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干练的着装,脸上总是挂着浅浅的笑……初见渝中区人大代表,中山二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程燕,是在周五的下午。
程燕一周的时间都排得满当当,唯有少数周五下午是难得的空闲。
她办公桌背后的橱柜里,摆着“重庆好人”“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等荣誉奖杯。
聊起社区工作,程燕有摆不完的故事,爽朗的笑声、幽默的语言,给人亲近之感。她说,自己最喜欢的是将手机记录工作点滴的照片整理归集到硬盘里,这也是复盘的过程,好给一周工作画个圈。
有时候,她也会翻翻过去的老照片,看着看着就走了神:如果当初没选择社区工作这条路,现在境遇如何?
办公室窗外的街道干净整洁、道路秩序井然,刚乘坐“阳光电梯”归来的孃孃们还在讨论着家长里短。
程燕打趣道:“‘小巷总理’的获得感不是一般人都能体会到的,这23年活得明白、干得充实。”
2250元到350元
一次抉择半生约定
23年前,32岁的程燕面临着人生的选择:这样的工作,怎么养得起父母孩子?是不是选错了路?
程燕曾在某纺织厂工作,因表现优异,早早入了党。1998年,因为国企改制,她告别以前的岗位,在渝中区群鹰商场从事销售工作。一年多时间里,她就因工作踏实、业绩突出,从一般员工升为经理,月薪涨到2250元。
参加由两路口街道组织的一次党员演讲比赛,让程燕了解到了更多关于社区工作的信息,也让街道社区注意到这个有理想的年轻人。时任枇杷山正街社区党委书记黄增武,鼓励她参加考试,从事社区工作。
以前工作时,她见证过车间老党员们克勤克俭、守纪律、讲奉献的精神。在工作之余,她还前往歌乐山、渣滓洞等地,了解一代代革命先烈为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感悟红岩精神。
“随便一处简短的文字介绍,都体现他们为了信仰,艰难奋斗的经历。”每次的学习都给程燕很大触动,心中坚定了要将红岩精神延续下去的想法,做个有理想的人。
于是,程燕与家人商量后辞去了商场工作,于2001年9月通过考试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担任救济员的职务,主要负责低保、就业等工作。
工作一个月,程燕还是激情满满,但到手350元的补贴让她措手不及。
程燕务实肯干、待人热情的品质,让街道觉得她是个难得的人才,了解到她有情绪后,便与她进行了一次深谈。
“社区工作很有意义,就是给大家服好务、做实事,能给很多人带来帮助。你这样的性格很适合。”谈话中,街道领导摆社区工作现状,聊工作意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她能继续坚持。
正当她游移不定时,一位曾经获得救助并有了新工作的居民找上了门,面对面表达着感激,“你现在是我们的主心骨,社区还有不少居民等着你操心。”
“一定会的,我们约定好都要好好努力。”虽是出于礼貌回应,但责任的种子慢慢在程燕心底生根。
她将内心的纠结说与丈夫听,丈夫却出乎意料地支持她:“如果你忙不开,我一定会抽出时间照顾好家庭。”
丈夫的话像根定海针,让她飘忽不定的心也定了下来。从2001年起,程燕便扎根在社区,这一干就是23年。她还与社区老朋友约定,以后都不搬了,继续做邻居,一起慢慢变老。
也是从那时起,程燕这样定义人生价值:“虽然不及雄鹰,拥有搏击长空的力量,但可以做燕子,给人带来温暖、带来希望。”这是她的微信昵称“高飞的燕子”一直不变的原因。
物管费每月30元封顶
老小区焕发新生
中山二路社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曾经这里设施老旧、配套缺失,由于一些老旧居民楼没有物业公司,公共梯道、立坡等经常无人打扫,环境较差,居民群众意见颇大。
到任后,程燕深感身上的担子不轻,经常有居民反映社区脏乱差、邻里矛盾纠纷等问题。
如何改善老旧小区环境?面对社区存在的各种复杂问题,程燕并未打退堂鼓,而是和社区党员干部每天绞尽脑汁思考解决办法,一刻都没闲着。经过几个月的入户走访、逐户排查,程燕总结出问题的根源:社区没有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居民正常的生活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单纯请外面物业公司成本高居民无法接受,但总要有人牵头做这个事。”经过社区党委的商议,并报请街道党工委同意后,决定由程燕牵头负责,社区党委加强对物业工作的领导,全面办好居民家门口的事,探索“党建+物业”服务模式,创新城市治理路径。
2011年,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山二路阳光物业服务中心应运而生,全面承接了社区物业管理和背街小巷环境卫生等老大难问题,开启探索“党建+物业”服务之路。中山二路社区原来没有专业物业的30栋居民楼居民,现在每户每月只需按户型缴纳12—30元不等的物业费,就能解决社区常年来的物业管理缺失、设施维修不及时等“老毛病”,而且还满足了其他的服务需求。
社区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模式实施后,社区的诸多问题迎刃而解,程燕又将目光放在了居民反映最集中、矛盾最突出的停车难问题上。
“房子都是20世纪90年代建的,没有考虑停车问题。2000多户居民只有20个停车位。”随着社区车辆的增多,停车位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这也导致社区乱停乱放问题突出,如遇紧急情况时,消防车、急救车进不来,上班族出不去。
2014年起,针对这一问题,程燕动员组织社区法律工作者、热心党员、志愿者等,在1个多月时间里,组织召开了100多场议事会,就停车位规划问题进行协商。
“毕竟能划出来的停车位也有限,哪些人能停,每个月收费多少都得大家一致同意。”为此,在做前期工作时,程燕和社区工作者一道走访2000余户居民,逐栋召开院坝会,收集大家的意见建议。
在充分协商中,最终在小区干道划出停车位,按照车证、居住证、房产证合一为标准,根据需求显著性划分三个等级,有效缓解了停车难、环境差等问题,社区秩序有了明显改善。
社区居民常守伦见证了这一过程,打心底服气程燕:“没有程书记,小区的消防通道还可能经常是堵的,道路秩序还是乱的。”
社区有了“管家”后,环境明显变好了,老旧社区逐渐焕发新生。“党建引领物业管理”的工作经验也因此获评了“全国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阳光电梯”0.3元一次
托起群众安居梦
2011年,程燕当选渝中区人大代表。面对多重责任,她下定决心用好代表身份,为居民做更多实事好事。
中山二路社区以平街为界,分上下两部分区域,下部分区域到平街垂直高度约为30米。平街以下的渝开发小区、枣子岚垭正街、枣子岚垭正街一巷片区是重庆市渝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开发建设的项目。整个片区有20个单元,居民2000余户8000余人。
爬坡难、出行难,是该片区老年居民出门上街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外出买个菜,还要爬上9层楼的台阶,爬完整个步道,路上得停歇四五次,身体真有点吃不消。”谈起过往经历,80多岁的社区居民杨付德有些无奈。
“居民要么得爬一段近100米的山城步道,要么得花1元钱借乘社区16号楼的电梯上至9楼到达中山二路。”看着辖区的问题,程燕心头有了在社区建公共电梯的想法,便常常与辖区的人大代表一起倾听大家的想法。
2020年,在渝中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程燕等3位代表提出了《关于在中山二路18号加装电梯的建议》。建议提到,中山二路18号地处小区中心位置,是商务楼宇,经代表们初步查看有安装电梯的条件,建议由政府投入,在此增设一部公用电梯方便居民出行。
这一建议得到了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列为跨年度督办建议。在渝中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的监督推动下,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经信委、区城管局、两路口街道和几家电梯公司到现场进行多次勘察,制定了预算方案,渝中区人大从为民办实事经费中解决了资金问题。最终,电梯于2021年6月动工,11月试运行。
电梯已经安装,但收不收费、谁来维护,成了居民关注的话题。
“没想到大家对收费并无太大意见,就是标准不一。”程燕说,针对电梯使用一事,社区党委决定委托阳光物业服务中心维护管理。针对费用标准,她再次召集居民群众商议。
“这是政府出资建的,每次一角钱意思意思就行。”“如果电梯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维修费又从哪里来,还是多交些有保障。”“收得少,电费都顾不到;收得多,还不如继续爬梯坎。”一次次院坝会,大家聚焦管好用好电梯进行观点碰撞,经过民事民议民定,实行收费乘梯,每次0.3元,彻底解决了居民出行难问题。因为便民惠民,大家将该部电梯命名为“阳光电梯”。
如今,在家门口搭乘公用电梯,不到10秒钟,就能抵达9层楼高的平街,中山二路社区老居民曾大兰老人和邻居们对此满口称赞。据统计,通过刷卡搭乘“阳光电梯”已有60余万人次。
近年来,在程燕的积极推动下,社区已先后改造时光里步道、运动球场,增设457公交车线路,建成社区阳光夕阳养老服务站、阳光食堂、社区老年大学等,还先后获得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全国侨法宣传角、重庆市文明社区标兵、重庆市最美宜居小巷社区等40余项荣誉。
记者|黄振胜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