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 先进制造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

 

专题询问市政府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9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记者 尹建红 摄

 

9月25日下午,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专题询问市政府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专题询问中,8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抓住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犀利发问,与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关键词 培育龙头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黄玉林:市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加强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工作?

市经济信息委主任王志杰:针对龙头企业培育不够、带动力较弱等问题,市经济信息委将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实施制造业领军(链主)企业跨越发展“鲲鹏”行动,特别是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3大主导产业集群,强化领军(链主)重点企业培育。

促进中小企业沿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路径成长壮大。

在强化招引的同时更加注重本地生成,布局建设开放共享的“综合型+专业型+企业型”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和科创共享工厂,加速催生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

推动制造业领军(链主)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产业创新综合体,聚合创新资源,面向产业需求联合开展攻关。

引导各区县聚焦本地特色产业链,加快培育亿级、十亿级、三十亿级、五十亿级骨干企业,形成梯次培育体系,构建市区联动工作格局。

关键词 集群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艳:市政府将从哪些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实现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万亿级目标?

市经济信息委主任王志杰:将锚定打造万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目标,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提能级,全力巩固升级“智能终端、新型显示、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3个优势领域,稳定智能终端订单规模、加快提升柔性显示占比、有序推进“国芯渝造”战略;着力培育壮大“光伏及储能、AI及机器人、服务器、智能家居、传感器及仪器仪表”5个高成长性产业;大力发展“卫星互联网、元宇宙”2个未来前沿产业,加快构建空天信息产业生态圈。

优结构,积极探索建立适用不同链条特色的政策供给,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深度融合,充分挖掘车载显示、车规级芯片等场景空间,有力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汽车电子等就近配套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育主体,持续加大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培育,壮大本地制造规模。

强创新,持续壮大联合微电子中心规模,积极争取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加快落地。谋划建设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逐步完善“研发—小试—中试—产业化”创新生态。

关键词 双倍增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黄宗华: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来推进“双倍增”计划,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市科技局局长明炬:“双倍增”计划实施以来,全市新培育科技型企业超过了2万家,累计达到6.56万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600余家。下一步,将围绕四个体系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计划,支持领军企业牵头承担重大(重点)科技专项,联合高校院所创建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创新综合体,深度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决策。

优化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加大种子基金投资力度,深化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扩大“政银联动服务企业创新”“创新积分制”改革试点。

迭代政策支撑体系。制定市区(县)联动科技攻关计划,引导区县加大“双倍增”行动推进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先使用后付费”机制,加快推动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支持企业通过“渝跃行动”和新重庆引才计划推进科技创新。

健全工作推进体系。加强部门协同、市区联动、闭环落实,加速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关键词 专精特新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田水松:将采取哪些措施更加有力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市经济信息委主任王志杰:为破除制约瓶颈,下一步将聚焦“三新一强”抓培育,引导企业主动创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

聚焦产业创新,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加速催生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聚焦“四链融合”,培育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场景,促进各种创新要素高效聚合。聚焦新兴产业,系统布局实施一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大平台,持续壮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推动汽车、电子、材料等传统领域优质中小企业加大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和技术创新力度。聚焦政策落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关键词 惠企纾困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付子堂:《重庆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实施以来,我市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小企业享受到了哪些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市政府打算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在经营当中面临的问题?

市经济信息委主任王志杰:为深入实施《重庆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重庆不断强化政策供给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比如迭代优化“技改专项贷”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通过加强帮扶,为企业降低用能成本;积极对接有关企业,强化用气保障;面对今年极端高温天气,有序保障工业企业用电。

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作用,由服务企业专员做好精准服务。强化智改数转,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来提高竞争力,深化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化“人工智能+”发展。强化对接融合,为中小企业提供精准的应用场景和推广,用好首台(套)政策,鼓励“重庆造”产品走出重庆、走向全国。强化梯度培育,根据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需求,针对性提供综合服务,扶持培育更多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强化人才服务,用好用足各类人才政策,强化技能人才、卓越工程师等人才供给。

关键词 发展环境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陈胜才:设置隐形门槛、妨碍企业公平竞争、以备案之名行许可之实、频繁执法、多头执法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为何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下一步将如何采取措施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市司法局局长种及灵:下一步将优化涉企制度,在法规规章的起草、审查和后评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更加注重全面系统听取企业、协会、商会等的意见建议,使规章制度更能有效服务企业发展。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出台行政检查管理办法等规定,动态调整并督促落实涉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减少行政执法中的随意性。围绕国际商事仲裁中心试点建设和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法律服务机构,培养一流法治人才,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能级。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江:将推动政务服务扩面增效,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的清单管理,切实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推动完成企业信息变更、水电气联合报装等1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打造定制化、套餐式、模块化的涉企服务“一类事”场景,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优质衍生服务。推进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建立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平台,设立300家以上重点企业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联系点。

关键词 降本增效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徐登权:企业最关心的是成本,请问有什么措施能够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价格,切实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江:我市一直致力于控制能源要素成本,努力平衡能源安全和用能价格。在电力方面,完善价格政策,评估分时电价政策,引导工商业和居民用户错峰用电“削峰填谷”,减少高峰期高价电购买量,降低电力系统整体建设和运营成本。天然气方面,落实优惠气量政策,页岩气产气区县6%留存气量优惠政策落地落实,2023年累计降低企业和居民用气成本1.5亿元。下一步,将加快优质外电入渝输电通道建设,加快市内新能源资源开发,鼓励综合能源服务加快发展;深化油气体制改革,持续推动油气资源统筹利用和天然气管道第三方公平开放。加快管道、燃气企业整合,逐步推动形成“一城一企、一区县一网、城乡一体”的管道燃气经营格局。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杨琳:将发挥东南西北“四向”大通道牵引作用,以南向为核心,以铁路运输为切入口,发挥铁路、水运在内陆运输中的优势,充分利用既有通道资源,推动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结合实际情况推动铁路客货分线,进一步释放货物运能,形成服务区域、经略周边的国内国际双向物流通道。

同时,围绕打造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各类主体共同服务通道的生态链、务实高效的通道营商环境、多元开放的国际交往服务体系、机制完善的管理创新体系五个方面,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和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关键词 人才引育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家学:当前,“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请问市政府将采取哪些举措化解这个矛盾,并加快培养制造业技能人才,解决制造业企业用工需求?

市人力社保局局长谢礼国:从产业需求着手,强化急需紧缺人才培育;从提升技能着手,强化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从供需匹配着手,强化数字化就业服务;从工作机制着手,强化就业组织保障。针对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将深入实施“巴渝工匠”行动计划,持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以产教融合支持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技能支撑。支持制造业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加快培育我市制造业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主体。以赛事引领强化高素质技能人才供给,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培养选拔制造业领域优秀人才。

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下一步,将通过“产业+专业”有机结合,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效。通过“就业+创业”有机结合,竭力扫除人才出口障碍。通过“留才+引才”有机结合,有序引导人才回流地方。同时,将优化高校结构布局和学科专业设置,推动应用学科专业与全市产业匹配度达到90%。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先进制造,优化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中职本科“3+4”、高职本科“3+2”等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切实把应用学科专业建在产业链上。

 

记者|颜若雯 陈敏 张英(见习记者)

视频|翁雪柔 李秀杰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

2024-09-26 重庆人大 人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