人才“引、育、留、用”工作体系,提质打造西部人才中心。一要做大“引”的蓄水池,迭代升级新重庆引才计划,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关键软件等领域细化引才举措,联动实施海外引才计划、博士后“倍增计划”,带动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二要提升“育”的精准度,顺应产业发展变化,建好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用好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卓越工程师半岛等平台,不断壮大复合型、实用型人才队伍。三要增强“留”的吸引力,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优化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社保医疗等服务,多措并举解决人才发展的后顾之忧。四要提高“用”的积极性,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在渝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人才“双向流动”,创新股权激励、项目收益分红等多种激励方式,让优秀人才“名利双收”,切实营造全社会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的良好氛围。
作者|艳萍 吴珺 (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